第363章 记得上门提亲(1 / 1)

加入书签

郑慧心瞧着魏大郎,面露羞涩却又欣喜,见他也紧张局促,反而大方地笑着。

直言问他,“大郎,你是喜欢我的吧?

不然昨天晚上为什么给我做比翼双飞,还有你今天一直对着我笑。”

“喜欢一个人才会看着一个人笑,所以,你肯定是喜欢我。”

魏大郎见郑慧心说得这么直白,先是一愣,但想着他们相处的细节,承认点头,却又紧张地问。

“嗯,我是很喜欢郑姑娘,只是,那郑姑娘你呢?”

“当然喜欢你啊,不然我为什么住在你家里,我为什么让大哥时常约你出去喝酒。”

郑慧心听着魏大郎承认,心中欢喜,又有些懊恼,若是知晓他是这样被动迟钝的性子,她就应该早些挑破。

说不准这会儿他们都要成亲了。

“难怪,郑大哥第一次见到我,就对我这么亲切。”,魏大郎是回想起了好多事情,恍然大悟。

“每次见面,郑大哥也问了我婚约之事,是我想得太少了。”

郑慧心见魏大郎全部都想明白,耸肩叹气说,“大郎你可算是明白了,我大哥都险些问你愿不愿意娶我了。”

话落,她期待地问,“那大郎,你是愿意娶我的吧?”

“愿,愿意的。”,魏大郎忽然觉得自己招架不住郑慧心如此直白的话,但看着她面上的笑容,下意识地点头。

就见郑慧心高兴道,“那这可是大郎你说的,那就赶紧准备聘礼,上我家提亲,我阿爹和阿娘早就把我的嫁妆准备好了。”

“你下聘,我们就能很快成亲了,起码今年我们就可以是夫妻了。”

“夫,夫妻……”,魏大郎像是被吓到了一样,往后倒退了一步,可细细说着这两个字,又看着郑慧心,心中多了好些期待。

遵循内心的欢喜,他看向郑慧心点头说,“好,后天我就上门提亲。”

“成!”,郑慧心抿唇乐笑,也不耽误魏大郎准备聘礼,就先走了,又提醒他说。

“我阿爹和阿娘这几天都会在家里,大郎你记得来提亲,我先走了。”

魏大郎应了一声,见郑慧心笑着离开了,他先坐下来缓和了好久,又傻乐了几声,赶紧回家准备聘礼。

魏夏和言暄则是去小街道和小巷子里,马车不好进去,他们是步行的,也不远,刚好散步消食。

“言哥哥,我还没有往这边来过,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小胡同。”,魏夏走在小胡同里,这里的门户有些小,瞧着也有些年份了。

言暄隔着衣服牵着魏夏的手腕,带着她走出胡同,朝着对面的街道走去,温声解释说。

“悦城的湖水多,原先这一块就是湖泊,后来填了湖,建立了房屋,这个胡同就是最先的屋子,也有百年了。”

“哇,难怪看起来有些老旧,但是还有人住在这里哎。”

“嗯,这些房屋虽然破旧了,但这一块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而且家家户户都是相识的,邻里邻居跟一大家子似的。”

言暄走出胡同,到了巷子里,就看到一群妇人坐在一起唠嗑,笑着和魏夏说。

“白天的时候,男子都出去做事养家,孩子们去了学堂,女子就会围在一起吃着小吃唠家常。”

“每次走到这里,就能听到她们爽朗的笑声。”

魏夏看着妇人们笑得四仰八叉,好似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唠嗑解决不了的。

瞧着她们走来,还有妇人惊讶道,“咿呀,哪里走来的仙童啊,好生漂亮啊。”

另一个妇人也打趣问,声音还带着调侃,“小郎君这是要上哪儿?”

言暄礼貌地笑着,“去吃面片汤。”

“原来是上老杨家吃面啊,快去吧,他们家今天做的汤可鲜美了,尤其是卤豆腐,够味!”

“这老杨家的铺子这么有名啊,连富人家的小公子和小姐都闻名而来。”

“是啊,我还当就咱们胡同的人捧场呢。”

“怎么会,老杨家铺子开了都几十年了,那也是很有名得呀。”

“哎呀,我这还没有说几句,你就维护起来,怎么的,你还真看上了人家老杨,给他当媳妇儿。”

“婶儿,你怎么这么说话,我孩子都有两个了。”

“哎呀,还羞上了,这有什么,那老杨不是孤寡一人嘛,这寡妇配壮汉,这可不得犹如干柴烈火。”

“就是,寡妇那都是直接入洞房……”言暄听这些妇人越说越露骨,忙捂着魏夏的耳朵,带着她去杨家面片铺子。

魏夏本听着津津有味,忽然耳朵传来温热的触感,就见是言暄捂着她的耳朵,眨巴眼睛,也没有说什么。

因为她闻到了香气,知晓就是今天早上吃的面片汤。

“小郎君可要来一碗?”,铺子老板见到言暄他们,忙招呼他们坐下,又擦了擦桌子,倒了两碗水,笑着说。

“我们家的面片汤那可是有北方地道的口味。”

言暄扶着魏夏坐下,笑着点头,“来两碗面片汤。”

“成嘞,稍等,马上就好。”,老板笑着去煮面片汤。

魏夏看着小方桌,又看着自己做的长板凳,不禁觉得亲切,自从来了悦城,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桌凳。

乡下可常见。

“面片汤好了,两位小客官慢用!”

“多谢。”

言暄从筷子筒里取出两双筷子,递给魏夏一双,见她盯着碗里的面片汤惊讶道。

“满满一大碗面,还有这么多肉,才二十八个铜钱,不会亏本吗?”

“来这里吃面片汤的多半都是胡同里的人,所以从铺子开起来到现在,他们家都是加量不加价。”

“哇,可是会赔钱吧?”

“这倒不会,阿夏妹妹你瞧。”

魏夏顺着言暄的目光看过去,就见有村民提着一篮子的蘑菇给老板,“新鲜采的呢,刚去市集卖了回来,还剩下了一点,就给老杨你送来了。”

“行,晚上给你多加点汤。”,老板接过篮子,笑着点头,又见其他村民也提着篮子来。

“自家鹌鹑下的蛋,明天给我多加几个鹌鹑蛋。”

“成!”

“新鲜做的豆腐,这不做多了,知晓老杨你们铺子定然用得上,给你送来了。”

“我家里的萝卜实在多得吃不完,丢了多浪费,刚好你这面铺子不是用得上。”

魏夏看着村民送来送去,当即明白了,不禁感叹他们邻里邻居的感情可真是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