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自然是愿意的(1 / 1)
去屿山?
魏夏惊了一下,抬头看向薄怀渚,瞧他不似在开玩笑,诧异地问。
“世子不是在屿山忙着治水,朝堂上的事情,我还能凑到跟前去吗?”
“当然能。”
薄怀渚再喝了一杯水,就坐下来,揉着手臂,笑着跟魏夏说,“阿夏丫头放心,让你去屿山,这是世子的意思,所以世子必然是准备好了,阿夏丫头不必有顾虑。”
话落,他又挑眉问,“阿夏丫头可是不愿意去屿山?”
“不是。”,魏夏坐在薄怀渚的边上,笑着摇头,“我就是怕耽误世子的正事,既然世子都安排好了,我肯定愿意去屿山的。”
刚好她正愁着,言暄去了白鹤书院,她一个人在崔府怎么过呢。
现在好了,她可以去屿山,跟世子和薄公子在一起。
那她就不担心自己是一个人了。
薄怀渚见魏夏笑眯眯的,知道她也是愿意去见庄默舟,就笑着跟她说,“那阿夏丫头晚上的时候,准备行礼,就带上几件衣服。”
“其他的用物,我会准备的,阿夏妹妹只准备换洗的衣服鞋子这些。”
“好,我待会儿就去准备。”,魏夏高兴地点头,又挑眉问薄怀渚,“我们需要在屿山住很久吗?”
说着屿山,薄怀住的面色有些不好,屿山的水患忽然这么严重,出乎他们的意料。
便跟魏夏说,“每年冬季,屿山那边就会多雨,会发生水患,但不至于淹没村子。”
“因为提防每年都会加固,但今年的提防却是出现了问题,所以世子才会去屿山。”
“但是没有想到,屿山忽然暴雨连连,下村就被淹没了,好在百姓救治及时,没有伤亡。”
“但却有爆发瘟疫的趋势,而且中村又被淹没,现在的屿山的情况很复杂。”
“所以,我们会在屿山,待上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
原来屿山的情况这么严重了,难怪薄公子忙得都面容憔悴了。
魏夏微微蹙眉,看向薄怀渚问,“那世子呢,屿山的情况严峻,世子没有受伤吧?”
“阿夏丫头不用担心,世子没事。”,薄怀渚放下茶杯,跟魏夏说。
“不过我们得尽快赶到屿山去,屿山的下村和中村都被淹没,那么多百姓,都需要粮食,屿山知县的储备粮食已经快不够了。”
这倒是,已经失去了家园,又是寒冬,这个时候,若是再吃不上饭,这些难民也会撑不住的。
魏夏点头明白了,就听薄怀渚说,“京城虽然离屿山不算远,但我们护送粮食和棉被这些去屿山,也得五六天才能到。”
“这几天,我们都会风餐夜宿,若是不下雨,我们可能还会连夜赶路,所以这一路,阿夏妹妹可要跟着我们吃苦了。”
魏夏摇头说,“不要紧的,这个时候,把粮食这些尽快送到屿山才是最重要的。”
“阿夏丫头果然懂事,不过阿夏丫头放心,你薄哥哥也不会让你饿着冻着的。”
薄怀渚笑着说,又忽然想起来什么,拧眉问,“我听赵小将军传信说,你们前天夜里在客栈,遇到了金侯爷?”
“嗯,李公子还说,金侯爷可能是从屿山来的。”,魏夏点头,有些敏感地说。
“屿山才发生洪水,金侯爷就那么凑巧地从屿山经过,我觉得有蹊跷。”
知晓魏夏比寻常的孩子要聪慧,薄怀渚也没有瞒着她,放低声音说,“世子传信来,说是屿山的提防会忽然倒塌,是人为。”
人为?
难道真的是金侯爷?
魏夏轻轻拧眉,她对朝中的事情,都是从报纸上知道的,所以消息有限。
便分析着东阳王府和金侯爷府的对立关系,思忖了一会儿说,“如果真是人为的,就怕对方会从我们运送的粮食这里入手。”
“因为对方把提防都毁掉了,肯定是想加重屿山的洪灾,如果粮食迟迟不到,那世子和那些百姓可都要被困在屿山。”
薄怀渚皱眉,他跟魏夏的想法是一样的,所以才加强了运送粮食的人手,从京城到屿山的这一路,他也会严加看守的。
便跟魏夏说,“运送粮食的官兵就是我们禁军这边的,都是我手下的人,很可靠。”
魏夏听着,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为了以防万一,不如我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嗯?”,薄怀渚一顿,皱眉问,“阿夏丫头这话作何解?”
魏夏迟疑了一会儿,就把手指伸到茶碗里,沾湿手指,后在桌子上画路线,边说着。
“之前在船上,夫子有教大周的城池,山川河流,尤其是京城一带的地图,夫子可是着重讲了。”
薄怀渚怔了一下,就看着魏夏的小手在桌子上画来画去,却是忽然皱眉,就听着她清脆的声音传来。
“从京城到屿山,有三条官道可以走,一条是从京城到潭山经过月光镇,再穿过一个树林,就到了屿山一带,这是最近的路线。”
闻言,薄怀渚点头,“对,我们也是走这一条路去屿山。”
魏夏听着,小手指着这条路线说,“可是薄公子你看,月光镇和树林这里的山丘,我听说这里的泥土很松动,万一敌人动手,让泥土滚下来,挡住前路。”
“我们就只能从这里避开,走水路,可敌人若是在水里潜伏着,那我们可就宛若到了瓮中,粮食被子这些很容易落水。”
薄怀渚听着,面色凛了凛,仔细看着魏夏画的地方,皱眉问,“阿夏丫头怎么知道这一块泥土松动?”
“昨天我们在月光镇玩耍,有听百姓说,被滚落下来的泥土砸中。”
魏夏指着路线说,“所以,若是引发泥石流的话,让这一块的泥土滚下来,会堵住这里,人可以经过,可马车不行。”
“确实是这样的,”,薄怀渚看着魏夏画出来的路线,不禁皱眉,因为这条路是最近的,才能最快到屿山。
可要是真的……
“为了稳妥,我们不从潭山这里走,绕到永县,再穿过树林,到屿山。”
魏夏听着,却是摇摇头,看向薄怀渚说,“不,我们还是走潭山这条路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