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他竟然要来听学(1 / 1)

加入书签

魏夏便听着庄默舟和工部左侍郎对度假山庄的筹划,又不禁夸赞世子的聪明心细,还有工部的专业。

也去瞄了他们的房屋设计图,惊叹了几声,果然不愧是工部。

若是能按照他们的设想来,那他们的度假山庄可会很受欢迎的。

受欢迎,就是能赚钱喽。

不过,她倒是还有一点小想法。

等庄默舟过来,她便轻笑着说,“世子,除了度假村住的地方有美食,我们可以专门在游玩,赏景的地方,准许百姓自己摆摊。”

“做自己拿手的吃食,像烤肉串呀,像烧鹅呀,这些小吃,都可以,也可以增加收益的。”

“还有就是灯笼,花灯,天灯,这些游玩的物件,也可以摆出来卖,这样我们度假村,就能更加热闹些。”

庄默舟听着,仔细想了想,便点头赞同说,“阿夏妹妹这个想法可以,这个度假村是朝廷和百姓的。”

“让百姓都参与进来,维护我们的度假村,那度假村必然能发展更好。”

“嗯,百姓经历了一场劫难,肯定回会比往日更加珍惜家园。”

魏夏笑着说,又想着他们刚刚说的谋划,琢磨了一番,就说着自己的看法。

庄默舟都一一赞同,又和薄怀渚,还有工部的人商议着度假山庄的安排。

等都确定好,又去了难民所,见病好的百姓人数在上升,他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就和知县说着对村民的安置问题,知县都照做了。

当天夜里,朝廷就传来了书信,工部和户部两边都十分赞同这个想法。

次日早上的早朝,就跟陛下禀明了度假山庄的事情。

这是两全其美的法子,朝廷上并无异议,当天,工部和户部就着手安排,各自派人来屿山,实施度假村的事情。

魏夏也跟着庄默舟和薄怀渚陷入了忙碌中,眼瞧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难民所的百姓也都好起来,回了中村忙着建立度假村。

百姓们知道自己能住着漂亮的屋子,还有钱赚,都欣喜又卖力地帮着工部建立度假村。

“这几天真是累死我了,灾情总算是可以收尾了。”

忙了一天,魏夏他们回了客栈,就听着薄怀渚揉着肩膀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回京城?”

庄默舟听着,见魏夏也一脸期待地看过来,便笑着点头,嗯了一声。

“难民所都拆除了,那些还病着的百姓,也送到客栈养着,但人数都不到二十。”

“只要再喝几副药,就起不来瘟疫,现在就是度假村的构建,也不需要我们在这里守着。”

“有工部侍郎和户部侍郎亲自盯着,我们后天就能启程回京城。”

话落,他看向欣喜的魏夏说,“不过,明天可以带着魏夏妹妹去铜镇玩,到时候,就顺着铜镇的方向,走另外一条官道回京城。”

“哇,好哎!”

魏夏顿时喜悦,在屿山都待了有上十天了,而且大雨不断,世子和薄公子也都忙着公务。

她还没有去镇上看看呢。

“那明天是一早就去铜山吗?”

庄默舟挑眉,又摇头,“我先跟把公务交代了,明天吃了午膳,我们就去铜山。”

“好!”

魏夏欢喜,又笑着说,“今天是十九号,言哥哥他们是二十五号放假,那我们能在他们放假之前就回京城。”

算着日子,确实是可以。

因为这次回京,他们不用带上物资,骑马走官道的话,两到三天就能回京城。

庄默舟笑着点头,跟魏夏说,“我们最快的话,二十二号就能到京城,最晚也二十四号夜里就能到京城。”

“这样,阿夏妹妹就不会错过和阿暄一起夏首辅的府上做客。”

魏夏的眉眼弯弯,轻笑道,“嗯,那我待会儿就给言哥哥写信,告诉他,我们要启程回京了。”

“好,阿夏妹妹先上楼去写信,等晚膳好了,我再去叫你。”

“嗯。”

魏夏顿时就欢喜地上楼,给言暄写信,画的还是漫画,等画好交给侍卫。

恰好庄默舟来唤她吃饭,便立即笑着先吃饭,可饿坏她了。

因为屿山的洪水解决了,书信的往来也快了,言暄次日午休的时候,就收到了魏夏的信。

瞧着信上的内容,他的眉眼稍弯,笑着看凑过来瞄信的李栖逸说,“阿夏妹妹说,屿山的洪灾已经解决好,他们要回京城了。”

“阿夏妹妹总算能从屿山回来了。”,李栖逸顿喜,又松了一口气说。

“我还担心阿夏妹妹赶不回来,和我们一起去夏首辅的府上做客呢。”

“阿夏妹妹要回京城了吗?”

韩澄端着洗好的葡萄进来,就听到他们的话,惊讶地问,“我刚刚还听夫子说,屿山的洪灾都解决了呢。”

话落,又唤他们来吃葡萄,“这葡萄,还是崔三爷从宫里带回来的,都尝尝,可甜了。”

李栖逸见到吃的,一把就扔了笔,擦了手,就吃葡萄,眼中一亮,“哇,好甜。”

韩澄把葡萄放在桌子上,笑着说,“嗯,这可是西檀国进贡的葡萄,这西檀的物产丰富,他们有很多我们大周没有的蔬果,而且都特别甜。”

闻言,李栖逸边吃着葡萄,又诧异道,“西檀送了贡品来了?

今年怎么来得这么早,往年都是十二月份才送来贡品。”

韩澄想到自己刚刚听到宏德先生和崔三爷的话,便说,“这不是我们大周和西檀国有合作精盐,今年的合作像是有变化,西檀就先送来了贡品,实则也是谈精盐的合作吧。”

听着,言暄拿着葡萄的手一顿,又不禁嘴角上扬,轻轻笑了笑,看来西岳国坚持了这么久,还是妥协了。

那西岳四皇子的计划可就落空了,不过这样的合作,三方才是互相有利,这样的合作,才会长久。

“哦,对了,说到西檀国,那得提一句西岳国四皇子。”

韩澄忽然想起来什么,就看向他们说,“崔三爷去皇宫,是因为西岳国四皇子想来白鹤书院听学。”

“啊!

!”

李栖逸大惊,到嘴的葡萄险些没有拿稳,惊愕道,“这西岳国四皇子好端端的,为什么来咱们白鹤书院听学啊,他今年不是都二十岁了,还读什么书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