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不用愧疚(1 / 1)

加入书签

魏二郎听着,还有些感慨,没有想到游学这么快就要结束了,不过这些月,他们已经游历了六个城池,三十七个村子。

看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也知晓了从来不知道的。

这次游学,确切收获了很多。

“不过我们的游学虽然很累,但我还不舍得结束呢。”

赵垣停住了笔,忽然感慨起来,“我之前还不知道战乱中百姓的生活,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活得这么艰辛。”

“咱们南边,尤其是南下的百姓,一直饱受平王和朝廷的战火,安居乐业就是奢侈。”

许祐瘫坐在椅子上,听着他们的话,也感慨说,“但也没有想到他们会无家可归,且连一顿热乎乎的饭都吃不上。”

一想到百姓的凄苦画面,他就觉得沉重,又看向他们说,“总觉得我们过得那么荣华富贵,有些愧疚感。”

“倒不用愧疚。”

“阿汋?”

崔汋端着热乎乎的包子进来,后面还跟着抱着一壶热羊奶的岳珉,听着他们的话,先将东西放下,让他们过来吃,才说。

“非我们的错,又怎么能揽下愧疚?”,崔汋看向许祐说,“百姓流离失所,不是我们还未入仕的学子能承担的错。”

“但没有愧疚,却有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科举,那么往后大家都要入朝为官,那百姓的疾苦,我们就要承担了。”

“所以,现在知晓民间疾苦,不是让我们觉得自己的荣华富贵是愧疚,而是要想法子改善他们的生活。”

魏二郎听着,认可地点头,闻着包子香,摸着空瘪瘪的肚子,便放下笔,过来坐着喝羊奶,吃着包子,才说。

“对,阿汋说得对,夫子带着我们游学,就是为了知晓百姓的生活,日后为官,就要为民请愿。”

许祐吃着热乎乎的包子,听着他们的话,顿时也点头,“对,是我想岔了。”

话落,他又看向崔汋问,“夫子可有说,咱们什么时候离开焕城,去源城?”

“后天一早就坐船去源城。”,崔汋也喝着羊奶,看向他们说,“夫子说了,这几天我们大家都辛苦了,明天就在客栈休息一天,再出发去源城。”

胡平南顿时拧眉,指着那边一堆的功课说,“休息吗?

还是要早起读书吧?

还有那么多功课呢,咱们可休息不了。”

闻言,崔汋笑着问,“那你是想待在客栈读书,还是跟着村民去铲雪?”

“这个……”,胡平南看着自己都要生出新茧的手,还有这阵阵的酸痛感,纠结之下,还是诚实地说。

“虽然帮着村民铲雪也是很有意义,但我觉得,咱们作为学子,还是读书为重。”

崔汋失笑,点头说,“嗯,所以呀,明天在客栈读书,也算是休息了,等到了源城,也就远离了战乱,我们就看不到流离失所的百姓。”

说着,他又绕有所感地提了一句,“但只要是百姓,总有饱受疾苦的,即便不是战乱,也有饥荒。”

魏二郎也应声说,“这也是实话,我们见到的百姓,有安居乐业的,有流离失所的,他们不是在战火中生存,就是天灾人祸中。”

“我先前住在平城的时候,也受过蝗灾,战乱倒是没有蔓延到平城,那会儿我还觉得生活已经很艰难,没有想到还有百姓更艰苦。”

赵垣听着,放下手上的包子,有些食不下咽,之前在南上或是南中的城池,还没有这样的感悟。

可到了南下的城池,瞧着凄苦生活的百姓,他才知道什么是民间疾苦。

崔汋见他们的情绪都有些低落,便放下杯子,说起开心的事情,“算着日子,我们差不多十二月十几号就能到悦城,到时候大家都放假了,可有什么是想做的?”

“从十二月中旬放假到开学,可要到明年二月初了,所以这么长的时间,我们要不要也结伴出游?”

岳珉顿时笑着接话,“对呀,我们去 了南下的城池,不如朝着西边,或是东边,再或者朝着北边的城池去游玩?”

“行呀!”

,赵垣顿时就高兴道,“这么长的休假时间,咱们不得好好玩一玩,不如朝着北边走吧?

北边最为繁华,咱们看到了战乱的百姓,不如去瞧瞧繁华盛世下的百姓生活?”

崔汋听着,赞同地点头,“阿垣的这个提议不错,那我们就朝着北边的城池走。”

“成,我也赞同。”,许祐笑着说,又去了书案上,拿了大周的地图,铺在桌子上,看着北边的城池说。

“那我们现在来选选放假后,要去哪几个城池。”

胡平南把包子吃完,擦了手,立即围着过去,一起挑选城池,就指着最近的漫城。

“去漫城,从悦城出发,坐船四五天就能到,再朝着历城去,经过蒲城,就到了中洲的地界。”

“不过咱们也就只能到中州这里,往北就是渝州,太远了,需要半月,我们没有那么多假期。”

崔汋看着地形图,点头嗯了一声,“平南选的这条路线,路程是最短的,但我们却能经过三个城池,往返刚好合适。”

“那咱们就选择这条路线。”,许祐也赞同,朝着一言不发的魏二郎看去,“二郎觉得呢?”

魏二郎一顿,见他们都看过来,抱歉道,“刚刚失神,没有听到你们的话。”

“没事,你可是想到了在京城的阿夏妹妹?”,崔汋摇头,并不在意,看向魏二郎说。

“阿夏妹妹上次写信,说是京城一切都好,怎么你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魏二郎皱眉,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看向他们压低声音说,“也不是,我昨天收到阿爷的来信,说是莫二爷的妻儿被人追杀,逃到了我们乡下,阿爷就给我写信。”

“因为莫二爷跟阿夏有生意往来,且和我们的关系也很好,阿爷也不能撒手不管,但我们是平民百姓,刺杀这么严重的事情,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藏人。”

崔汋他们听着,都震惊到了,又赶紧关窗户,胡平南还打开门,朝着外面看了看。

没有瞧见有异常,就轻轻把门关上,又小声地问魏二郎,“刺杀?

劫财的山贼,还是什么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