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这是狮子大开口(1 / 1)

加入书签

言暄听着,瞧着魏夏露出小财迷的笑容,忍俊不禁,却也笑着应允。

只要真金白银,西岳四皇子可没有理由不答应。

便看向夏谨堂,见他迟疑后,笑着说想要画,西岳国扬名的画师多,那名画肯定也不少。

李栖逸就不缺银子和画,只想要美食。

言暄皆答应了,就见一个侍女忽然过来,说是东阳王有请,知晓是要谈画的事情,便跟着侍女过去。

魏夏他们三人也跟在后面,朝着上位走去。

就听着西岳四皇子在和东阳王说话,瞧着他们来了,果然是说画的事情。

“本皇子知晓,言公子你们必然能将这幅残画,还原得更为清晰些,只要你们能还原,想要什么,本皇子只要能给得出来,必然不会吝啬。”

言暄听着,朝着庄默舟看去,见他点头,便先礼貌行礼,才看向西里凌苍点头说。

“这幅残画还有一小部分,由于时辰不够,所以我们没有画出来,只需要一点时间,画出来,是可以的。”

闻言,西里凌苍心中大喜,能画出来就好,也幸好他决定将画拿来大周试试,不然这座铜山,想找出来,可真是不容易。

只是还是早些得到画安心些,便看向东阳王说,“本皇子这就回去备礼。”

见西里凌苍这么心急,东阳王也不拦着他,瞧他和子午先生离开了,才看向言暄他们几个孩子。

尤其是仔细瞧了瞧言暄,知晓是洪德先生的学生,也不惊讶。

不然怎么能这么出色,画技都赶上他们家世子了。

而且这相貌气度,竟也不逊色世子。

这孩子,难怪能让章院长死皮赖脸,也要留在他们白鹤书院。

“咳咳--”庄默舟见自家父王一直盯着言暄看,轻轻咳嗽两声,见父王回神,就说。

“父王,这百画宴会可还没有结束,西岳国的残画,我来和言公子他们说。”

东阳王听着,顿时就把目光收回来,先和夏首辅他们把百画宴会收尾。

庄默舟就先带着言暄他们朝着刚刚的亭子走去,薄怀渚也跟着,这画可是能帮着他们金库争取不少银子。

最近多灾多难的,金库都抬出去不少银子,难得西岳国有求他们,不得多拿点银子。

就和他们说了自己要的数额,魏夏很是赞同,“既然是铜山,而且瞧着可不小,咱们得多要点。”

薄怀渚顿时笑着点头,“不错,阿夏丫头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你们二人这可不是多要点,这是狮子大开口呀。”

李栖逸听着他们要三分之一的铜山,虽然是很赞同大周能多得一点利益,但西岳四皇子肯定不会答应的。

“这么大的铜山,给出三分之一,怎么是狮子大开口,我还没有说二分之一呢。”

薄怀渚轻哼一声,“要不是我们,西岳国可还得不到这座铜山。”

“对的,就算给不出三分之一,但也不能少于三分之一这个价值。”,魏夏笑嘻嘻说。

庄默舟听着,哑然失笑,瞧着两个财迷,便说,“三分之一的铜山,西岳四皇子确实不会答应,先看看他们西岳国准备的礼。”

“嗯,画现在还在我们手上,我们是有主动权的。”,言暄也笑着点头,瞧着世子手上也拿着一幅画,知晓世子刚刚也在作画。

便笑着问,“世子可是把这幅残画还原了?”

“只是画了八分而已。”

庄默舟摇头,将自己的画放在桌子上摊开,要比刚刚言暄的画更为清晰,就听着魏夏哇了一声。

“世子,你也太厉害了,就两柱香的时辰,一个人就把画还原了。”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世子的画,难怪世子能被称为京城第一公子。”

李栖逸也是赞不绝口,跟着魏夏,一起哇了好几声,又看向同样惊讶着的夏谨堂说。

“夏公子,你想超越世子,还需要努力。”

“嗯,李公子说得对。”

夏谨堂十分认可,比起画,他更为擅长棋术,所以在画上,他确实是远不如世子的。

“那是,世子可是我祖父的嫡传徒弟,作的画,能不让人惊叹?”

薄怀渚瞧着庄默舟的画,笑着夸赞,也不意外世子能还原出来,转头看向被惊艳到的魏夏说。

“阿夏丫头,这还是临摹呢,世子自己作的画,那都是挂在陛下的御书房。”

“哇!”

魏夏再一次惊叹,抬头看向庄默舟敬佩道,“世子果然惊才绝艳。”

“嗯,那可不是,我们世子若是不出色,如何能坐稳京城第一公子。”

瞧着魏夏敬佩的小表情,薄怀渚满意地接着夸赞,却被庄默舟失笑打断了。

“我是曾去过西岳国,知晓他们的山峦特点,再结合矿山的地势,这才能画出来。”

说着,他看向言暄,“阿暄你们却是凭着自己的见识,就能还原出七分来,而且还有保留,这可厉害着。”

“但我们是四个人一起才能还原,世子却是一人。”

言暄也佩服地看向庄默舟,再看着世子的画,将他们的画摊开,有细微处的不同。

这跟他们不懂西岳国的山峦,有些关系。

不过再仔细对比,也能知晓世子的才华,有多么惊人。

“我觉得,阿暄也厉害,说是我们四个人一起画的,但都是听着阿暄的指点,我们才能配合画出来。”

李栖逸夸完了庄默舟,又笑着赞叹言暄,“而且,阿暄还小世子三岁呢,能画出和世子不差上下的画,这可非是凡人能办到。”

“嗯,李公子说得对。”,庄默舟轻笑着,又看向言暄,好奇问,“阿暄是去年才跟着洪德先生学习,不知道之前是师从何人?”

言暄想到教他作画的先生,就笑着说,“是我外祖父请来的一位隐士,人称竹先生,原先是书香世家的公子,后来归隐山林。”

“我是四岁就跟着竹先生学习作画,十二岁的时候,竹先生就离开,游历山川去了。”

庄默舟一惊,“竹先生?

可是禹州公孙一族的竹先生?”

“嗯。”,言暄点头,看向庄默舟说,“正是禹州公孙一族。”

薄怀渚听着,也是一惊,后又恍然大悟,“难怪言公子的画,这般出色,竟然师从公孙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