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始逃离的日子(1 / 1)

加入书签

第一章开始逃离的日子

施加洛带着那只丑狐狸顺着官道跑了一上午,刚开始的畅快潇洒很快就变成不舒服的事了,一是她不常骑马,这种成年大青马是她第一次骑,不太受她控制,骑了多久,人和马就折腾了多久,还没到中午人就乏了;二是六月的天气,也不凉快了,看着明晃晃的太阳,白花花的大路,不常出门,心里到底有点害怕;三是跑了一上午她才想到乌木干这么高的功夫,不可能一直都走官道的,如果他不走官道,自己怎么办呢。

从圣安刚出来,官道两边倒也繁华,行至午时,加洛见前面有个小客栈,又渴又饿又累,便想喝喝水吃点东西歇歇脚,顺便再打听一下路况。

半爬半跳地下了马,客栈小二忙迎上来把马领去了马厩,加洛双腿有点打晃,身子也发酸软,也不如刚出宫那么有**了,心里有些看不起做事从来都是英雄气短的自己,出来时是豪情万丈,转瞬就蔫了,不过出都出来了,怎么也不好打转再回去。

这次从何慕枫身边逃出来,加洛没敢穿那种非常耀眼的紫色锦衣,只买了件灰色的布袍子,用灰色的发绳束发,还好在圣安出发时考虑到六月的太阳比较毒辣,顺手还买了顶斗笠,除了带上防身的短剑,象玉笛、紫檀扇这类奢侈品都没敢带。

小客栈不大,有几桌打尖休息的过客和商人,加洛寻了个角落摘下斗笠正用袖子擦着汗,那牵马的小二回来立刻上来倒了茶水,加洛见主要经营各种面食,要了一碗杂酱面片,行了半日早就渴了,加洛端起茶喝了一口,却觉得好喝,便问:“这是什么茶,好喝!”

“公子,这是农家人常喝的老荫茶,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那茶叶可以买些给我。”

“好!”

“小二哥,这里去天关还要走多久?”

“去天关呀,前面还要经过雄阳、泗阳几个大城镇,驿兵不换马,三天三夜可以到天关,一般的商旅要一个月,小哥是几时出来的?”

“晨时出发的。”

“照小哥这样走法得走两个月到三个月。”

加洛一听差点晕过去了,她觉得自己已经是最快速度了,居然在小二的嘴里是一种慢得不行的速度,再加快速度怕自己只有累死的份了,另还有担心地问:“小二哥,这一路上可安全?”

“一路到天关都都平安。”

“路上不会有贼人出入?”

“怎么会有,当今圣上治辖极严,在燕国境内,小哥都可以放心来往,前面不远是恩平镇,出圣安的第一站,很多商旅都会在那里落脚。”

“为什么在恩平镇落脚,不在圣安?”

“小哥一看你就不常出门,这你就不懂了,恩平镇离圣安近,快马不过一个时辰,但平日的吃食、住宿的客栈比圣安便宜至少五成,很多商人都在那里落脚,进圣安又容易,挟带的商品只要不进圣安城,朝廷管治也没那么严格,大家都图个便宜实惠还方便。”

加洛听了才明白,圣安的管治比别的地方还是要严格的,又听那个自来熟的小二说:“不过到了北地镇,就要稍加注意了。”

“那是为什么?”

“因为胡人常有骚挠,不过也没关系,他们一般过不了天关,但那里的商旅就混杂了,人多了也就龙蛇都有,虽管得严苛,但总有不怕死的,到那里把银钱贵重的东西保管好些就妥,所有出关的商旅队都要到那里备查,准备食物、水源,然后才可以出天关,进关的商旅也要到那里查验交换文书。”

加洛听得算明白了,路上应该是安全的,松了口气,又寻思自己得和那匹成年大青马好好谈谈,争取能再走快点。

吃过面片喝舒服了茶,小二拿了一大包老荫茶,告诉她要等凉着喝才解暑,加洛笑着接了一问才收她两个铜子,加吃的面片,喂马的草料一共是五个铜子,小二还乐呵呵给她把狐狸喂了,加洛一看这等便宜的事又把出门的烦恼忘了乐得眉开眼笑,和小二天南地北地聊了一会,才戴了斗笠出了小客栈。

吃饱喝足的加洛多了些精力,信心又来了几分,但下午比上午热得多,骑上马不到半个时辰,浑身的衣服就让汗浸透了,加上大青马还是不听话,这让加洛的体力很快也用完了,一整天似乎都在跟这匹大青马折腾,加洛恨死了这匹大青马,边骑边骂:“等到了恩平,我非把你给卖了,你这么不听话,还花我十五两银子,我要换马!”

一路骂骂停停,停停走走,走走骂骂,傍晚时分才终于到了恩平镇,果然是个大镇,虽不如圣安那么繁华,但是还是井然有序,明显少了华衣锦服的王公贵胄、高官大族,往来多是布衣草履的商旅,在恩平的商贾显然数量不少。加洛想人家快马从圣安出来一个时辰可以到这儿,自己却用了一天,照这样的走法,自己走到天关肯定不止两、三个月,非得用上半年不可,心里的那种失落就无法用笔黑来渲染了。

北边小镇与南方自有许多不同,平房多,瓦房少,大约雨水比南方少的缘故,加洛找了一家不怎么起眼的客栈,客栈不大,但干净整洁,加洛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合计一下。很快订了住房,安置好马匹,那家客栈比别家便宜只管早饭,不管午饭、晚饭,加洛只得出来寻吃饭的地方,也想顺便逛逛。

刚一走出客栈,却见有军队经过,而且行军都很急,军队没有扰民,只是很快地过去了。其实在何慕枫的治辖下,没有战争的时候,安全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关笑天、狼娃这类的人多了又另当别论。

军队人数不少,加洛站在屋檐下等了一会,那军队才全部过去了,整齐的步伐声渐渐消失,掀起的尘灰也慢慢消散,恩平镇立刻恢复了平日的安宁和协,街上也不失为热闹,到处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人,或是散步,或是闲聊,或是乘凉,从装束上也可以看出商人居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