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船夫(1 / 1)

加入书签

船行在江面上。

过了一会,忽听得哗啦一声。

李平安将鱼竿一抖,一条四五斤重的大鱼落在了船上。

炖了一锅香喷喷的鱼汤。

夜已经深了,月亮落下去了。

李平安有些疲倦,船也懒得系。

直接进了船舱里,呼呼大睡

夜里起风了,小船儿被风吹得在江面上飘飘**。

等一大早醒来,已经不知道到哪儿了。

长青和尚因为渡劫失败的缘故,一直在静养。

李平安问他之后要去哪儿,长青和尚说等休养一阵子要去参加除妖大会。

正好二人顺路。

长青和尚整日闭目静养,距离上一次二人说话已经是一个月以前了。

李平安解开腰间的酒葫芦,仰头喝了一口酒。

一路走来,李平安身上的银两花得差不多了。

本想着靠每日钓一些鱼,卖点钱。

可最近收成不见好,自己吃都不够呢。

更别提拿出去卖了。

李平安有些无奈地收起了竹棍。

船划到岸边,听着对岸有人在卖豆腐。

豆腐?

卖豆腐好啊。

要说哪种生意稳赚不赔,那必然就是卖豆腐。

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就卖豆腐干。

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改卖豆腐花。

如果实在太稀了,就卖豆浆。

如果豆腐还卖不动,放几天,改卖酱豆腐或臭豆腐……

一本万利。

李平安拄着脑袋,想着该去赚点钱花花。

俗话说“穷家富路”,

武侠小说里那些走遍江湖的大侠们,却是很少为钱发愁。

相反一掷千金,大碗喝酒的场面不断,仗义疏财的情节更是一抓一把。

然而,现实终究只是现实。

李平安握着手中的杖刀,准备做回老本行。

……

“船夫,船夫!”

岸边有人在大声招呼。

李平安抬起头。

有两个书生打扮的男子,顶着风雪走到岸边。

看样子应该是要去京城的。

“船夫,去江都堰多少钱?”

李平安犹豫了一下,之前他确实接过几个客,可是去江都堰还是头一遭。

他算了一下,此地距离都江堰的水程。

报了一个价格。

“没问题。”对方一口答应。

不知道是李平安价格报低了,还是他们实在忍受不了这寒风。

李平安将船停靠岸,两个书生登上船。

发现船舱里还有个盘坐闭目的和尚,一动也不动。

李平安道:“不用理他便是。”

两个书生当即进了船舱,里面有一个热乎乎的暖手炉。

一书生不想浪费这个时间,不等手缓和了一些。

便从书箱中拿出一卷书,翻看了起来。

另一个高个子书生道:“居和兄,不用这般用功吧。”

张居和深深叹了一口气,“唉,若是这一次再考不中,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去面对家中人了。”

那人安慰道:“居和兄,莫要说这些丧气话,以居和兄的才智定能金榜题名!

更何况,就算考不中,居和兄家里不是还有产业。

无论如何,居和兄的生活已比大多数人要好上许多了。

现在有多少人连饭都吃不上,不说别的。

单说这划船的船夫,这寒冬腊月,出门划船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吗?

不然,谁愿意平白遭受这风寒之苦。”

经过他的劝慰,张居和脸色的愁容少了些许。

“是啊,我还有什么能不满意的呢。”

船夫为生计操劳,有时如果拉不到乘客,整日无所获。

生计受损,更何况之前见那船夫只穿着一件单衣。

张居和再摸了摸自己身上暖和的皮子,心里的不满顿时全部消散了。

正想着呢,只见船夫走了进来。

随后自顾自地煮上一壶茶,手法十分娴熟。

听到微微有声,气泡像鱼目,是一沸。

煮到一沸时,就加盐调味

烧壶缘边的气泡像连珠涌起,是二沸。

煮到二沸时,出水一瓢,用竹筷环激汤心。

稍顷,腾沸溅沫,倒入所出水止之。

两位书生呆呆地望着这船夫。

(⊙o⊙)…

随后,张居和反应过来。

“哎,你…你在干嘛?”

“煮茶啊。”

这么明显的动作都看不出。

“你煮茶,那谁划船啊?”张居和点明了问题的关键。

“这个船是自动挡。”李平安淡淡道。

什么自动挡?

二人听不懂李平安的话,不过这船当真是动了!

二人以为是船上还有另一个人,可船不到刚才就发现了二人一牛。

哪儿还有其他的人。

这船夫神神叨叨的,令人感到有些不安。

两个书生对视一眼,走出船舱。

四下看了一眼,确实不见有划船的人。

只有一头牛趴在船边,眼神颇有些幽怨。

等二人再仔细一看,这才发现这牛一半身子趴在船上,一半身子探入到了水面。

两条腿在水中不停地扑腾着。

这牛………在划船!?

两个书生的世界观在这一刻崩塌了。

李平安默默饮了一口茶。

这时,又有船只经过。

“老李!”

是渔翁老刘,常年在这条江上钓鱼。

与李平安混得比较熟。

“老李,接客了。”老刘笑道

“嗯呐,去江都堰。”

江都堰!?

老刘脸色微微一变,瞥了一眼船舱内的两个书生。

把船靠过去,冲李平安挤眉弄眼。

“老李,你上一次让我给你带的醉蟹给你带来了,先上我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