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银票(1 / 1)
心中有了决定,韩信就道:“红红,小琰儿,皇帝哥哥今天教你们自己动手做吃的好不好?”
“可是哥哥,我怕做的饭菜不和哥哥的胃口。”
任红昌为难道,在皇宫中跟着韩信吃多了山珍美味。
再想想以前吃的白水煮野菜,她自然不敢做那些给韩信吃。
任红昌说完,蔡琰也紧跟着道:“我也不会。”
“放心,很简单的。”韩信笑道,“等下我示范一遍你们就懂了。”
说完,韩信就转头对着其他帮忙的女官道:“你们准备好木炭,把食材切成小块等朕备用,朕先去搭个架子。”
韩信想的就是自助烧烤,简单,一学就会,这样两个小丫头既玩到了,又吃到了。
出了膳房,韩信指挥众人拿来砖木,铁条,做了个简单的烧烤架子,然后又回去示范众人穿好材料。
“快,过来做。”
木炭就位后,韩信一边坐下引火,一边招呼任红昌和蔡琰坐到他对面。
两人坐好后,韩信道:“现在看哥哥示范给你们看,等下你们自己烤。”
“首先在食材上涂抹豆油,涂抹均匀后就可以放在架子上烤了,之后就很简单了,看食材色泽,一边烤一边撒上调料……”
韩信首先给两人示范的是烤羊肉串。
很快,羊肉串烤好。
“给,这几串羊肉已经好了,来,一人两串吃吃看好不好吃?”韩信一边说着一边给两人递上两串羊肉串。
任红昌和蔡琰对视一眼,伸手接过来,还不忘道:“谢谢哥哥。”
“哎,真乖,快趁热吃,看好不好吃?”听着两个小丫头糯糯的叫声,韩信眉开眼笑道。
两人把羊肉串放在嘴里咬了一口,过了一会,异口同声道:“好吃。”说着同时加快了吞咽的速度。
任红昌跟着韩信已经吃过各种新菜市,对菜品里面加入调料已经有所免疫。
不过第一次吃到美味的蔡琰,却是觉得天下竟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是不枉来皇宫一趟。
很快,蔡琰就把手中的羊肉串吃完,她抬头看向韩信,萌萌的眼睛盯着韩信,想表达的意思再清晰不过。
不过韩信却是微微一笑道:“不急,东西还有很多,小琰儿学会怎么做了吗?接下来自己试着烤烤怎么样?”
蔡琰眼睛一亮,是呀,自己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想到这里,她小手一把往旁边的食材堆伸去,生怕自己拿少了不够吃,这两只手狠狠地抓了一把过来。
韩信笑道:“你刚开始学,要慢慢来,不然烤不均匀,半生半熟的就不能吃了。”
“才不信,我很聪明的,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蔡琰撅着嘴道。
任红昌也在旁边连连点头道:“是呀是呀,哥哥,小琰儿很聪明的,每次考试她都是班上第一名。”
听到任红昌这么说,蔡琰顿时高兴起来。
对于这点,韩信倒是相信的,大才女从小成绩好不是很正常吗?
“那你们今后在学习上可要互相帮助啊。”韩信道。
“恩。”两人连连点头。
吃完烧烤,韩信又带着两个吃得满嘴流油、肚皮滚圆的小丫头去**了秋千,划了船。
夕阳落下,韩信辞别依依不舍的蔡琰,邀请她经常来玩,才在小丫头笑逐颜开中让人送她回家。
晚上,皇宫内举行北方战事的庆功宴,这次文武百官大都到齐。
大家听听歌,看看跳舞,喝喝小酒。
借着酒劲,韩信和众人聊天打屁,指点江山,拍拍这个,捶捶那个,让大家好好做事,争取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好多现代名词众人都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加薪、迎娶,众人还是听得懂的。
大家笑问韩信何时增加俸禄,韩信醉意朦胧地拍着胸膛道:“过段时间,老子也开银行了,想要钱还不容易。”
“再说了,东边海上不远有个小岛,其他不多,到处是金山银山。”
庆功宴一片喜庆,在韩信喝醉被人抬走结束。
第二天,韩信倒是不记得他昨天在庆功宴上吹了什么牛逼,喝过任红昌递过来的醒酒汤,吃了早饭后。
韩信带着典韦和许褚出了宫门,他还记得今天约见了工部尚书马钧。
马车沿着宽敞的青石板路,一路朝宫门外开去。
宫门外,糜竺已经等候在那。
“子仲,上来。”韩信招呼糜竺上了马车。
马车里,韩信随意地靠着车厢,身体随着道路起伏,糜竺却是一本正经地端坐。
“子仲,可知朕这次找你一同去工部所谓何事?”韩信道。
糜竺摇头道:“陛下,请恕微臣鲁钝,不知陛下深意。”
“直说吧,朕打算整理币制?”韩信道,“不过币制事关重大,朕打算徐徐图之。”
“陛下的意思是?”
“大乾立国不久,如今币制还承袭汉制五铢钱,金银等价物。”韩信道,“暂时来说,朕打算维持现状,不过打算在这上面再增加种银票。”
“银票?”糜竺一脸迷惑。
“对,银票。”韩信额首道,“我大乾不比以往朝代,朕主张农商并举,往后商业发展必定更加繁荣。”
“不过买卖东西需要付账,如果是大宗商品贸易,双方距离近还好说,反之,交易的一方还必须带着沉重的钱币赶路,不仅不安全,还劳时劳力。”
“子仲经商良久,想来对此是身有感触吧?”
糜竺点头道:“确实如陛下所言。”
“所以啊,朕就打算用一种票据代替货币,如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子仲想想这能省下几车五铢钱?”
韩信话音刚落,糜竺顿时思索起来,很快他略显迟疑道:“陛下之议甚好,不过,银票毕竟不是金银,商户怕有所担忧。”
“如两者之间能随意转换,就会大大打消商户的顾忌。”
“哈哈,不错,不错,朕就说子仲有能力担当一部尚书嘛?”韩信抚掌笑道,“你看,你这一问就问到了点子上了。”
“不敢,陛下谬赞了,陛下才是真英明。”糜竺连拱手道,“陛下既提出银票之策,想来是已有解决之道,微臣洗耳恭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