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知耻则无敌!(1 / 1)

加入书签

果不其然,在经过这么一番威逼下,隔壁牢房总算是安静了。

“陆大人,别被那些蛇虫鼠蚁扰了兴致,咱该吃该喝别客气!”

秦瑞心情倒是舒畅了许多,吃的更加有劲儿。

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坐在对面的陆绎简直面如死灰。

虽然隔着一堵墙,他也能够感觉到脊背发凉。

而他的感觉不错。

正在隔壁牢房端坐的朱棣,此时曾怒目圆睁的盯着面前的几个太监。

咬牙切齿道

“好哇!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混小子,居然还想着炖了咱,咱倒要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

士可忍,孰不可忍。

朱棣身子躁动,一副要冲进隔壁牢房兴师问罪的模样。

两个小太监惶恐的将人按住,压着声音道

“陛下息怒啊,咱们是要以大局为重吗?”

说的也是。

想到这次来的目的,朱棣勉强地冷静下来。

强行吸了口气,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今日最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否则,新账旧账一起算!”

朱棣气的面色通红,秦瑞吃得津津有味。

唯有陆绎夹在中间,是生不如死啊!

“陆大人,你怎么不吃啊?”

秦瑞嗦着鸡骨头,忍不住咂舌问道。

毕竟,这一次是陆绎请客,总是客套一下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

陆绎猛然从惶恐中回过神来。

既然这小子话都说出去了,那他要更努力的套话。

只要得到了朱棣想要的,今日的委屈也手的值得!

轻咳了两声。

陆绎端坐着身子,艰难的挤出了一丝笑容,继续问道:

“我在想,咱们大明的龙子龙孙就这么白死了?”

前面放了个白眼,露出来一个看傻子的眼神

“陆大人,格局打开呀。如果他们死在战场,那朝廷不就有钱了?”

“你以为那些藩王就等着朝廷发那点俸禄呢?”

“别开玩笑了,压根儿就养不起整个家族。在各自的封地,这些人不知道私下压榨了百姓多少钱财。”

“存了近百年的小金库,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到时候不全归朝廷调用了?”

陆绎有些茫然。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个钱。”

“可是军心都散了,大明江山该没还得没,这么多钱意义何在?”

“一战死了几十位亲王,便如大明之耻!”

秦瑞直接打断了他的叹息。

“大错特错!”

“陆大人,你可对两宋之际有所了解?”你可知他如何称呼女真人?”

陆绎有些蒙圈,试探性道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避敌?”

秦瑞颔首道:

“不错。”

“那你可知我汉人当如何形容?”

这个,就是知道陆绎的知识盲区了。

摇了摇头,“还请陆大人赐教。”

“汉人不知耻,知耻的不可敌。”

秦瑞这么说,反倒叫人有些不解了。

“陆大人可否具体一点?”

秦瑞轻嗤一声

“我中原汉人制定国开疆以来,便以天朝上国自居。”

“国力虽强,但国却却又强弱之分。”

“天下的汉人都洋洋得意,自以为战无不胜之时,就会有人出现打醒他们。”

“凡是弱国实现强国的逆转,首先,就必须要让天下人知汉人知耻!”

“汉人最讲究礼仪廉耻,只要知道耻辱,宾客所向披靡!”

“先知耻,而后勇!”

说到这里,隔壁牢房的朱棣,刹那间呆在了原地。

而秦瑞则是一边拽着烧鸡上的鸡胸肉,一边又喝着小酒,继续悠然道

“不知陆大人可读过史书呀?”

陆绎一愣,随后点头道

“略有见解。”

虽然说干他这一行,这些东西倒也无需了解太多。

但没办法呀,平日里若不受命于皇,就只能待在宫中闲逛。

就算出去那也是办事,没事就喝酒吃饭。

也就这么点娱乐放松项目了。

吃饱喝足之后,除了睡觉便是看书。

纵然是没事的时候结伴听听说书,耳濡目染也能记在心里了。

秦瑞谦谦一笑,突然问道

“战国之时,秦人力衰,您可知他们如何实现由弱变强的转变,后而一统中原?”

“就是因为知耻!”

说话间,秦瑞的语气也加重了些许,脸上陡然浮现出一抹阴狠之色。

“就是因为他们懦弱,导致太后芈八子不得不委曲求全与义渠王,以此保全大局。”

“堂堂大国,居然要出卖一个女人才能苟延残喘,你忍得了吗?”

“反正,秦人是忍不了的。便是以此为耻,最后奋起图强,一扫六合,成就霸业!”

秦瑞越说越激动,甚至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陆绎则是一愣。

却见他继续问道:

“陆大人,可这汉人第二耻是什么?”

陆绎连忙拱手,谦逊道

“还请大人赐教!”

秦瑞翻了个白眼。

“哎呀,咱就是随便聊聊,也说不上什么赐教,都是史书上写的。”

“不过,历史的存在的确有意义。拿来引经据典,也能让人感同身受。”

说完,才见他又抽了一口气。

也许是吃的有些饱腹,默默的放下手中啃到一半的鸡胸肉。

眼神中突然多了鲜血凌厉之态,厉声道

“第二次,便是出自汉朝太高的皇帝。”

“他晚年被困白登!”

“而汉高祖刘邦驾崩,匈奴趁机作乱,竟书信一封要求吕后改加草原!”

光是听到这里,陆绎便有些沉不住气了,一双眼睛隐约间夹杂着些许怒火。

奇耻大辱啊!

谁忍得了?

若是他在的话,已然是拿着刀枪也要干死那匈奴!

而隔壁牢房的朱棣,脸上的神情反而平静了许多。

自小,朱棣便对文武之事十分感兴趣。

勤学苦练武艺的同时,自幼也是饱读诗书,更是在史书中求经问道。

所以这件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秦瑞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副怅然之态。

“就是因为这份大逆不道的信。”

“彻底揭露汉朝上下,莫大的羞辱,无疑是杀人诛心!”

“而后,便有汉武帝以举国之力,同匈奴大战四十年,才打响了汉人的名号。”

“此后,匈奴远遁。四方蛮夷,无人不晓,一汉战五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