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春播(1 / 1)

加入书签

要回泰州,当然得跟外婆说一声。

唐天策抽空去了一趟张家村,也顺便将在兴化买的一些东西,带点给外婆和舅娘。

外婆非常高兴,让王氏做了一满桌菜,招待他们。

张若雪表示,也想跟着表哥去泰州看看。

原本以为外婆和王氏会拒绝,没想到,她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搞得唐天策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带上表妹。

这次去泰州,除了小桃和张若雪外,唐天策只准备带周大龙和李志顺二人。

味精生产,几个姑娘已经基本掌握了技巧,酿酒可以交给王国昌负责。

送货有严平。

春播快要开始了。

庄园的事情,由胡文石安排。

不过,佃农和少年好些还在养伤,又死了些人,唐天策打算让王虎再去弄些少年回来。

一来庄园干活的人已经严重不足了,二来经过安庆一战,也损失了几个人,也需要多培养些兄弟。

眼下是明末,到处闹饥荒,只要有一把粮食,压根不缺人。

唐天策离开的这段时间,李志顺和严平不仅将味精在盐城找到了卖家。

云溪酿也已经开始销往盐城。

抛去开支,唐天策已经赞下了五百多两银子。

趁着春播还没开始,他已经让胡文石做边上几户人家的工作,打算将周围二十多亩地,全部买下来。

而且,农户卖地后,依然可以租唐天策的田种,还免一年秋租。

唐天策给的价钱,也高出市场价一成左右,农户们一听,很快就动心了了。

他们拿着银子,很快就可以在外村买到差不多的地,算下来还能小赚一笔。

如果是租田,还免秋租,相当于白给他们种半年,这等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很快,整个上溪村都被唐天策收入囊中,虽然多花了点银子,却也值得。

胡文石和王虎几个,干活确实没得说,却不怎么识字,算账记账都全部仰仗唐天策。

唐天策特意让王虎留意,难民中有没有识字的读书人。

多那么一两个也不打紧,反正自己养的起。

数了差不多五百粒玉米种子给王虎,让他将房子边上的那块旱地,弄出来种玉米。

“王虎,这些种子非常精贵,种下去后,你得安排专人,日夜照料,可不能有闪失。”

唐天策特意交代。

“老大,您放心,等种子种下去后,我让人弄个篱笆围起来,在搭个小木房在边上,让人看着。”王虎拍着胸脯保证。

原本这些事情,交给老胡就可以了。

但老胡管着大片园子,也不可能一直盯着。

唐天策思来想去,还是专门弄个人比较好,等王虎将人招来,也就是多双碗筷的问题。

不过,唐天策现在,有四十多口人吃饭,经过几个月的消耗,昨年收的粮食,都差不多要见底了。

好在还有上回从大青山弄回来的二十多担米粮兜底,不然他也得为粮食发愁了。

唐天策从县衙回来时,便去了一趟雷铁匠那里。

“少爷,刀已做好了。”

雷铁匠赶紧将样刀取来,恭敬送到唐天策手中。

唐天策掂量了一下,刀柄手感极好,重量适中。

刀长三尺五寸。

刀姿修长,刀身血槽整齐有力,刃口锋利,造型优美,刀头形似禾苗,华丽中透着隐隐杀气。

这把刀是他根据后世记忆中的苗刀结合了唐刀的一些造型,设计出来的。

样刀比唐刀稍长,比苗刀略短,适合携带。

唐天策擅长使枪,但平日里,携带长枪并不方面,这把刀,比一般的刀要长,比长枪短。

单手,双手皆可。

以刀为枪,也未尝不可。

“好,好刀,没想到老汉的锻造技艺如此之高,刀,我便先拿走了,你父子按照这种样式,再打造十把。”唐天策将刀手下后,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碎银子丢给雷铁匠。

“嗯,是是是,谢少爷!”雷老汉,热泪盈盈。

他高兴的不仅是得了银子,更是因为自己的成果第一次被人如此肯定。

随行物品,装了一驴车。

周大龙和李志顺藏了两杆长枪和一张大弓在驴车下面。

路上小桃和张若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尤其是张若雪,第一次出远门,显得格外兴奋。

第二天,路过大营乡。

“天策哥,小桃想顺路去大舍村看看姨妈成吗?”

小桃的姨夫姓王,叫王贵财,就住在前面不远的大舍村。

除了李志顺,小桃也没什么亲人。

她没有见过姨妈,只是从李志顺口中得知,姨妈和马婶长的很像。

“当然可以,那咱们先去大舍村!”

唐天策自幼没有亲人照料,是马婶一手将他带大,这具身体残存的记忆中也只有小桃和马婶最深。

李志顺小时来过,但已经记不清路了。

几个人在路上打听了大舍村的方向后,便赶着驴车去了。

大舍村大约有三四十户人家,大部分姓李,一小半姓王。

几个年轻人赶着驴车进村,很快就引来了许多人的瞩目。

一个牵着黄牛,满脸沧桑的老农从他们边上走过。

李志顺上前问路:“老伯,请问您知道,王贵财家怎么走吗?”

老农愣了一下,脸上有些诧异:“你是王贵财家什么人?”

“王贵财是我姑父,老伯认识他吗?”李志顺不知老伯何意。

老伯长叹一声:“他家惹上麻烦了,你们还是赶紧离开的好。”

“老伯,王贵财家怎么了,我们就是来找他的。”唐天策愣了一下,也上前问道。

老伯摇头道:“哎,他欠下了赌债,李疤瘌正在找他麻烦呢,你们去了只怕也走不了了。”

“少爷,咱该怎么办呀。”小桃都快急哭了。

唐天策拍拍小桃的胳膊让她不用着急:“老伯,劳烦您告诉我们王贵财家住哪里,不管什么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一直往前走,到了路口左拐就是。”老伯见劝不住他们,也没别的办法。

唐天策和李志顺几人,来到路口时,便看到左边一栋土房外边,围着七八个壮汉。

有两个人,被壮汉按在了地上。

李志顺一眼就认出,被按在地上的,一个是姨父王贵才,另一个是表哥王大山。

一个很高,但身形很瘦的家伙,站在前面,吼声如雷:

“王贵财,既然你换不了银子,今天只好拿你家丫头去抵债了。把人给我带走。”

李疤瘌说的抵债,自然是直接卖青楼去。

一个中年壮汉从屋里将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拖出来。

“娘,呜呜呜!”

小姑娘用手着扒门,死活不肯走。

“李四爷,不可以呀,我家丫头才十四啊,求求您宽限几天吧。”一个中年妇人赶紧跑过去抓着小姑娘的胳膊,求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