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1 / 1)

加入书签

第五十章

贾母望着远去的车影。一时之间所有的情绪都浮在心上。贾母回到屋里后,看贾政也在这里,便问道:“今天是怎么回事?东平王素来和咱们家没有来往。况且玉儿也这里也住了这么久。为何偏偏是今日过来?”贾母越说越觉得有些怀疑。

贾政见贾母问他这些。便说道:“今日一早,就听门外小厮说东平王过府了。儿子只急忙迎进来。东平王进府后,也只先问了宝玉。然后才问起外甥女闺名可是叫林黛玉。儿子回答了后。东平王才说曾师从妹婿,外甥女也算得上是他的小师妹了。这才说要去看看外甥女。”

贾母听了这话,总觉得这里面不对。可是现在偏偏又说不上来。但贾政在这里,又不好问王夫人别的事。便说道:“今儿也闹了一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这儿留着二太太在就好了,你们也都回去吧。”

贾政本来想问为何黛玉要离开。可是看母亲这样说了,贾政也就不问了,打算晚上去问问王夫人也就是了。便行了礼退了下去。

众人也见贾母说话后,都行礼退下去了,只留下王夫人在这里。王夫人心里对没有看到黛玉箱子里的东西,而心有不平。见贾母将她留了下来。面上也勉勉强强的。

贾母问道:“今日你过去看姨太太,可有什么消息吗?”王夫人听到贾母问这话。本来自己就没去,今儿又发生这些事,王夫人更不会说实话了,便说道:“今日我过去时,妹妹并不在家。所以也没问成。本想着明日再去。可是不想大姑娘今日竟离府。不知老太太的意思如何?还能和忠顺王府联姻吗?”

贾母注视着王夫人,知道她所说的并不是实话,可是却不揭破,只说道:“只怕这婚事是不成的了。原先还想着玉儿在咱们家。由咱们说了算,可是如今东平王爷竟然管起来,咱们还是小心些吧。况且玉儿在临走时,也说了那二百万两银子的事。”

说完这里,贾母停住不说了。王夫人见贾母说出这银子的事,便知必须要说了。王夫人急急地说道:“回老太太的话,当初琏儿只带回一百八十万两。那时,刚好娘娘也带出话来说是需要些银子,我便私下作主给了娘娘五十万两,后来又盖起园子,这银子也填补的差不多了,如今也只省下不到十万两了。”

贾母一听就有些生气了说道:“你也太胆大了些,这些银子如果玉儿当时铁了心要。我看你怎么拿得出来,到时说不定咱们家还落个欺负幼女的名声。以后在官场上还如何能有面子。”

王夫人强撑着说道:“那大姑娘不是也打算不要了吗?当时娘娘要得紧。一时之间,我也拿不出那么多。刚好琏儿带回来,不过大姑娘也真是小气,这些银子也不是给别人用,而是让娘娘用。如要娘娘受了宠以后她不是也沾光吗?”

贾母气道:“这混账话也能说出来?让娘娘用了?如此一来若传到宫里娘娘还有面子吗?这不是打皇室的嘴吗?”

王夫人见贾母生气也不敢再说什么。贾母也知这些银子是要不回来了,但也想想终归是给娘娘和宝玉用的。没有落到旁人手里,也就罢了。贾母缓缓语气说道:“这件事也就算了,所幸玉儿也不再追究了。娘娘那里不知道吧?”

王夫人答道:“不知道的。我怕娘娘知道后会在宫里不自在,所以没给娘娘说,只说是老太太让给的。”贾母点头说道:“娘娘在宫里也不得自由,可偏宫里的人多是贪财之人。”

王夫人忙应道:“可不是老太太说的理儿。纵然咱们委屈点,也不能让娘娘在宫里受委屈呀。”

贾母也不再说什么了。而这时薛姨妈来见贾母了。贾母一听是薛姨妈来见,便请了进来,王夫人没料到薛姨妈会主动来见贾母,可是也知贾母冲着宫里的娘娘也不会对自己如何。

贾母请薛姨妈坐下后,笑问道:“姨太太今儿倒得了闲?”薛姨妈回道:“也想着好久没来给老太太请安了,今儿来瞧瞧老太太,最近身体可好?”

贾母点头笑道:“这身体还是老样子。多谢姨太太还记挂着。”薛姨妈说道:“老太太说的是哪里话。这不折杀我了吗?”

贾母又和薛姨妈说会儿闲话后,薛姨妈到底没有贾母的城府,便开口问道:“老太太,我怎么听说林姐儿离开府里了?”

贾母还没说呢,王夫人说道:“可不是,大姑娘离府之前,老太太一直挽留不愿让她走,可是她就是不听。你说一个姑娘家能到哪里去?万一不好流出什么闲话来,只怕是让老太太也难过。”

薛姨妈听了这话说道:“可不是吗?林姐儿平日里看起来也算是明白人,为何这次却如此糊涂?一点都不体谅老太太。”

贾母叹道:“许是有什么误会在里面吧。以后等讲开了也许玉儿还会回来的。”薛姨妈说道:“原想着林姐儿和宝玉差不了几岁。宝玉如今也成了亲,若是再为林姐儿找个好女婿。老太太也能不操心了。偏偏又遇到这事。让老太太也不安生。”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里的怒气也起来了说道:“可不是吗?老太太费尽心思为她选好人家。可是她偏偏不识抬举。”

贾母听着这两姐妹的谈话,却也把和忠顺王联姻的念头打消了。薛姨妈也正是从宝钗那儿知道这个消息后,才过来探听一下的。可是贾母总不接自己的话,薛姨妈也没有别的办法。

而王夫人因为自己的原故,没有拉上忠顺王这条线,也不敢提起来。只和薛姨妈又说别的话。

薛姨妈只得略坐坐,就告辞走了。临走前到了绛芸轩。宝钗已以那儿等着薛姨妈了。见薛姨妈过来。宝钗忙问如何。

薛姨妈叹着气将刚才的事也都草草地说了一遍。这才问道:“钗儿,你说老太太和你姨妈是什么意思呢?”

宝钗想了想说道:“只怕老太太今日见是东平王出的面,所以想和东平王拉上这条线吧?妈妈也不用急,不是听哥哥说户部是东平王主事吗?如此,咱们只用求了林妹妹就好了,更不用理忠顺王那边了。”

薛姨妈听了大吃一惊说道:“只怕这样不妥,忠顺王那边已然开出条件,若是咱们没有音信,那就将忠顺王府得罪了,这样一来,如果忠顺王爷从中阻挠的话,只怕这事更会坏了。”

宝钗想想却也为难,如今自己已是荣府的人了,如果让忠顺王牵怒荣府对自己又无好处。可是今天又是东平王出面接走林黛玉的,东平王那里更不好得罪的。这让宝钗陷入两难境地了。

薛姨妈看宝钗也有一些为难,毕竟这贾府也是宝钗的家了,宝钗如此薛姨妈也是能想到的。

但是如果这事不促成,只怕忠顺王的性子一起来,薛府只怕也不复存在了。不行,无论如何也要让宝钗想个法子才是。

薛姨妈说道:“如今既惹了忠顺王爷,只怕不将她嫁过去是不行了。宝钗好歹想个法子,让老太太答应才是。要不然忠顺王动动手,只怕咱们家也没有了,到时你在这府里也难过了。”

宝钗听着薛姨妈略带威胁的话时,脸上现出一丝不满。不错,如今贾府不知道自家的处境。现在还可以趁机揽权,若是真如妈妈所说,那么自己也在这个家无出头之日了。但东平王那里又如何能惹?

薛姨妈见话已奏效,也不再多说,只说天也晚了,宝钗还得去太太那儿伺候,自己先走了。宝钗送走了薛姨妈后。回到房里换了件衣服,这才带着莺儿一起来到王夫人处。

王夫人已从贾母那儿下来。见宝钗过来,便问道:“你母亲去看你了吗?”宝钗答道:“妈妈到我那儿略坐了坐。只问我为何林妹妹要走的事,也就回去了。”

王夫人当然知道薛姨妈去绛芸轩了。所以听宝钗答话,也就点点头说道:“你母亲的意思如何?”宝钗斟酌着说道:“母亲也只是有些奇怪,问我是不是林妹妹知道些什么,所以才会走的。”

王夫人听到这里也有些怀疑了,说道:“我也正纳闷呢。为何宝玉刚成亲时不见她提出来,偏偏是咱们商量她的亲事时,她就走。只是咱们说这些事时,也都瞒着府里众人。按理说没人会知道呀?难不成是老太太说出来的?”

王夫人说到这里,想起黛玉说要走时,贾母的那句话。便对宝钗说了。宝钗听后略沉吟了一会儿这才说道:“太太说的也有道理,只是这也有着宝玉的前程,老太太如果对林妹妹说,只怕是想让她答应来着。可是林妹妹一直住在这里,平日里也没有别人说来看她,这次东平王爷来的到是奇怪了。”

王夫人也点头说道:“可不是吗?我也一直奇怪着呢。看样子老太太也是不知情的。”

宝钗见也问不出什么来。又刚好王夫人房里已经摆下晚饭了。宝钗伺候着王夫人用了晚饭。王夫人这才让宝钗回去了。

宝钗回到家里。想着等黛玉收拾好住的地方,自己想法让老太太同意凤姐和自己并探春和惜春去看看。若是再能和东平王爷搭上话。那就更好了。只是这次若去了,便不能不带东西,而黛玉所喜欢的东西却得费些心思才是。

宝钗正想着的时候,宝玉进了屋里来,直接问道:“林妹妹离开府里了?”宝钗回过神来,看到宝玉张嘴就问林妹妹。便说道:“不错,林妹妹今儿是被东平王爷接走的。”

宝玉一听这话问道:“妹妹是何时认识东平王爷的?”问完后,宝玉想起当初黛玉在梦里劝自己时所说的话。便也不等着宝钗回答便又问道:“老太太只怕看到林妹妹走会难过,这几日你去陪陪老太太说说话。宽慰一下也就是了。”

宝钗听到宝玉这话,有些愣住了。依着宝玉以前的脾气,要是听说林妹妹走了还不得闹上一阵子,可是今儿是怎么回事?难道宝玉知道一些?如果他知道,他又是什么时候去看黛玉的?

这些疑问一直在宝钗的脑子里想来想去,可是宝钗还是答应了一声说道:“我知道,这几天只怕凤姐姐也会去的。”

宝玉点点头。宝钗突然说道:“如今林妹妹也离开了。我想着园子里就三妹妹和四妹妹,这样的话,会不会不安全,我想着不如明日给老太太说一下?让三妹妹和四妹妹都搬出来。这样还能安全些。”

宝玉想想说道:“等缓缓再说吧,林妹妹才离开咱们家,老太太心里肯定是不舒服,过几天说,也省得老太太听了后会不高兴。”宝钗答应了一声后,但还是不打算按宝玉说的去做。不过这也得给太太说一声才是,要不然太太那儿却也不好过关的。

而黛玉这边离开荣府后,回顾自己住了几年的荣府。黛玉不禁落下泪来。这是母亲生活过的地方,自己来时也想着能看看母亲的屋子。可是这么几年了自己始终没有看到过。

如今离开这里了。可还是不敢问老太太。生怕她的一句话能让自己失望。早上那番对话,又让黛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的她不是以前那个只懂得诗词歌赋的黛玉了。现在的她也不是以前那个不愿管俗事的黛玉了。黛玉随着马车渐渐远行。心也渐渐敞开,雪雁、紫鹃都陪在黛玉身边。雪雁更是高兴了。

好容易离开那府里,没有人再说姑娘坏话。姑娘也不会每日里都小心翼翼了,紫鹃也看望着荣府,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

自小在那里长大,从小的玩伴如今也都散了。每日里虽然也能见上,可是不像以前那样能说几句知心话。

当初林姑娘来之前,自己就知道要去伺候林姑娘。可是那时的自己也不知道林姑娘是什么脾性。那几天真是度日如年。所幸的是林姑娘来了后,伺候了几天,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果真幸运。

林姑娘虽然看起来不好伺候,外面虽然传言林姑娘小性不容人,但是林姑娘对她们却很好,从来没有像宝二奶奶那样虚伪。

如今也离开那里了,自己也不再是贾府的奴婢了,紫鹃心里也有了和黛玉一样的轻松。

很快的黛玉一行人来到了那个院子门口。街坊虽然看到这么大阵仗,可是也知这阵仗与皇家是脱不了干系的,也都聪明的不去议论。

车停后,东平王来到车跟前说道:“玉儿,已经到了。”紫鹃听到水涵的声音后,先下了来,然后雪雁也下来,这才扶着黛玉下了马车。

黛玉下了马车后先是低着头先给水涵道谢,水涵说道:“玉儿不必如此,先进去吧,我让他们将箱笼先搬进来。”黛玉低声说道:“多谢王爷如此费心。”

水涵知道黛玉与他现在还很拘束,所以也不再介意,吩咐了后也就让人在旁边看着,自己也跟着黛玉进去了。

绕过影壁,黛玉先停下来环顾了周围。这个院子看起来并不小。前面这院房看样子是做待客用的。旁边的房子却是让下人住的耳房。

黛玉慢慢地走到正厅门口。紫鹃掀起帘子请黛玉进去,黛玉先让了水涵,水涵自是不愿,便让黛玉先进。黛玉无法,只得先进去了。

进了正厅里,黛玉看到里面早已布置好了,因为是正厅待客,所以里面是用一些古玩做为摆设的,却没有一丝夸耀之气,显得雅致小巧。黛玉点了点头。紫鹃看到黛玉还算满意,也放下了心。

出了正厅,从旁边的耳洞向后走去。后面还是一院房,应该就是住的地方了。黛玉先进了正房,里面是一个小厅,旁边的厢房一边可做书房,一边可做卧室。黛玉先进了左边的厢房里,看到里面正是寝室。一应俱全。再来到右边,放书的架子也已摆好。桌子也都收拾好,只是上面还未摆放。

黛玉出了正房后,又看了看两边的侧房,雪雁、紫鹃和王嬷嬷也都能住的。再到后面的院子就是柴房和厨房了。

黛玉只简单地看了看,发现紫鹃的父亲心很细,所有家什都已安排好。黛玉回头看向紫鹃说道:“以后竟没机会,给你父亲道谢了,难为他想的如此周到。”

紫鹃听了这话也放心下来,当初送银子过去时,父亲细细地问了问姑娘的喜好。自己也怕姑娘不满意。便说道:“只要姑娘满意,紫鹃也放心了。”黛玉点点头。

看向水涵说道:“今日刚搬过来,竟无法请王爷喝杯茶,还请王爷见谅。”水涵说道:“玉儿不必这样。今日玉儿就先凑合一晚,让两个丫头先收拾着。明日我再从王府叫两个丫头过来,另外厨子这些,我也一并叫来。”

黛玉忙推辞说道:“多谢王爷了,但请王爷收回成命。王爷每日里还要忙于公事。如果因黛玉耽搁了,倒是我的不是了。”

水涵听到黛玉还是如此客套,便说道:“玉儿不用担心,这一些也是我母妃早已说好的,如果玉儿不答应,只怕母妃也会亲自将人送过来的。”黛玉听后也不好让太妃亲自过来,只好不说了。

水涵这才放了心说道:“既然安排好了,那本王就先走了。明日再过来。”黛玉请雪雁去送水涵。

紫鹃和王嬷嬷在屋里收拾着黛玉的东西。因为家具都是现成的,所以摆放起来并不难。再加上雪雁将水涵送走后,也回来帮着收拾。一会儿的工夫也就差不多了。

黛玉也在旁边帮着收拾,王嬷嬷心疼地不让黛玉动,黛玉说道:“嬷嬷,你们都忙着,我在旁边看着也不好受呀,我又不拿什么大件,只是帮着点。”王嬷嬷见黛玉如此模样,也不好再拦着,只得让黛玉在旁边拿些小东西了。

等安排好后,紫鹃看天色也不早了,便说先去做点饭,吃了后再收拾。很快的,紫鹃和王嬷嬷将饭做好,黛玉坐下后,看了看她们说道:“如今咱们从那府里出来了,横竖这里也没有外人,你们跟我一起吃吧。”

几人本来不肯,但见黛玉如此坚持也只得顺着黛玉的意思,坐下来一起吃了。吃罢后,紫鹃和雪雁收拾好。黛玉说道:“你们也不必顾我这时在,先回去收拾一下吧。我在这里看看书就好了。

紫鹃有些不放心。黛玉笑道:”如果这样,只怕你连休息的地方也没有了。快去吧,好歹是在这个院子里,我若要什么,叫一声也就是了。紫鹃只得顺着黛玉下去收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