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1 / 1)

加入书签

第八十章

这边薛蝌带着岫烟离开了京城,而薛姨妈身边也没了得力的人。宝钗也不好催着王夫人。怕王夫人借此做由头让她答应收袭人。薛蟠也觉得家里人肯定会想办法让他出来。在牢里也是呼五喝六的。

水涵这边让沈从文写了奏章,呈给了皇上。皇上接过奏章看了后,当下在朝堂里发了火,让沈从文严办此事。

贾政得了消息后,回来就直接到了贾母的屋里,遣退下人,给贾母详详细细地说了。贾母一听大怒,让人叫来王夫人和宝钗两人。问她们可知道这事。

王夫人见贾政也在这里,当下也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都说了。贾母听后怒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宫里的规矩,虽说都有私相收授的事,可是那也是做在暗处,也都是可靠的。可是你怎么就敢这么大胆,送进这东西,也不让我们知道,这下怎么样?让皇上知道了,现在看你们如何收场?”

自元春进宫后,贾母还是头一次用这么重的语气对王夫人这样说话,尤其还是当着宝钗的面。王夫人当下觉得失了面子,可是这事也是自己引起的,王夫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愿再失了面子。

王夫人略带委屈地说道:“老太太说的也是这个理,只是当时娘娘在宫里正为给皇后送寿礼而发愁,当时让我回来也想想,看送什么东西合适。这才将镯子送了进去。太后看了也十分满意。”

贾母听王夫人如此辩驳的话,更是气了,便说道:“娘娘在宫里急,你这个做娘的难道就不替娘娘着想,送什么不好,偏送这个,现在人家已经告了官,况且这个沈大人与咱们并不交好,这事该如何了?娘娘以后再宫里该如何?你都想过吗?”

贾母说到这里,便转而问向宝钗:“当时人家拿那镯子去铺子里,你们都没有问清吗?就直接让你婆婆将镯子拿给娘娘?”

宝钗见贾母将话问向她这里,便说道:“当时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哥哥拿了回来说是这东西不错,让妈妈拿给太太。”

贾政听到宝钗的说法就更有些不满了:“蟠儿原就是莽撞之人,既让你们拿过来,难道你们就不问问吗?现在可好了,京里哪个人不知道蟠儿是我的外甥,他既说拿进宫里,又有谁不知道是给娘娘的。现在不但娘娘担了不是,只怕是皇后也会招来非议。”

宝钗不敢辩解,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委屈,当初太太让她们想办法时,可一直催着。没办法,这才催着哥哥看看铺子里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现在可好了,一切都要自已背着。

贾母叹口气说道:“咱们家如今这情景你们也是知道的。就靠着娘娘在宫里了,家里的男人们也都没有经营生意的能力,现在这事要是不处理好,连累了娘娘,咱们哪里还有好日子过。”

宝钗小心地说道:“原先听了这消息后,我也是这么想的,便让妈妈打听打听看这镯子还有没有。妈妈倒是打听出来了,这镯子只有两付,一付就是送进宫里的,另一付是在东平太妃的手里,我原想着既在东平太妃手里,去求求林妹妹,看能不能解了这困,对她对咱们都是好的。可不曾想,林妹妹竟一口拒绝了。”

这话一说出来,别人还没怎么着,王夫人皱着眉问道:“大姑娘自离了这个家,竟像是要和咱们生分了一样。全然忘了老太太对她的好。亏得老太太还总是想着她,这些年竟养了白眼狼了。”

这话一说出来,贾母心道:若不是你整日里看不惯玉儿,玉儿哪会如此。现在求着玉儿了,却说玉儿的不是。

而贾政听了后,想想黛玉本是自己亲外甥女儿,可是自己对黛玉又如何呢?虽然让她在家里住着,可是自己也从未关心过她。连她平日的生活怎样都没问过。

贾政有些自责出言竟斥责起王夫人来:说的是什么话?现在你倒是想起玉儿来了,当初玉儿在家时你是如何对她的?

王夫人不依了,刚要张口,贾母看已经偏题忙打住这话题,转而问宝钗:“那如今你母亲打算怎么办?”

宝钗斟酌地说道:“昨儿我也去问过母亲了,母亲说这事现在已经闹到官府,让我哥哥受苦倒不打紧,怕就怕这事连累的宫里的娘娘,所以想请老太太能不能想想办法,我们出些银子将这事抹平。”

贾母想了想转而问向贾政:“你怎么看?这事好不好办?”贾政说道:“这事只怕也有些不好办,如今让皇上知道了,而皇上又最恨平日里仗势欺人。”话说到这里,贾政不再往下说了。

宝钗心头一沉,害怕贾母说出别的话来。而贾母见宝钗在这里,有些话还是不说的好,便点头说道:“明日,你上朝前也去打听一下,看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补救。”

贾政答应了后,贾母便让他先回去看看有没有办法补救,贾政走了后,贾母让王夫人留了下来。宝钗行了礼退出去后,一路上都有些不安。她知道,如果这事不成的话,贾府肯定是要牺牲哥哥的,那么妈妈那儿只怕是不依的,万一把什么事闹了出来。这样对自己也就不利了。如今只能想想别的办法,把哥哥保出来。

但能有这个能力的也只有忠顺王了。宝钗想来想去只能想到忠顺王。虽然自己不愿意去,可是当务之急也只能去求他了。

而王夫人留了下来,心里也有些不安。暗暗有些责怪薛姨妈给自己捅出这么大的搂子。贾母也看出来王夫人对薛家的不满,自己也只能暗自后悔将宝钗娶了回来。

贾母说道:“如今你也不用再说宝钗了,这事只怕她也不知道原委。若现在还是凤丫头当家,这事早就能处理妥当。如今既夺了她的权,若再让她出面,只怕她也不会出力。你这边也盯着点宝钗,让她把这事处理好了才是。”

王夫人只得答应了。贾母接着说道:“咱们家这几个女孩儿中,迎丫头已经指望不上了。如今也只有探丫头和惜丫头还没有出嫁,原本林丫头在的话,也能想着给她找个夫婿帮衬着咱们家。可是林丫头这一走,连带着竟想和咱们断了这亲情。”

贾母说到这里,心里不禁有些后悔将那银子还给了黛玉,现在若是再要回来只怕也是不行了。不过,黛玉也是重情之人,到时,少不得自己这张老脸去求一下。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王夫人说道:“这个我也明白,只是我看宝丫头平日里还算有些算计,怎么这会子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王夫人所说也正是贾母所惑。

贾母轻声问道:“你可问过她和宝玉如何?”王夫人说道:“也问过的,到是还好,只是宝玉越来越不爱在房里呆,整天不是出去,就是呆在书房里,我也疑惑过。悄悄把袭人叫到我那里细细问过。但袭人也只说晚上宝玉很少进宝钗的房里。”

贾母点点头说道:“只怕是宝玉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吧。”王夫人说道:“宝玉一直都和大姑娘好,这猛然间让他和宝丫头成亲,难免会不自在些。原想着过些日子就好了。可是没想到。”

贾母不愿再说下去,而王夫人却不愿就此打住,便说道:“老太太,依我看不如将袭人收了,袭人一直服侍着宝玉,她的话宝玉有时还听些。这样一来,只怕宝玉也不会往外跑了。”

贾母摇摇头说道:“这事先不急,如今先处理好这镯子的事吧。袭人那里你不是早把她的月例停了,从你的月例里走吗?只差过个明路了。到也不差这几天。”

王夫人见贾母也知道这事,脸有些红了,辩解道:“当初停了她的月例,原是想着让她尽心照顾宝玉。”贾母也不说破,便让王夫人先回去了。

王夫人回到家后,贾政已在屋里等着她了。见她进来,也不管有没有下人在,便直接说道:“这就是你的好妹妹,把你往里面套,这下可好了,元儿在宫里也不安生了。看你这个做娘的是怎么做的?”

王夫人也有些生气道:“当初是你说的,让她们住在咱们家里,你也不是不知道蟠儿那性子,如今有了事,你才说我,当初建园子时,我妹妹拿来银子时,怎么不见你说。”

贾政冷笑道:“那银子果然是她们的吗?打量着我真不知道,只是想着你也算是当家太太了,这些事让你做主就好。林丫头在家里时,你是不闻不问,全然都是琏儿媳妇照顾着。而你妹妹总是跑到林丫头房里,看到有好东西就来告诉你,你指个事就拿走了。林丫头到现在也落不到好。反被你说成白眼狼。”

王夫人的脸是红一阵白一阵的,贾政所说都是实情,本想着贾政不知道这些事。黛玉就在自己手里捏着。可是没想到贾政全然知道。

这是谁告诉他的?难不成这屋里竟有人起了外心?王夫人心里盘算起这屋里的人来,可想来想去,自己所用的都是从娘家带来的,就是金钏和玉钏是这个家的人,可是她们从小是跟着自己的,不会背叛的。现在只剩下探丫头了。

王夫人越想越肯定是探春了,一定是探春知道这些事,给赵姨娘说了,赵姨妈又变着法给贾政说,想让自己难堪。

王夫人越发厌恶探春来,竟想早早地将探春打发出门,这样才能好好摆弄赵姨娘和环儿了。

贾政也不愿意再和王夫人翻这些陈年旧账,掀起帘子去了赵姨娘房里,王夫人独自坐在屋里生着闷气。越发坚定要给宝玉收个姨娘了。

而宝钗这边已经悄悄嘱咐过文杏想法拿住袭人的错来。可巧袭人就自己撞上门来。让宝钗有了由头当着全家人的面将袭人赶了出去。麝月因为和袭人相好一场,让宝钗也提防起来,趁放人之际,将麝月也配了人,而绛芸里就剩下莺儿、秋纹、碧痕这三个大丫头了。麝月不忿有如此下场,找了机会告诉给了袭人。袭人就此就恨上了宝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