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 / 1)

加入书签

第九十三章

元妃忙说道:“请皇后见谅,臣妾也知皇上下旨之意,无奈臣妾的母亲,因臣妾禁足之故心疼臣妾,所以口无遮拦了些。请皇后恕罪。”说完后,元妃又跪了下来。

王夫人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此事不对,也不敢再帮腔。只俯于地上,不敢再抬头。皇后也知王夫人和黛玉一番话下来,并未落什么好。所以也不再说。只让她们先退下。

元妃这才带着王夫人行了礼退了下来。等走远后,王夫人这才问道:“娘娘这是怎么回事?皇上怎么还管起这些事来?”

元妃不满得看向王夫人说道:“刚才本宫再三阻止,可是你就是不听,还一味的说林妹妹,今天幸亏是碰见皇后,若是碰见皇上,只怕连本宫都保不住。”

王夫人叹道:“我也知道,刚才性急了些,可是娘娘不知道,当初那个狐媚子在家时,老太太疼她疼得紧。家里不光是你那些姐妹,就是宝玉都要让她三分。”

元妃听王夫人说出‘狐媚子’三字,早已吓得往旁边看,看没有旁人后,这才说道:“母亲也太大胆了些,这三个字也能说出来?况且林妹妹看起来并非像母亲当初所说的那样,许是母亲误会了。”

王夫人还想说,元妃怕她再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便不让王夫人再说下去。只说道:“现在也到了出宫的时候了,母亲还是早些出宫吧。回去后,带本宫向祖母问好,看下次若是可以,就请祖母也进宫一次,本宫还着实有些想念祖母了。”

王夫人见时候确实不早了,答应后便带着丫头出宫了。回到家里,贾母问起她是否给元春说起黛玉的事来,王夫人因为今天失了面子,便说道:“今日还没来得及说,还是等下次再说吧。”

贾母以为是王夫人还没想开,所以也不逼她只说让她下次一定记得要说。王夫人想起元妃说的话便说道:“老太太,娘娘想等下次入宫的时候,请老太太一起入宫,娘娘有些想老太太了。”

贾母听到这里不免得意了起来,当初若不是她极力要求将元春养在跟前,只怕这时元春是不会想她的。贾母点点头说道:“这样也好,有好些日子没有见过娘娘了。”

王夫人见贾母答应了,便说该回去了。贾母让她先回去,晚饭时也不必上来了。王夫人答应后就走了。

贾母也因为年纪大了,和鸳鸯说了会儿话,也有些累了,再加上前些日子发生的事,让贾母想早早休息。没想到竟在第二天病了。

王夫人见贾母病了,也不敢耽搁,让贾琏去太医院请王太医过府诊脉。等贾琏过去请时,才知道王太医休了年假回家去了。没有办法只得请了上次为晴雯治病的胡太医。

胡太医见是贾府相请,哪里敢耽搁。忙跟着贾琏来到贾府。等诊了脉后,发现不过是贾母年纪大了,有些气郁结心中罢了。便只说开个方子,调理一下也就是了。

而王夫人却不这么想。贾母年纪虽大,可是一直管着家不放手。如今不正好是个机会?王夫人便让贾琏将胡太医带到自己这边。许以重金,让胡太医开些别的方子。胡太医本就是重利之人,更何况豪门之中这些事多了去了。他又哪里会在意。就将方子中的一些药才换了一下。等贾母吃了几符下去,还是不见好。

有时竟会睡上几个时辰。宝钗家里也曾开药铺,见贾母这情形,便知是王夫人下手了。宝钗只做不知,每天照旧过来请安。

探春见贾母这景况,心里虽急,可又没有别的办法,自己旁边也没个拿主意的人。便想着来到王夫人这里,看有没有别的方法。

而王夫人早已不待见她,见她进来请安,也只淡淡的。让探春就是有话也不敢说出来,只得略坐坐就出来了。

这时,赵姨娘刚好上来伺候,见探春从王夫人屋里出来,冷嘲道:“哟!这不是三姑娘吗?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热脸贴上人家的冷屁股了吧?”探春见赵姨娘说了这么粗俗的话,更是不愿理她。

赵姨娘见探春不理她,心里更是生气。可是这是在王夫人的院子,赵姨娘也不敢太过放肆。只得先进了王夫人的屋子。

王夫人见才走了一个碍眼的,又来了一个不省油的。觉得也有些烦,便说不用她伺候,让她先回去照顾环哥儿。

赵姨娘本就不愿意过来的,见王夫人发话,也就走了。回到家里见贾环在那里玩儿。赵姨娘揪着贾环的耳朵就骂道:“你也是哥儿,宝玉也是哥儿,怎么你就偏偏不如他。到现在就知道玩儿。”

贾环见赵姨娘拿他撒气,就躲了出去。赵姨娘没有法子,只能是在家里生闷气了。

王夫人将宝钗叫了过来后,只略略的提了老太太的意思。宝钗一听这话,那心里的酸楚腾然上来。没想到老太太竟为了这便想将黛玉也娶进门。和自己一般地位。如果这样的话,哪里会有自己的位置?

宝钗可不想与黛玉共侍一夫。但是以她贤良的美名,哪里会说‘不’,宝钗想想说道:“这倒是好事,一来全了他们二人的情,二来也可以让宝玉平步青云。”

王夫人听了这话,说道:“你也是知道的。我从来都不喜欢你林妹妹,这次算是委屈你了。不过等她嫁过来,我决不给她好脸色。你放心吧。”宝钗点点头说道:“太太,只要能对二爷的前程好,就是让我做妾,我也心甘情愿的。何况这次只是娶平妻呢?太太放心吧。”

王夫人叹道:“我也知你会这么想的,只是这次你哥哥做得实在太过了。差点连累了娘娘。所以老太太才想出这么一出。你妈妈现在怎么样了?这么久我也没去看她。”

宝钗说道:“多谢太太还记挂着妈妈,现在妈妈想为哥哥纳个妾,让哥哥不再乱跑。安安生生的在家做生意。可是只我那嫂子知道这个消息后,就从娘家回来了,听说在家闹个不停。妈妈也觉得头疼。”

王夫人听宝钗说起纳妾来,便问道:“上次将袭人赶走后,你看你院子里可有合适的人?”宝钗想了想说道:“这院子里的小丫头,都和二爷玩笑惯了,有时也不知轻重。我想着不如就从大丫头中选一个。”王夫人点点头问她可有人选。

宝钗想着说道:“大丫头中现在只有麝月、秋纹、碧痕还有莺儿这几个,不知太太可有中意的?”王夫人想了想这几个人后,觉得里面也就莺儿看起来还好些。可是莺儿是宝钗的丫头,若是纳了她,只怕宝钗不方便。

王夫人说道:“这几个里面,我看就莺儿看起来还不错,可是莺儿自小服侍你,若是纳了她只怕你用起人来也不方便?”

宝钗款款笑道:“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我想着若要纳妾就在绛芸轩里收拾出来一间房子,这样的话,莺儿还是在我旁边。不知太太觉得如何?”

王夫人想想这方法倒是不错。便说让宝钗去安排,等收拾好了,再选个日子收了莺儿也就是了。宝钗回头看向莺儿,莺儿赶忙上前跪了下来磕头。

王夫人看这事也商量好了,就让宝钗回去安排。宝钗带着莺儿回到房里后,宝钗这才说道:“这也是权宜之计,等你和宝玉洞房后,过上一个月,我会让大夫来替你诊脉,到时再将你有身孕的消息说出来就好了。等孩子生下来,就让他在我身边,也算是嫡子吧。”

莺儿知道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况且自己也明白,宝钗是不会让她真正和宝玉好的。所以她怎么安排,莺儿只有照做。

宝钗看莺儿答应了。便说等明日就开始收拾莺儿现在住的房子。等房子收拾好后,再替莺儿选个可靠的丫头伺候。

到了晚上,宝钗让莺儿先回去休息。自己却怎么也睡不着。虽说答应了王夫人让宝玉娶黛玉,可宝钗心里却怎么也想不通。

自己的姿色要比黛玉强得多。自己管家之才也要强于黛玉。就是文才也不逊于黛玉。可是为什么自己却走出这么一条路来?等黛玉嫁给宝玉后,皇后那边都不会让自己做大的。势必要替黛玉做主。那么自己就要屈居第二。这让宝钗如何愿意?

还是要想个办法让王夫人绝了这个心思才是。宝钗心里暗暗想道。但是这想着容易,做着却又难了。

话又说起黛玉这边,见王夫人和元妃走后,也觉得轻松了许多。皇后爱怜地问道:“刚才让你难受了吧?”

黛玉摇摇头又点点头。皇后有些不解,东平太妃却忍不住直接问道:“玉儿刚才又是点头又是摇头是什么意思?”

黛玉说道:“别的没什么,只是听二舅母无故便说我母亲,心里有些不舒服。”皇后点点头说道:“这也难怪,任是谁也不愿让旁人说自己母亲的。”东平太妃忿忿地说道:“没想到这王氏竟变成这样了。原先还觉得她有些心机,也不知是我眼拙还是什么。”

黛玉说道:“也不知当年究竟发生什么事了?让二舅母如此恨母亲。”皇后摇摇头说道:“这事我和太妃也是不知,问你母亲时,你母亲总是不说,问得急了,她就躲起来不见我们了。所以到现在我们都还一无所知。”

东平太妃说道:“玉儿,这事也过去二十来年了,你也不必放在心上。”黛玉点点头说道:“我明白的,只是总看着二舅母有意无意的提起母亲,一时生气罢了。我没事的。”

东平太妃有些心疼黛玉,小小年纪就住在了贾府,虽说看着贾老太太疼她,可是也是别有用心的。那王氏也显得不是很待见玉儿,让玉儿没少遭闲话。现在又胆敢在宫里就对玉儿不逊。

东平太妃打定主意要给贾府难堪。可是她不打算让水涵出面,而是要和黛玉一起替黛玉出出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