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 / 1)

加入书签

第九十九章

宝钗出去安排马车,可是心里也明白贾母去黛玉那儿想做什么,但是现在这情况已不允许自己再有反对的意思。宝钗真想躲在母亲那里痛哭,自己怎么会是这么个命运?

好容易自己掌了权,却发现贾府也是个空架子,宝钗认了命,不管贾府如何没落,可好歹也是官家。可是没想到哥哥这一闹,将自家的皇商丢了不算,还让贾府从此小瞧了自己,现在又想出娶黛玉。

让黛玉和自己平起平坐,且不说这些,就宝玉对黛玉的心思,等黛玉嫁了进来,宝玉肯定是更不瞧自己一眼了。只怕连这房门也不进了。如此一来,日子长了,贾母肯定会想法将管家之权从自己手里拿走,交给黛玉,要是这样自己在这府里还有什么活路?

恨只恨黛玉,为何让宝玉对她如此上心。不管自己如何对宝玉好,在宝玉的心里永远都只有黛玉。愿意和自己同房也是怕她对黛玉不利。宝钗恨恨地用劲绞着手帕。

安排好马车后,宝钗还得故做大方的去准备礼物。宝钗知道贾母的眼光不同于王夫人。给贾母挑礼物更难一些。所以宝钗想了想只得选了玉制梅花攒心瓶。

等宝钗拿给贾母看时,贾母果然点头说道:“这个倒很合适。”王夫人看这个瓶子并无什么出奇之处,所以并不觉得心疼。便让宝钗小心装起来。宝钗亲自将瓶子装进锦盒之中。

然后才等贾母示下,贾母说道:“今儿去看你林妹妹,我想着也不用带三丫头和四丫头了,就宝玉媳妇和我一起去就好了,若是能让你林妹妹回来住些日子陪陪我也就更好了。”

宝钗忙说道:“我也正是这个意思呢,林妹妹自搬出去后,也有好些日子了,正好用这机会,请林妹妹回来住些日子好陪陪老太太。”

贾母在宝钗说话之时,一直注意着宝钗的动作,看宝钗一如既往,贾母这才说道:“不错,也不知她在外面住得惯不惯。倒让我总是替她操心。既这样,咱们现在就去吧。”

宝钗看了看王夫人,王夫人也说道:“正是呢。现在去正好,宝钗你跟着去吧,伺候好老太太,知道吗?”

宝钗答应了后,和鸳鸯一起扶着贾母站了起来,鸳鸯略给贾母整了整衣服,这才出了门坐上马车。王夫人将贾母送出门外后,这才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休息去了。

宝钗坐在后一辆马车里,心里并无一点高兴之处,来见黛玉已是第三回了,前两回都是因为哥哥的事,黛玉将自己拒绝了,而这回却是为了让宝玉娶黛玉的事,宝钗心里止不住的酸涩。

莺儿一直瞧着宝钗,心里也有些不安,她一直跟着宝钗的,也知道宝玉对林姑娘的心思。若是二爷娶了林姑娘,只怕自己也没有希望了,那这肚子该怎么办?莺儿下意识的抚上自己肚子。不知这孽障该怎么办。

主仆两个各怀着心事直到黛玉所住的地方,莺儿先回过神,见宝钗还是没有一丝的笑容。莺儿有些担心,轻轻叫道:“二奶奶。”

宝钗惊了一下看向莺儿,莺儿向外呶了呶嘴。宝钗这才明白是到地方了。莺儿先下了车,扶着宝钗下来后,二人走到贾母的马车前,宝钗说道:“老太太已经到了。”说完后,示意周端家的去叫门。

周端家的忙上前拍了拍门。等里面的人出来后,周端家的因老太太在这里,也不敢太过放肆,便说道:“烦请通传一下,林姑娘的外祖母来看她了。”

门房开始见是周端家的,本想不理。但一听是林姑娘的外祖母来了,也不敢自作主张,只说让等一下,便进去了。

紫鹃正好从黛玉房里出来,那门房赶紧给紫鹃说了,紫鹃一听是老太太亲自过来,心里有些不安,忙进去传话。黛玉也已收拾好了,听说是老太太过来,便说请老太太进来。

自己也迎了出来。贾母由鸳鸯和宝钗扶着刚好进来,黛玉快走几步上前将贾母也搀扶住,叫了声“外祖母。”

贾母很是满意黛玉这礼数,趁势拉住黛玉的手,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满意地拍着黛玉的手说道:“玉儿倒是比往常精神了不少。外祖母看到也就放心了。”月影和月如从未见过贾母,但也觉得贾母这话语中有些惺惺作态。而紫鹃和雪雁却深知贾母为人。

看到贾母如此只暗暗为黛玉捏了一把汗。黛玉淡淡笑道:“多谢外祖母记挂玉儿了。”说完后又看向宝钗只点点头叫了声“宝二嫂子。”

宝钗忍着心中的嫉妒也露出一贯的笑容回了声“林妹妹。”黛玉搀着贾母进了房里,贾母只装做关心似的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这些摆设虽然小巧,可是也能看出是费了一番心思的。而那些东西的价值不菲,贾母有些心痛,若是这些东西在贾家的话,只怕还能让贾家支撑上几年的。可是为什么黛玉从未露出来过?

贾母看了紫鹃一眼,紫鹃心中咯噔一下。更有了不安的感觉。雪雁瞧着紫鹃脸色变了一下,以为紫鹃是不舒服。替自己有些担心。月影和月如看在眼里,暗暗记下。

黛玉也不说破,只说让紫鹃倒茶。紫鹃答应了一声便出去了。月影也跟着紫鹃走了。贾母见黛玉如此有条理。便笑道:“玉儿长大了也会安排这些事了。再不像以前那样只读书了。”

黛玉听贾母这话淡淡说道:“当初在外祖母家毕竟是客,只能是客随主便了。哪有客人做主之理呢?外祖母说笑了。”贾母一听黛玉说是在贾府做客之语,心里不免一酸,这是自己的亲外孙女呀,可是如今也和自己生分了。

宝钗见这话让贾母心中难受,忙打着圆场说道:“林妹妹这话可是要伤了老太太的心了,妹妹在府里时,老太太疼还疼不过来呢,哪有把妹妹当做客人哪!许是下面的人说了些什么话?让妹妹误会了?妹妹说出来,回去定要好好教训她们一顿才是。”

贾母暗暗赞许宝钗的话,也跟着说道:“可不是?那些丫头婆子没事总爱嚼些没用的。玉儿可别跟她们一般计较。”

宝钗也说道:“想是林妹妹是误会了,所以才提出要离开府里的?不如妹妹今儿就和我们一起回去,我一定替妹妹出气。”

贾母也对宝钗说道:“原先我总说不要太苛责下人了,看样子,对下人总是有些太松了,回去后,宝丫头定要好好去查查,看是谁在哪儿胡说?以后你林妹妹就是咱们家的人,断然不许再有那些话了。”

宝钗答应了后,笑着看向黛玉:“我说老太太总是疼你的,知道你受了委屈,哪里会放过她们的。这下林妹妹总该放心了吧?”

黛玉笑着听她们一唱一和的,见问到自己头上来,刚巧紫鹃和月影端了茶和小点心进来,黛玉站了起来亲自端了茶递给贾母手上后,方才说道:“外祖母这才真真是误会了。原先离开时,玉儿就已说过,是遵从父亲遗命。并非听到什么话来着。”

贾母一听黛玉说起林如海的遗命,便知这事并不好处理,不过贾母本意也不是非要黛玉今儿就回去,而是想让黛玉答应亲事。所以贾母并不在这上面多做纠缠。

黛玉也知贾母今天过来肯定不是为了让自己去贾府这么简单。看着贾母眼中的算计,黛玉还是冷了心,不是母亲在天有灵,会不会也如自己一般呢?

宝钗见有些冷场,可是也不敢随意答话。贾母看紫鹃进来了,便将紫鹃叫到自己身边来,紫鹃有些害怕,可是还得走过去,行了礼说道:“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点点头说道:“当初让你伺候玉儿,就是看着你平日里稳重些,现在玉儿还和以前一样,也算你有心了。”紫鹃忙答道:“多谢老太太夸奖,紫鹃一定会尽心服侍姑娘的。”

贾母说这些话时,眼睛一直盯着紫鹃,虽然脸上带着笑容,但凌厉的眼神让紫鹃不自觉地有些颤抖。黛玉也发现紫鹃细微的变化。还没等黛玉说话,贾母就不再看紫鹃而是将黛玉叫到自己身边来。

紫鹃这才轻轻松了口气。赶紧退了出去。月影看了看雪雁,示意她去瞧瞧。雪雁领会,而且这里有月影和月如在,雪雁也放心,便出去追紫鹃。宝钗在旁边都看在眼里,对月影和月如也有了好奇心。

而贾母在这边也看到月影和月如,况且也曾听探春说起过这两个丫头,贾母问道:“玉儿,这两个丫头看着倒是面生,是你才买的吗?”

黛玉也不想瞒着直接答道:“她们两个是东平王府的人。是东平太妃怕我这里缺人,所以让她们过来的。”

黛玉如此不设防的回答倒让贾母感到意外。贾母还是说道:“难怪看这两个丫头不同于平常人家的。既是东平太妃给你的,想来定是不错的,如此我也放心了。”

贾母见这话题如何也说不到亲事上,让贾母心里暗急,而宝钗这边也因为前两次之故,对黛玉也不敢随意说话,而且宝钗心中并不情愿让黛玉嫁给宝玉,所以这话语间也没能露出这意思来,让贾母对宝钗也起了不满之意。

贾母知道今天定要说出来才是。但是旁边这两个丫头是东平王府的人,如果当着她们的面去说,难保她们不会告诉东平太妃,如此一来,只怕东平太妃从中插一杠子,那这事定然是不成的。

原想着让黛玉嫁给东平王,那么帮着宝玉走入仕途肯定是可以的。但是这些前提都是自己还在世,若是自己哪天走了,就凭着老二媳妇所作所为,黛玉远着还来不及,哪里会管贾府的事。

只有让黛玉成了宝玉的媳妇,黛玉才有可能会一直帮着宝玉,东平王府也会看在黛玉的面子上也帮着宝玉,如此一来,宝玉今后定能平步青云。所以今天是无论如何都要让黛玉答应嫁给宝玉。管家的事还是让宝钗担着,这样宝钗定不会说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