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1 / 1)

加入书签

第一百零九章

宝钗见王夫人对莺儿如此上心,也放下心来,因为她答应过宝玉,莺儿进门后,宝玉也只在当天回到房里住,剩下的时候也不见他的面。

宝钗心里的委屈更是让她无从发泄。但是她也明白宝玉已不是当初的人了,这次让他答应纳莺儿,他的要求就是不让黛玉嫁进贾府,所以宝钗就算是再委屈也只能想办法了。

可老太太那边是一门心思地想促成此事,宝钗也知要想坏这事,只能从老太太身上下手。但怎么去办,让她也有些为难。

贾母这边也想着这两天该去问问黛玉的话了。但这事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放心让王夫人和宝钗去的。可是凤姐那边也不会帮着自己,剩下的只有李纨了。可李纨的性子让贾母也不放心。

贾母只有不断地埋怨这府里竟没有可靠之人可以托付。只得想着还是得自己去才行。便叫来宝钗吩咐了几句后,让她去准备。宝钗答应后,回到王夫人那儿,给王夫人说了一下。

王夫人见宝钗什么话都给自己说,心里也得意。知道宝钗的心是向着自己的,如此一来,那老太太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便说道:“你就先按老太太说的去做,大姑娘那儿也算得上是亲戚。走走也是好的。”

宝钗有些担忧地说道:“老太太的想法固然是好,但是林妹妹也不像以前一样,就怕万一得罪了她,让东平王那边怀恨就不好了。”

王夫人毫不在意地说道:“这有什么,大姑娘在咱们家也住了这么些年,让她帮着点也是应该的。她还敢说些什么,你就按老太太的意思去做,明天就你陪着老太太去吧。”

宝钗听了王夫人这话,只得答应了下来。想着宝玉也不会到自己屋子,这事只怕他也不会知道,到时想法将这事搅黄了也就是了。

宝钗想到这里后,就含着笑答应了。王夫人又接着说道:“如今莺儿也有了身孕,现在就看你了,不管怎样,也得有个孩子不是?好歹也算是嫡出之子,若你有了身孕,就是大姑娘进了门也得低你一头。”

宝钗低着头答应了一声。王夫人也放下心来。又和宝钗聊了几句便让她回去准备了。宝钗回到家里后,莺儿也忙跟着宝钗进了房。宝钗看着莺儿的肚子,不自觉得摸着自己的肚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莺儿替宝钗倒了茶后,宝钗抿了几口,让莺儿也坐下,莺儿哪里肯,只说没关系。宝钗点点头让小丫头们先下去,这才问道:“二爷一直没有进你房吗?”莺儿忙摇摇头。

宝钗叹了口气说道:“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我也问过二爷,可是他总不说,我想着你跟了他,好歹他还会顾着你,可我却也想错了。”

莺儿说道:“奶奶的意思,我也明白,只是我怕二爷若是总不到奶奶这边,只怕以后老太太和太太都会知道,这样一来就不好了。”

宝钗也知正是这意思。但是这事自己又怎能对莺儿说出来,便说道:“我受点委屈倒不要紧,就怕老太太和太太对你再有了怀疑。就不好了。还是再想想办法吧。”

宝钗说到这里,就不说别的了,而是说道:“明日我陪着老太太一起去林姑娘那儿,你在家里先看着,若有什么事,你先看着办,若是小事你就顺手处理了,若是重要的事,就让她晚点来就是了。”莺儿一一答应了下来,宝钗便让莺儿先回去休息。

到了第二天,宝钗因为要陪贾母去黛玉那儿,所以一早就起来了,吃了些饭后,带着文杏来到了贾母房里,贾母正好准备吃饭。宝钗忙上前伺候着。等贾母用过饭后,这才说道:“老太太,周端家的已经准备好车了,不知老太太打算什么时候去林妹妹那儿?”

贾母想了想说道:“那就现在吧,早去早回,还要和你太太商量一下婚事。”宝钗答应后,就让文杏叫来周端家的,让她候着,自己服侍着贾母准备好后,才扶着她先上了前面一辆车,自己才到后面的车上坐好。

周端家的命小厮赶车,一会儿的工夫也就来到黛玉的住处。周端家的上前叫门,门房一看还是贾府的人,便说林姑娘不在家。周端家的一听,忙给贾母说了。贾母也愣在那里,想了下才让周端家的去问问看黛玉到哪儿了。

这一问,贾母方才知道黛玉原是回苏州了。贾母不免有些奇怪。苏州早已没有林家的亲戚,怎么这会子要回去?贾母无法,只得命周端家的回家。宝钗在车里也听见说黛玉回苏州了,心里有些高兴,这样一来,宝玉就再也怪不到自己头上了。

回到家后,贾母也没心思和宝钗说些什么,便让她先回去处理家里的事,自己要好好想想。但是觉得有些不放心,便让鸳鸯去前面找贾政进来。贾政来后,贾母就将黛玉不在京里的事告诉给了贾政。

贾政听后说道:“外甥女不在京里,是和谁一起去的?怎么没见外甥女来说一声?”贾母烦燥地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把你叫来让你想想,看她会和谁一起回苏州的?怎么想起这会子回去?”

贾母一提醒,贾政像是想到什么似的说道:“老太太这几天上朝时,也总不见东平王,难不成外甥女是和他一起去的?”贾政说出这话来后再想想,觉得就是这么样的。

贾母听贾政一说出来,低头想了半晌后,说道:“那依你看,玉儿还能嫁给宝玉吗?”贾政不敢回答,贾母看贾政这副样子,心里也烦便说道:“有什么不好说的,咱们这样做也无非是为了咱们家。你连这也不敢说,那还能看些什么?”

贾政见贾母生气,不敢再不说话,只得说道:“依儿子看来,外甥女只怕是嫁不进来的,原先宝玉还没娶宝丫头的时候,若给外甥女说,只怕还能答应。现在这情况,儿子看来,那东平王对外甥女的态度不像是一般的师兄妹。只怕就算是外甥女答应,那东平王都不会答应。”说完后,贾政看着贾母,不知贾母还有什么打算。

贾母叹了口气说道:“当初以为薛府的财力自是可以帮着宝玉,可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丢了皇商的名号,如今只是一般的商家,而且我也让琏儿在外面打听了一下他们家的生意,才发现他们早已不如以前了,如今已经盘出去了几个铺子,别说让他们帮着宝玉了,只怕现在不连累宝玉就算是不错了。”

贾政又能说什么呢,当初他就觉得娶宝钗不如娶黛玉,不管怎样,黛玉也是官家之后,名声到底比商家好多了,可是贾母当初坚持要娶宝钗,自己更是不敢阻拦,只能由着贾母了,现在出了这事,也只能想别的办法,说起想别的办法,贾政说道:“既这样,宝丫头到现在也没有给宝玉添个后,不如就以这理由休了她。”

贾母摇摇头说道:“原先我也想过这法子,只是宝钗是娘娘赐婚的,咱们根本不能休她的。”贾政听了这话,也知这事是做不成的。便劝道:“既这样,好歹宝丫头也算是有城府的孩子,不如让她帮着宝玉也就是了。”

贾母不愿意听这话,说道:“如何帮?现在她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个家上。就她那不长进的哥哥就够她分身乏术的。如今她管这个家也不如凤丫头。家里的婆子怨声再道,只是也没个人能换她。”

贾政听到这里像是想起什么似的问道:“是不是前些时候,宝玉房里有个丫头被撵走了?”贾母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袭人?”贾政觉得这个名倒也熟,便说道:“我也不知是叫什么,只是隐隐听说是一直伺候宝玉的。”

贾母便肯定贾政说的是袭人了,点头说道:“那定是袭人了,怎么了?你听到什么?”贾政说道:“也没听到别的,只是听有人说袭人是被宝钗赶走的。是怎么回事?”

贾母听到贾政这么问,也只将自己所知的说了一下,贾政听后半天不语,只问道:“那袭人果真和宝玉已经……?”

贾政没有问下去,但贾母也明白这话的意思,只得说道:“只怕是和宝玉已经在一起了,但因为宝钗说的话却让人觉得真不能再让袭人跟着宝玉了,所以我才没有过问,任由她们婆媳安排。”

贾政听到贾母这样说,只叹道:“母亲还是想个法子,不要再让宝钗当家了,这家交给琏儿媳妇也好,交给珠儿媳妇也罢。”

贾母见贾政难得这样说话,只得答应道:“这我知道,让我再看看吧。”贾政见贾母已然答应,也就不再说这事,只说先回去问问那些清客,看他们还能打听些什么出来。

贾母见贾政要走,又问道:“忠顺王可曾再找你?”贾政点点头说道:“也找过我去喝茶,只说让我什么时候再带宝玉一起去他府里,只是我看宝玉见了忠顺王竟一点话也没有,我怕带他过去反而不好,所以还有些为难。”

贾母听到这里也有些发愁,这是难得的机会,可是宝玉为何就不上道呢?自己也不好给贾政多说,怕贾政又去说宝玉,宝玉从小都怕贾政,若是再让贾政为这说他,就是自己也不忍。

可是若是不让宝玉明白这个的重要性,那以后自己怎么做都是再做无用功。这事该如何让宝玉明白呢?

贾母越想越有些头痛,只得说道:“这事也急不来的,宝玉还小,还有些孩子气,慢慢地教他也就是了。”

贾政可不这么认为。说道:“眼看着宝玉都要做爹了,可还是么个样子,读书也不知道整天在哪儿读。人情事故竟都不明白似的。竟和那些三教九流的人往来,长此以往,只怕他越来越不上心了”

贾母也知贾政所说的是实情,可是贾母还是不愿让贾政管着宝玉,把宝玉拘住了,只得说道:“你对宝玉也太着急了,这事急不来,你越急,他越怕,反而不好,不过你也说得对,这些人情事故终归是要让宝玉明白的。既然忠顺王想和宝玉结交,那你就多带他去,让他在旁边学着点也是好的。”贾政见贾母这样说了便答应了一声,贾母就让他回去休息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