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1 / 1)

加入书签

第一百三十三章

而太妃也得到了消息马上带着月影回来了。一进林府,太妃就直奔竹院而来。见着水涵一脸消瘦的模样着实心疼。

问起水涵如何解毒,黛玉也不好说是怎样,便按着方才所说的又说了一遍。太妃高兴地合不拢嘴。可也担心水涵刚醒来身子弱些,所以只说了会儿话,便让水涵休息。

黛玉又吩咐了雪雁几句,这才陪着太妃一起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太妃见黛玉也是一脸的倦容,心里也十分心疼,水涵病了自己没帮上什么忙。让黛玉如此辛苦。太妃让黛玉也赶紧休息。

可黛玉也顾不得休息。还得处理忠顺王这些事。她有些担心,如果皇上不能在京里将忠顺王拿住,而是让他跑到苏州的话,只怕受苦的只有老百姓了。黛玉不愿见这些事情发生。

所以只能在水涵没有接手之前,先处理一些事情,好让水涵到时不会自乱阵脚。

而皇上那边也得到了安子同的密报后,暗中部署。冯紫英也回到京里布置好人,就等着皇上的密令了。

那忠顺王全然不知这些,而苏寒也在黛玉刻意露出的消息中,以为水涵已经不行了。他知道必须要让忠顺王马上去苏州,可是忠顺王这边还是有所犹疑。自从认识了宝钗,忠顺王发现自己竟没有一样是顺的。原想着让人将薛家的铺子盘过来,给了宝钗,也算是有了交待,那些从王夫人那里拿回来的东西,就可以落在自己口袋里,可是没想到当他看到那些东西时,气得直想摔碎了。

那些东西没有一样是能拿出来的,没想到这王夫人这么能耐,竟敢藏这些东西。本想着还能用贾母的关系。但拒情报说,那巫族的人只保贾母平安,其他事根本不参与。而宝玉更是对自己退避三舍让自己无从下手。忠顺王也对宝钗有些腻了。

便打算让人出面认了小偷,将贾府给抄了。忠顺王打定主意后,便让苏寒去找人,并且吩咐门房日后宝钗过来不必通传,只说自己不在。宝钗日日夜夜等着忠顺王能把薛府盘给自己,可是等了些日子也不见信,这天宝钗终于等不住了,带着莺儿来到王府,可不曾想,刚一说要见王爷,门房的人便说王爷不在。将她拒之门外。

宝钗不得其法,只得泱泱而归,至此直到贾府因为贡品之事被抄也是见不着忠顺王了。

在苏寒的安排下,很快有个小偷去当铺当东西时,被当铺老板发现这东西竟是御用之物。当铺老板不敢收,安抚住那人就急忙派人报官。等官府的人过来后将那人带至衙门。

还未用刑,那人便说这些东西都是从贾府偷的。接这个案子的正是沈从文。按那人所说的地方又起了赃。见此事重大,连夜进宫向皇上禀明。皇上一听又看了赃物,登时大怒,命沈从文严查此事,务必水落石出。

沈从文得了皇命,又命人请了王夫人过堂对证。王夫人本待不去,可是差人说是奉了皇上旨意,必须过去,王夫人无奈,先去贾母那儿说了一下,贾母本想教她一些话,可是差人一直在旁边,也不好再说,只得让她小心些。该说的才能说。

等王夫人上堂后,沈从文让她一看东西。王夫人的神色也让沈从文明白这定是王夫人所有。

而王夫人想着沈从文与贾政素来交好,所以并不当一回事,只说那是娘娘所赐。沈从文命文书记录在册。就让王夫人回去了。王夫人回到家直接来到贾母处,竟在堂上所说的都对贾母说了。

贾母听王夫人这样一说。吓得骂道:“你也是几十岁的人了,难道不知这些是不能承认的。如今你到好,不但承认了,还将娘娘拉了进来,你真是糊涂。”

王夫人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强辩道:“那沈大人与老爷一向交好,这事只会帮着咱们,是老太太多想了。”

等沈大人将这些都查清后,便将案卷拿给了皇上看。皇上看后,让沈从文先回去,接着便召来元妃。元妃一听是皇上召见自是不敢耽搁。收拾了一下,就带着抱琴过去了。

进到殿中,元妃先行了礼,可皇上不发话,元妃只得跪在那里。心里七上八下不知是何意。过了半晌,只见皇上从上面摔下案卷让她看。元妃拿了起来,刚看一会儿,便知母亲闯下大祸了。

元妃不想为母亲辩解。而她也真觉得有些累了,每次母亲进宫来看她都是让她干这干那的。现在又做出这样的事来,元妃像是解脱了般。任凭皇上发落。

皇上看着元妃一脸平静的模样,也知她不会向自己求情的。皇上不想多说,只说让她自己看着办。便让元妃下去了。

元妃郑重地向皇上行了礼后,这才退出殿外。抱琴就在门口见元妃出来便问是什么事。元妃不答,只带着她回到自己的宫里。就让抱琴去休息了。

而元妃自己坐在琴案前,缓缓抚上琴弦,随着琴声的流出,元妃黯然闭上眼睛,一曲既罢。元妃缓缓起身,将自己将交付与房梁之上。等到了第二天,抱琴进来时,早已是伊人渺渺。

抱琴合着众人将元妃从房梁上解了下来,替元妃收拾好后,竟触柱而去。皇上知道后,也没说什么,只让给贾府传信说元妃因犯痰症竟在夜里而亡。贾母得到这个消息后便知贾府已经到了尽头。

等元妃入了妃陵之后,那一纸抄家的圣旨也尾随而至,贾府就此没落。贾母等一干女眷押入女牢。贾郝等一干男子押入男监,贾兰因为年幼便随着李纨一起进入女牢。而凤姐却因为被休逃过一劫。却担心着巧姐在牢里受苦,这天带着平儿一起去看巧姐和邢夫人。

等凤姐一出现,王夫人仿佛是见到救星一般,直嚷嚷让凤姐接她出去。凤姐四处寻着巧姐,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巧姐和邢夫人。邢夫人见凤姐来了,眼中一亮。忙带着巧姐走到牢门前。

凤姐心疼地摸着巧姐。而巧姐也因为见着娘了,委屈地直哭。凤姐急忙哄不住。也心疼地流着泪。因为贾府还未审案,凤姐知道现在还不能救巧姐出来,只得给牢头塞了些银子,求她们对巧姐好一些。

这才安慰巧姐等过些天再接她出去。巧姐高兴地点点头这才不哭了。凤姐也不能这里面久待。只能先离开了。

贾府的案子很快的审完了。贾琏也明白,只有凤姐在外面,巧姐才能安全,所以他将所有的罪责都认了下来。很快的贾郝、贾政、贾琏、贾珍、贾蓉都判了充军十年。他们至死都没能再回到京里。

宝玉因为并无案底在身,便放了出来,从此竟消失了,有人说曾在庙里见过他,也有人说见他当街讨饭,更有甚者说他当了男伶。便谁也拿不出证据来。

而女眷这边贾母因为年迈,也没有追究她,将她放了出来,可是贾母却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巫族了,后悔之余竟然以自尽了却残生。

王夫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了。先是被纠出私藏皇家之物,又被查出行贿地方官员,无意间更查出贾敏之死与王夫人也脱不了干系,几条重罪加起来,便判了她斩立诀。王夫人听到这判决瘫在地上,直到上了刑场也是被人拖着去的。

李纨因为一直守寡,所以发放她所有财产让她带着贾兰出狱。自此李纨更不管贾府众人安危,只安心带着贾兰让他读书,本想让他夺个功名,可不曾想,贾兰竟不能参加科举。只好当一辈子教书先生。

而宝钗和惜春也没有多少罪责,便和贾府众女眷一起发卖。这消息也让袭人知道了。她恨宝钗当初对自己的无情,求着蒋玉函将宝钗买了过来,宝钗跟着回到蒋家,因为她一直低着头,并未看到是袭人。只听人说让她给大奶奶行礼,虽说心里有些难受。

只有别人给她行礼的,哪里受过这样委屈,但还是依着吩咐行了礼,而袭人并不让她起身,让她跪了半晌后,才冷笑着让她抬头。等宝钗抬头看清是谁后,宝钗便知以后定是没有自己好日子过了。

从此,家里所有的活都让她干,只要袭人稍微不称心,那皮肉之苦就免不了了。宝钗只想求死,但是旁边总有人看着她,让她连死也不成。袭人见她慢慢地也不行了,便命人将青楼的老板叫了来,给了她一些银子,命她将宝钗带走,每日都要让宝钗接客,不能休息。不到一年的功夫,宝钗受不了凌辱,终于趁看她的人没注意,跳井死了。

而惜春则被妙玉买了过去,从此竟断了俗缘,法名了悟,一辈子青灯古佛到也自在。等贾府的事办完后,王家和史家也因为受到牵连,也一起被抄。自此四大家族就成为历史了。

忠顺王也因为得不到苏州那边的消息,心里有些急了。本想着可以趁机起事,逼皇上退位,可是却因为苏州这边断了消息,忠顺王错过好时机。

水涵也在慢慢调理下身体也复元了,在这过程中,黛玉将这些日子以来发生的事都一一给水涵说了。等水涵身体好了后,马上就接过手来,他发现黛玉将林如海所留的人都联系上了。而且也用了忠顺王留在林府的人,将假消息一面放给忠顺王知道,另一面,又阻止了灵岩山向忠顺王传递消息。

让忠顺王成为一头没有眼睛的老虎,什么也办不成。可是那些兵马留在那里终究是个祸害。还得尽快除掉才是。水涵问及黛玉的意见。黛玉便说道:“此法虽好,可是该如何去做?这里都是忠顺王的精英,而且忠顺王能选择这里,只怕还有别的用意。还是小心些好。”

水涵听了黛玉的话,便问道:“如此说来,还是要想法得到地形图才好。”黛玉点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