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 拉帮结派(1 / 1)
李中正捋着胡须看向信王,这个孩子的聪明程度超出了他的预计,想要当做傀儡看来是非常有难度的。
不由得就开始设想推出其他皇子,可转念一想小皇帝只和信王亲近,其他皇子关系都不太好,肯定不可能让小皇帝打破规矩召到顺天府随侍左右。
“你走不了了,乖乖听话,就能拥有无数人都羡慕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国事自然有别人为你操劳,你只需要享受就好。”
李中正像是在给小孩子糖果的怪蜀黍,将龙椅上的一切当做糖果摆在信王面前,同时不忘警告信王将来他只需要做皇帝就够了,其他的不需要他参与。
“我只想活着。”经历过后宫中的残忍,信王的成长历程可以说和其他人都非常的不同,朱常洛这个亲爹玩儿完就忘,要不是宫里的人还记得,连他这个皇子的名分都会没有。
最终没有皇帝在意的皇子是不可能得到宫里的人的关注的,全都是趋炎附势的人,信王自出生起尝遍了人间冷暖,这才会这么早熟。
“你放心,我会让你活着,而且活的比任何人都风光。”李中正哈哈大笑着拍着信王的肩膀,说到底是个孩子,是怕死的。
他就抓住这一点将信王牢牢控制在手里就好,到了临时作为信王府邸的信王府将信王送进去后就转身离开了。
被宫里派来的下人有序的迎接信王入府,为他安排膳食,烧热水等事,一切仿佛进入了正规井井有条。
“大人,信王回府邸了,李中正送过去的,信王不爱说话,身边更是连个亲近的人都没有,无法从他口中得知和李中正谈了些什么。”
曹正淳按照魏忠贤的吩咐安插在信王府的人很快就送了情报回来,信王现在已经睡了,毕竟是个孩子,入夜后就开始困乏,早早的洗澡睡了。
“信王多疑,不要随便靠近,时刻有人盯着就够了。”魏忠贤点点头,有这样的情报就够了。
别人不知道信王的性格,他能不知道嘛。
大明在他到来的世界线为什么会输,其中致命性的原因就是信王有疑心病,看似身边有所谓的亲近之人伺候他。
实际上谁也不信,即便是袁崇焕这样愚忠的人多次救他于水火之中,在关键时刻保住大明,他都会因为别人挑拨离间轻而易举上当,杀了袁崇焕,大明就没了最后的保障,才会灭国。
可惜了有当皇帝的才能,却是个疑心病重到让人难以理解的人。
“是,大人。”曹正淳领命后下去吩咐。
翌日早朝,宴席上没有明确下旨,信王不能上朝,今天的早朝是见不到信王的身影的,不过李中正可不会轻易放弃。
高高举起信王的旗帜,短短一晚上的时间就已经拉拢了不少人,那些在妄想自己会有从龙之功成为新皇的大功臣的人。
“皇上,首辅大人,大都督,江南那边最近出产不少茶叶,老臣以为可以将那些茶叶全部都拿出去交易,许多外来的胡人很是喜欢我大明的茶叶,不如高价卖给他们。”
有臣子提出江南最近的收成,粮食的收成还不知道,但是茶叶已经到了最后的丰收季节,过了这个时间就只能等明年才有茶叶可以采摘了。
“话虽如此,国库内的茶叶也所剩无几,今年若是卖给那些胡人,但凡有些赏赐国库怎么拿得出来。”
话音刚落就有人反对,与其拿出去换钱,有更多的大臣坚持的是将这些茶叶留在国库用作赏赐,反正都是群想要白嫖的人。
“卖了。”魏忠贤看了吵闹的臣子一眼,这么点小事都能拿出来单独说,看来这些人是最近日子过得太好了,忘记要发展了。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这件事定下来,其他人也不敢有意见,当即闭嘴,小皇帝就是个孩子,平时也不喝茶,黄敬给他什么就喝什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喝水。
“说起收成一事,临沅那边今年的税收一直没能收齐,担任知州的李曾现似乎李伟豪的亲戚,或许此事还要问魏公公。”
李中正别有深意的提起临沅的税收。
临沅州是魏忠贤没听过的州,也是看地图上世界线有所变动出现的地名,临沅非常适合种水稻,更是达到了一年四收的恐怖频率。
只不过一直以来产量不高,经常遇到天灾导致稻田受损,每年的税收一直都是由知州递交奏折请求减半或是干脆不收。
不然底下的百姓交了粮食税,就只能饿死,李曾现是个心软的知州,耳根子也软,百姓哭了两次就上书请求不收税。
朝廷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临沅的不收税申请了早就习惯了,理所当然的批准,没想到如今被李中正拿出来说嘴。
“临沅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首辅大人还不知道吗?竟然要从老百姓的嘴里抢那一点救命粮,有失风度。”
曹正淳出列,毫不客气的嘲讽李中正,临沅是个什么地方,朝堂上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人,李中正说起临沅有的是理由怼他。
“可今年的临沅没有天灾,反倒是杭州经历了不小的洪水,没有天灾的临沅收成仅仅在蜀中之下,可今年依旧是上书不交税,难道不是知州在贪墨吗?”
李中正将早就准备好的奏折摆在众臣的面前,今年的临沅可是没有遭受哪怕一次的天灾,收成自然是稳稳当当的。
可是李曾现依然上书不交税,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李曾现又是李伟豪的亲戚,李伟豪又是魏忠贤的手下。
这是从最开始就冲着魏忠贤来的。
“首辅大人慎言,什么都没有调查就说是知州贪墨也过于武断了。”曹正淳很意外临沅这么远的地方李中正都把情报掌握了。
是很意外他的情报获取什么时候这么快了,不过还有反击的机会。
“派人去查不就行了?”小皇帝冷不丁的一句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