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 所谓的证据(1 / 1)
听着文成这样做保证,曹正淳就在一边逗他,要是富光元到时不借兵他拿什么打,让文成一脸懵逼,他还真没想过作为同伴的富光元会不借兵给他。
“天鹰卫也不许用。”魏忠贤非常能接梗的补刀。
“大人饶了我吧,没有兵我一个人可打不过。”文成被逼的要吐血了,一个兵都不给他打空气啊。
“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中,几个大老爷们回到了大都督府,只有曹正淳半路离开去找属下调查李中正最近的所作所为。
至于赫尔可查留下的那些亲兵聪明点的早就离开顺天府不和魏忠贤硬刚,保住小命要紧,赶紧回到古蒙古国的庇护范围。
比较笨的就只会被杀个干净,派人去总兵府抄家,还是找出来不少关于人体试验的东西,可以从这些数据看出来,赫尔可查似乎收到了密令要将这些可以测试出人体最真实反映的器官送出去。
有什么人在对这些器官进行试验,试验什么就不得而知,赫尔可查这里能够知道的就只有这点东西,赫尔可查很多东西不肯说,他主动绝食,水也不肯喝,就死了。
人不吃东西能坚持七天,不吃东西也不喝水就只能坚持三天。
“大人,大明九卫中有四个总兵已经被收买了,他们家中出现了不少好东西,地产也多了不少,这些钱绝对不是他们可以赚到的,肯定是有人给他们的。”
曹正淳拿着最新的消息回到魏忠贤的书房,给所有人提起了这次的情报,可以确认的是被收买的人数。
“这四卫有多少兵力?”文成焦急的赶紧问有多少兵力,他这吹得牛可不能真的飞上天了。
“三万人不到。”曹正淳揶揄的看了文成一眼,他刚才打保证的模样还历历在目,转眼间这个猜想就被验证成真了。
文成烦恼的歪头思考一二,三万人的话还是很有难度的,毕竟富光元不可能将所有的禁军都借给他,最多借出去一万人。
一万打三万,人数差距怎么用战术去弥补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
“大人,请您下令大明九卫不准入城。”文成转身跪在魏忠贤面前和他请求恩旨,他想要提前组织正面相对的惨况。
让大明九卫不进顺天府就能将这场战役变成守城战,守城的话就算是有人数差距,凭借文成的本事也稳稳的压制住。
“大明九卫不是傻子,李中正更不是傻子,兵权应该是他最后动用的手段,想来他第一步不会这么做。”
魏忠贤摇摇头,让文成稍安勿躁,就算是李中正手里已经拿到兵权,也不代表他马上就会冲出来谋反。
这样的谋反是站在了天下人的对立面,不正当谋反可是会被人唾弃,能够让别人有理由对他进行讨伐,李中正本就是文人,可不会傻到这般田地。
“如果李中正想要对付我们,他一定会让不知道真相,也接触不到朝堂的百姓不再正面看待大人,或许现如今就有人在四处传播谣言,说大人是谋逆的奸臣吧。”
王成想到了其中的一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作为文人的李中正最可能做的一步。
“大人,外面的小孩在唱一首不知谁教的曲子,意有所指,属下让人去街上查了。”李伟豪从外面进来,说起路上听到的东西。
是关于孩子们就像是唱歌一样唱的曲子。
曲子的大意就是魏忠贤是个两面三刀的人,他不过是在装作纯良的样子欺骗皇帝,欺骗善良的百姓,实际上在等待机会谋权篡位。
现在回想一下魏忠贤手里拥有的权利和他所在的官职,头衔就能发觉他已经大权在握,皇帝成了空架子没有实权,这是奸臣才会做的架空行为。
李中正这是打算彻底摸黑魏忠贤,然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解决魏忠贤,将他推上风口浪尖,这样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啊。
“这样的做法也太老套了。”魏忠贤轻笑,这是相当熟悉的套路,也是必须要做的,师出有名这四个字贯穿了争夺权力的人的一生。
“想办法靠近李中正查查看他的身体,他虚弱的不对劲。”魏忠贤让李伟豪站在一边,让曹正淳在出去一趟。
今天见到李中正的时候他的脸色苍白的有些过分了,比病态白还要再苍白几分,要不是大白天的有影子,都要怀疑是见鬼了。
“李伟豪在外面还看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说来听听。”魏忠贤吩咐完曹正淳要做的事,转头就让李伟豪继续说下去。
李中正想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做的事就不止是让人传唱歌谣这一件事,肯定还要做不少大事,那些百姓都得被他忽悠了才行。
“似乎还有不少人在民间唱戏,内容大多是在说奸臣的两面三刀。”李伟豪一愣,心中对魏忠贤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怎么都没想到魏忠贤这么六,竟然能够没出门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能知道大概发生了什么事,说是神机妙算也不为过啊。
“戏剧这东西确实是传唱最快的一种方式,大人,我们是不是要做些什么,禁止那些人继续唱下去。”
李伟豪拱拳问道,他带的人都是行动派,抓人行动参与的次数最多,做这样的事轻车熟路。
“直接派人组抓人,会引起百姓的恐慌,不能这么做,不如换一种方式,就说是宫里出了丧事,让那些戏子都不准唱曲。”
王成不愧是儒将,马上就想到了这样做会带来的恶劣影响,想到了更好的办法,小皇帝是个孩子脾气,以往就常常为身边哪怕一样小动物的死去伤心,要办丧事。
要给出个理由还真不是什么难事,魏忠贤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李中正在百姓间的做法不能放任不理,愚昧的人可是很容易就被引导到错误的方向,谣言最能动摇百姓的心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