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巡查河堤(1 / 1)

加入书签

魏忠贤可不管现在是什么时辰,只要是关乎百姓的事,魏忠贤就必须去做。

“是!”

刘福森脸上陪着笑脸,心中不知道把魏忠贤全家骂了多少遍。

大晚上不睡觉去巡查河堤,这不是脑子有病。

刘福森心中有怨言,但还是带着魏忠贤等人去了镇平县河堤。

黄河大水过后,虽然受到灾害的府县无数,但是基本上活下来的百姓不会在本县。

而是又官府派遣衙役往其他没有受灾县去,本县留下来的人口不足一成。

而且这一成还都是精壮男人,被安排劳役修炼河堤等,这些劳力官府会给一口吃的,就是粥。

而其他没有遭受灾难的县就不好了,他们接纳的有精壮男人,更多的是老弱妇孺,这些人是没有活做。

就是想要干活,他们县城也没有什么好的活计。

于是县令就会下令开粥铺,周济难民。

这些粥只有三成程度,一碗粥就是几十粒米。

如果县城富裕一些就会安排一百粒米一碗的粥,这哈好还能够勉强饿不死。

河南虽然位于中原大地,但是长江黄河这里都有经脉,甚至有些河流是黄河和长江交叉而成。

没有灾难的时候,河南能够养活无数人,让百万人口,甚至是千万人口活命。

河南田地基本都是中上等田地,田地最差的一亩也能卖八两银子。

明朝在河南一共封了两个亲王,这两个亲王却拥有无数郡王,生下了将近五十万的皇亲国戚。

福王封地就是在河南洛阳城,可南阳府就有福王封地。

如今南阳府是唯一几个没有受灾的府。

福王现在还在京城福王府歌舞升平,美女相伴,压根就不在封地。

就是在封地,福王也不能离开福王府,想要离开就必须给洛阳巡抚打招呼。

镇平县东林南阳府,西边是淅川县,乃是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

在镇平县的河堤属于长江之流,他汇率于长江,乃是长江之上一条支流。

大明江河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些根本就说不清源头在什么地方。

州县具有兵权,在府州的兵一般都是偏将,或者是将军把手,只有在省府才会有总兵。

负责镇平县的军户虽然归省城总兵管理,但是真正管理的却是镇平县县令刘福森管理。

“这位就是镇平县的千户王本中!”

“这位是大都督,忠勇伯兼任东厂厂公和锦衣卫指挥使的魏忠贤,魏钦差。”

刘福森分别为双方介绍道。

百户七品,有些六品,甚至还有五品百户。

大明军职很乱,乱成一锅粥,千户百户品级也都大不相同。

王本中乃是正五品百户武官,长的人高马大,浓眉大眼,穿着铠甲威风凛凛,手中拿着一把斧头,看起来非常彪悍。

魏忠贤就喜欢军中猛汉,对王本中第一映像还不错。

“参加钦差大人!”

王本中放下两百斤重的大斧头,随后跪在地上,为魏忠贤磕头。

别说别的职位,仅仅是锦衣卫指挥使,魏忠贤这个最差点头衔也够王本中喝一壶的了。

大明抑制武官推崇文官,五品百户七品县令都要下跪,称呼自己为下官。

“起来吧!”

魏忠贤搀扶起王本中。

在大明中后期也有很多武将爱国,只不过是被时局所影响,最后无奈造反,或者是战死沙场。

“你给本官说说最近水位涨了多少,本官怎么感觉这水位已经快要冲垮河堤,难道以前就是如此?”

魏忠贤毕竟是一个外来人,哪里知晓镇平县河堤水位。

一般河堤和城门口守军都会归军户管理,也就是说王本中负责面前的河堤。

“镇平县河堤总共有两百八十三米拥有河堤,其他都是小型河流,没有加防河堤。”

“这一次因为黄河影响,水位从最之前的两米三变成了两米八,在有二十厘米就会冲河堤。”

“卑职已经命令军中将士开始加一些石头碎石,防止河水冲破河堤,可…”

王本中把他知晓的都告诉了魏忠贤。

魏忠贤道: “可没有钱买材料对吧?”

河堤一般用的是沙石,混合泥土组建而成,虽然没有水泥坚硬,但是这已经是古代最好的办法了。

但是即便如此,河堤没过十年或者二十年就会有一次发洪水现象。

每一次都会冲毁大量田地,毁于一旦。

良田没有,一年辛苦所得也就没有,即便是人活着,可因为没有粮食也会活活饿死。

更何况每一次洪水冲破河堤,还会带走大量百姓的生命,这便是百姓最不愿意看到的天灾。

小冰河末期,河南是最倒霉的省,今年洪水,好不容易恢复,两年后旱灾,大小河流没水。

在过着过着,就是连湖城河堤大主流都会没有水。

天灾不断,百姓无法生存,纷纷选择造反。

李自成即便有驿站士兵可以做,但最终李自成也会造反。

因为驿站工资没有多少,李自成家中基本上就是靠几亩薄田为活计。

没有良田,就单单驿站那点钱根本不够。

“沈万三!”

“在!”

“我们在洛阳有多少钱,全部取过来,让人从湖北几个县运沙子过来,这河堤上层全部用水泥加固。”

水泥是唯一一个解决办法,如果镇平在冲垮之后,湖北也要成为灾区了。

到时候别说平灾,恢复百姓生计,恐怕就连吃食都是问题。

灾难越来越大,朝廷根本就解决不了。

“沈万三,我们有多少粮食?”

“回大人,一共三万旦粮食。”

“全部运送过来!”

魏忠贤直接下达命令。

想要稳住河南,就先要稳住南阳府,而镇平是南阳府门户,镇平垮台,南阳府和河南会更加糟糕。

就连其他几个省份都是汪洋一片,灾民万万。

“刘福森,县衙有多少衙役,城中有多少乡绅?”

魏忠贤接连问出几个问题。

“这…大人,下官年龄大了,有些东西记得不是很清,还请大人和下官去一趟县衙。”

刘福森不是记不住,而是根本就不想浪费时间去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