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_第217章 边境告急(1 / 1)
这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匹骏马踏破清晨的宁静,急急地冲进了凌城之中,匆匆叫开城北大门,便绝尘于弥漫的浓雾里。
马背上,坐着一名军士,进到凌城之后,他那疲惫的脸上终于显出了一丝放松,在身后还背着一个大大的木箱,不知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辨别着方向,此人骑着马来到了六王府的门口。
由于时间尚早,王府门口,只有一名家人手持大扫把,慢慢地清扫着府前的大街,显得落寞万分。
“这位辛苦了!借问一声,这可是六王爷端木天佑的府邸?”把马带住,马背上那人询问清扫大街的家人。
“对啊,这里正是我们六王爷的府宅,请问你是?”家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打量着面前风尘仆仆的骑马者,看起来,对方似乎是日夜兼程,双眼熬得通红,满脸都是疲惫的神色。
“请你转达王爷,我是从边境来的,有急事报告!”
听了这话,家人不敢耽搁,既然是边境来的,再看他那着急的样子,似乎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
扔下扫把,家人一溜烟钻进了王府之中。
……
约莫三刻钟的时间后,报信的士兵已经站在端木天佑的面前了。
端木天佑昨晚并没有睡好,现在显得精神有些恍惚,最近一段时间,他度过的十分煎熬,不但要调查苏谨儿被陷害的事情,还要随时注意边境的动向,防止西凉国的军队来个突然袭击,每天的夜晚,他基本上都是在噩梦之中度过的。
打量着面前的士兵,端木天佑的面色凝重,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想让自己清醒一些。
“属下参见王爷!”刚见到端木天佑,报信的士兵便单膝跪地,将背后的那个大箱子取到了身前。
“嗯……快说吧,边境到底出什么事情了。”端木天佑追问着,他早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王爷,属下从漠州来,现在漠州以西,边境形势紧张,西凉大军囤积边境,兵精粮足,经探马侦查,人数大约十万,漠州守卫李大人忧心忡忡,特派我来告急!”说着,报信的士兵从木箱里取出一大摞信件。
端木天佑接过这些信,一封一封细细观瞧,看起来,边境的形式确实不容乐观,不仅漠州守卫李大人告急,就连周边的几个边境城池也同时发来了告急的文书。
“本王问你,西凉的大军已经聚集多久了?”端木天佑一边拆信查看,一边继续问。
“回王爷,从最开始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天了。”
“二十天……”端木天佑面色不明,虽然说不上来为什么,但他总感觉这个时间似乎太正常……
“可曾有战事发生?”端木天佑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现在边境的形式如此严峻,最怕的状况就是擦枪走火,哪怕是最小规模的冲突,也很可能导致全面的战争爆发。
“回将军,属下离开漠州的时候,还未发生战事,但是据百姓报告,似乎一直有不守纪律的西凉军兵骚扰平民,打砸抢烧,
态度极其嚣张。”士兵做着介绍。
“嗯……”端木天佑兀自沉思片刻,之后站起身来。
“好,本王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此事,本王立刻上奏给皇上!”
打发走送信的士兵,端木天佑坐不住了,左等右等,该来的总还是来了,看起来西凉国的威胁并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真的打算付诸于武力了。
早膳也未用,端木天佑用最快的速度更衣,之后赶往皇宫大内。
就在他离开王府的时候,苏谨儿还未起床……
来到皇宫,端木天佑很顺利地在养心殿找到了端木兴元,当他进门的时候,端木兴元正在屋中饮茶,看起来是刚用过早膳。
看到端木天佑那个凝重的神情,端木兴元便猜到了一二,不等六儿子开口,便先行询问着。
“佑儿,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将那几封告急的文书呈上,端木天佑详细介绍了边境的情况,只说请父皇早做决定,恐怕大战一触即发。
看过那一封封的书信,端木兴元猛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
“哼!好个西凉小国,想不到真的想对我东陵兵戎相见,来人!鸣钟击缶,召百官入朝!”
……
大殿之上,气氛严肃,众文武据已到齐,谁都不是傻子,看到端木兴元那张阴沉的脸,便猜到了几分,看起来沉寂了这么长的时间,西凉国终于要有所行动了。
“众爱卿,今日朕临时召你们入朝,是因为朕刚收到边境几镇守卫送来的告急文书。西凉国蠢蠢欲动,如今已在边境漠州处集合大兵十万,对我东陵虎视眈眈,形式危急,不知众爱卿可有退敌良策?”端木兴元环视着殿堂上的文武,只见百官百态,有的吃惊,有的一脸阴郁,还有的怒发冲冠,摩拳擦掌。
国难当头,才能彰显出百官最真实的品性,通过这种残酷的现实,才能够看清平日里他们各自那颗深藏不漏的心。
“父皇!”端木天佑抱拳拱手,众人都看得明白,此刻在端木天佑的脸上,隐隐地带着一种杀气,大多数官员在朝中多年,都见过六皇子这幅模样,每次他领兵出征的时候,脸上就是这副容貌。
看起来,端木天佑这是打算迎头而上,与西凉大战一场了。
“父皇,西凉派兵来犯,玷污我东陵疆域,是可忍,孰不可忍,儿臣愿亲自率领大军十万,与对方决一死战,如不退敌,誓不还朝!”端木天佑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号称战神的他,自然强硬地主战。
听到这话,一旁的太子端木尚泽冷笑了一声。
冷笑声清晰入耳,端木天佑侧头一望。
“皇兄,何故发笑?莫非以为本王说的不对?”
端木尚泽清了清嗓音,没有回答端木天佑的问题,而是向端木兴元一抱拳。
“父皇,儿臣也有话说,有六皇弟这般大将的存在,确乃我东陵之幸,但六皇弟所说,太过于简单了。倘若西凉的军队不分青红皂白,已对我东陵发起攻击,那自当英勇还击,如果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六皇弟了,就是儿臣也愿身先士卒,披挂上阵。但是如今的情况不甚明朗,西凉的军队只是驻扎在边境,还并未采取下一步的行动,如果能和平解决,是最好的方式,用战争解决事端,永远是下下之策。”端木尚泽说得似乎很有道理。
然而听了太子的这一番话,端木天佑却感觉很好笑……
前些日子,当听到西凉国使者下的最后通牒之时,看端木尚泽那个不忿的样子,仿佛等不及下一刻便领人应战,想不到,如今敌军驻扎在边境的消息传来,他又变了这么一套说辞。
也罢,端木天佑早已看透了端木尚泽其人,知道他不论什么时候,都只会为他考虑,为他的将来考虑。虽然心中这样想,但是他却并未反驳什么,毕竟端木尚泽的一番话,不能说毫无道理。
只是端木天佑相信,采取外交的手段,是绝对赶不走那帮西凉蛮夷的……
四皇子端木容启也站出来发表意见。
“父皇,儿臣以为,太子和六皇弟的见地虽然不同,却都有道理,眼下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对方的动态。”
端木兴元手捋须髯,微微点了点头,紧接着,他扭头看向丞相苏诗源和大将军韩纪。
“苏相,韩将军,不知你们二人以为如何解决呢?”
苏诗源和韩纪一文一武,代表着百官之中的最高权力,这两人可称得上是东陵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意见,往往可以对皇上的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陛下,依老臣之见,西凉来势汹汹,但说到底,不外乎是两种原因,其一是真心想为他们的公主讨回一个公道,这其二么……只怕是他们早已对东陵国的疆土垂涎三尺,公主的死,不过是一个借口,倘若不发生此事,定然还会有其他的事情发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总之,该有的战争是一定会有的。但是老臣希望,前者的可能性大些……”苏诗源的一番话头头是道,显得风雨不透,处事一向圆滑的他,并未直接给皇上指出战还是不战的主意。
就在苏诗源回答的时候,韩纪这老家伙眼珠滴溜溜直转,在心中,拼命地想着应对的话语,他希望用尽一切的手段,推动事态的发展,让一切早日进入他的轨道上。
听到苏诗源说完,韩纪这才开口。
“陛下,末将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完满地解决这次的争端,这突破点,还在六王爷的身上……”说着,韩纪沉着眼睛望了一眼端木天佑。
被韩纪盯了这一眼,端木天佑感觉到浑身不舒服……
“韩将军,你的意思是……”端木兴元猜测到了八九。
“所有的事端,都是由六王妃引起的,想要解决此事,也应该由六王妃来处理,虽然有证据表明六王妃就是杀害西凉公主的凶手,但六王爷却一再替她洗白,但眼看着时间飞逝,王爷对公主之死的调查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所以,末将劝皇上将六王妃暂时控制起来,交大理寺查办。这样也让六王爷腾出了身子,全心全意应对边境的危机……”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