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088章 事业为重(1 / 1)

加入书签

李嫣然像一只受伤的小猫蜷在张少东怀里,紧紧搂住他,力气大得让张少东都感到窒息,她滚烫的泪珠,一滴一滴,滴在张少东胸膛,落到了他心里。

李一帆模模糊糊中在墙角靠了一夜,一醒来就看见张少东浑身疲惫的躺在地上,吐出的烟圈一串串结成锁链。

李一帆顾不得心疼自己的好烟,赶忙道:“怎么样,我现在是该叫你姐夫还是——那个啥?”

张少东:“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你还是叫我老大较习惯。”李一帆望,恨恨骂了句:“靠,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不定。姐姐呢,她人在哪?”

张少东眼中一片朦朦水雾,缓缓叹口气道:“嫣然,她——走了!”

李一帆愣了一下道:“什么走了,你个鸟人说清楚点。”

张少东道:“嫣然要去昆明大学,不来燕京了。”、

李一帆松了口气说:“你个鸟人只会制造紧张气氛,去昆大比被你个鸟人气死好。她现在回去了吗?”好不容易有机会大骂自己的老大一次李一帆绝不会放过。

张少东点点头,李一帆叹了口气道:“我不管你们怎么想的,我话已经说出口了,你是我老大,李嫣然是我姐姐,我不在乎那些啥。反正咱们是一家人,肉烂了总得在锅里,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如果让我知道你欺负我姐姐,鸟人,你就等着瞧好吧。”

说完话起身拍拍屁股就走。

今天是欧阳紫薇给的假期的最后一天,张少东还有很多事情要办。慕晓凌开车过来的时候,张少东已经洗漱完毕。一夜没睡,对张少东来说几乎没什么影响。

慕晓凌提也没提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只是很细心的给他收拾屋子,连枕头上落下的一根头发丝也没有放过。

张少东见颜小贤提着一包早餐上来,知道是为自己准备的,笑着接过,问道,小贤,你住在晓凌那里习惯吗?

颜小贤偷偷望了一眼那间温暖的小屋,点头道晓凌姐那很好,住的很习惯,又问少东哥哥你一个人住的习惯吗?

张少东想起昨日的一夜无眠,点点头道,不错,我这人很简单,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就行了。

慕晓凌见他狼吞虎咽,轻笑着道你慢点,眼中的温柔如同秋天的湖水,张少东又想起昨夜的李嫣然,心中一痛,猛吞几口道,我们快走吧。

慕晓凌开着车,慕晓凌坐在她旁边,张少东当了甩手掌柜,一个人坐在后排发呆。

张少东五岁便在丛林里过,五岁到十三岁这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年纪是在丛林中度过的,这让他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得到的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经受了无数的磨难,练就了钢筋铁骨强韧意志,也在丛林这个小社会里过早接触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比起那些同龄人来,张少东的思想和他们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当然,张少东也失去了许多,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年龄段,张少东是在血拼中度过的,没有花季雨季,似懂非懂的青涩记忆中只有一个叫莫佳彤的女孩子,这几乎是他丛林时候的所有的梦想,在丛林七年多,这已经是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这段日子张少东的感情世界很单纯,就只有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影子,青涩朦胧的味道,就像还没来得及成熟的青苹果,虽然还没采摘,却也是他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果实。

事情在张少东离开丛林后渐渐发生了变化,他慢慢接触了不少女孩子,直到遇到了慕晓凌。慕晓凌第一眼吸引他的无非是她的美丽,当张少东从陆寇手下救下她听完她的故事,对她有些怜惜还混杂着敬佩,和她在一起很温馨,有种红颜知己的感觉。当那晚慕晓凌轻轻吻在他脸上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开始暧昧起来,这绝对是张少东没有想到的,也让慕晓凌成功的在他心里留下了影子。

如果没有昨天的事,张少东也许永远不会认识到李嫣然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事实上,他自己都不清楚,李嫣然什么时候走进自己心灵的,还隐藏的那么深。

李一帆的话只是个引子,让他隐隐有了些感觉,当李嫣然真真切切的在自己面前表达内心情感的时候,那种幸福和激动的感觉,让他渐渐明白,原来在平平淡淡中,李嫣然早已经铭刻在了自己心里。

张少东一会儿想起李嫣然,一会儿想起慕晓凌,一会儿想起心中那个影子,三个面貌丰姿各不相同的女孩子在他脑海里走马灯似的闪现个不停。张少东在为人处事上是干净利落,在感情上却是个标准的菜菜鸟。三个人的影子就像电影胶片一样,在他头脑里越转越快,张少东感觉头都要爆炸了。

“少东哥哥,你在想什么?”颜小贤的话将正在胡思乱想的张少东惊醒了。

自己都在想什么啊,怎么整天都困在个人情感的这个小世界里?这种事情就应该顺其自然,不能强求,该来的总会来的。男儿志在四方,自己立下了那么一番雄心壮志,所有的事情都还没起步,自己却陷在一堆儿女情长中不能自拔,还谈什么事业?这样下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张少东心中惊出了一身冷汗,自己都在做什么啊,以前那个沉着果断勇往直前的自己到哪里去了?他头脑渐渐清醒过来,对这种事情有了一个最直接的看法,随心所欲,顺其自然,让该来的都来吧,没有必要整天把自己关在死胡同里。

他想通了这些事情,心里顿时开朗起来,对一语惊醒自己的颜小贤暗暗感激,正在开车的慕晓凌也递给他一个询问的眼神。张少东冲她们二人微微点头,自信的微笑又浮上了脸庞。

上午的活动是慕晓凌带领张少东和颜小贤去力天世纪的加工厂,这也是张少东要求的,加工厂是他们的未来,发动机改进装置就是在这

里开发出来的。

这个加工厂面积不大,零配件加工使用的是国外淘汰的某条生产线,慕晓凌的父亲他们自己动手进行了改装,虽然谈不上先进,但是加工出来的零配件规格很高,更为难得的是这样一个小厂小线管理很规范,工人们步骤清晰,动作熟练,所有的工艺*作都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一切都井井有条。

陈叔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瘦瘦高高,精神矍铄,听了慕晓凌的介绍,激动的握住张少东的手说:“感谢张先生的无私援助啊!没有你,咱们这个生产线就全完了。”

慕晓凌又指着陈叔旁边的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道:“这位陈大鹏大哥,是陈叔的公子,清华大学的高才生,专修工业制造的,这条生产线就是他负责管理的。”

清华大学是与燕京大学齐名的顶尖名校,工业制造更是其中的拳头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国内供不应求,虽然不知道陈大鹏为什么委身这里,但光看生产线的管理情况就知道这确实是位难得的人才,张少东忙握住他的手道:“只看这条生产线,就知道陈大哥是真正的人才。”

陈大鹏笑着说:“哪里,哪里,我在这里也只是帮帮晓凌的忙。”陈大鹏含笑望着慕晓凌,眼中射出柔和的光芒。张少东瞧在眼里,知道他恐怕是为了慕晓凌才留在这里的,便微笑看了慕晓凌一眼。

力天世纪的骨干除了眼前这两位,还有一位是,慕晓凌父亲的弟子慕大海,目前正在国外进行发动机改进装置的测试工作。陈叔一直是负责总体规划的,他也是慕晓凌父亲的老上司,是造车计划最忠实的拥护者。

慕晓凌将和瑞丰集团的事情讲了一遍,又讲了张少东注资四千万却只要六成股份的事情。以陈叔持有的原来公司的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在增股后理应持股不到百分之四,现在张少东仍然让他继续持有原来比例的股份,事实上也就是他的股份增值了接近四倍。

陈叔感激的道:“小张啊,谢谢你,不过我不能占这么大的便宜,我想将一半股份拿出来,用作员工持股,这样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想大家知道了公司获得注资的消息后工作热情一定会更加高涨的。”

最后协商的结果是,张少东继续持有六成股份,慕晓凌持股百分之十五,陈叔父子共持股百分之七,尚在国外的慕大海增持股百分之四,剩余股份全部用作员工内部股份。

股份分配完毕,张少东和慕晓凌将自己二人商量的意见对两位专家讲了。陈叔半天没有讲话,思索良久才道:“小张啊,你别怪我讲话太直白,有些问题你想得过于简单了。”

张少东忙道:“陈叔,您对我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有什么话就直说,咱们大家再集体商量该怎么办。”

兄弟们,中国传统节日就要到了,在这里,小宇给大伙拜年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