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建议(1 / 1)

加入书签

除了这些之外,张顺的父亲送来了一百个盆栽,盆栽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将整个大厅布置完善,给人一种在丛林间吃饭的感觉,很贴近自然。

李丹的父亲派人送来了牛、羊肉,各有一千斤。

王智的父亲虽然没送什么东西,但却能让这边的水电免上三个月。

到底都是富二代家的孩子,组团创业之后做父母的也是各显神通,能帮就帮。

烧烤摊全部准备完毕了,而张顺他们几个除了简单的装修和啤酒之外,再也不用花任何钱。

“菜单呢?”

“在这”

张顺递来一张菜单,莫坤拿来一看,真心觉得他是个死心眼。

当时让张顺开一个烤肉啤酒店,他就真的只准备了烤肉和啤酒,除了牛羊肉和鸡肉之外,就剩下了三个品种的啤酒。

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看到这张菜单,莫坤就有些无语了。

“怎么了坤哥,是不是价格有些高了?”

羊肉一斤才三毛钱,牛肉两毛,鸡肉一毛,根本就不贵。

莫坤摇了摇头,说:“品类太少了,怎么也得弄点小菜和烤鸡翅烤香肠什么的,不过也罢,毕竟这烧烤摊才刚刚开始,目前这几种就够了,剩下的后期可以添加。”

“哦,那你看还需要别的吗?”

“不用了。”

莫坤忽然想到一个非常特殊的销售模式,于是说到:“明天给门口拉一条横幅,开业第一天,烤肉免费。”

“啊?坤哥,这恐怕不好吧,咱开店就是赚钱来的,现在免费算怎么回事啊?”

张顺他们还是不太理解莫坤的做法,而莫坤就是要运用饥饿营销的方式,开始免费和低价,将人流量都拉起来之后,再开始抬价。

因为在这个年代,大家都已经不是吃不起好东西了,而是觉得没必要去吃。但免费的肯定都愿意。

第一天免费了,第二天半价那肯定也要过来,第三天七折,第四天九折,等到了第五天、第六天,大部分人都已经习惯了,因此自然而然的就来这边消费了。

所以说莫坤的方法不是要让人们吃到免费的肉,而是要让他们知道,其实生活还可以提高品质,只需要花很少的钱而已。

“其他问题你别管,这几天怎么营销就听我的就行。另外,为了以防万一,我觉得有必要找几个兄弟过来看看场子。”

在如今年代,摄像头还没有出现,因此治安方面就不能太稳定了,所以为了防止有些人晚上喝多了闹事,莫坤还是想多叫几个兄弟过来帮忙。

“嗯,这个好办,咱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兄弟了。”

莫坤点了点头,说:“那样最好,要告诉兄弟们,如果有人发生冲突,欺负别人的话,不光要阻止,而且还要将被欺负的人安全送回家,要让客人们知道来咱们这边吃饭不仅能吃的高兴,更能吃的放心、吃的安全。”

“坤哥,我先带你熟悉一下环境。”

看张顺的眼神似乎是有什么事情要私下谈,莫坤便答应了,跟着他走到后方角落的时候,张顺凑到跟前来,小声说到:“坤哥,我跟他们俩都说过了,我们一致决定各占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十给你。”

“是股份吗?”

“嗯。”

一听到这,莫坤也是没想到这一点,他给张顺那一万是借给他的,但招架不住人家有本事啊。

自己随随便便就拉来了两个强大的股东,一人再出了三万。

“行吧,那我之前给你的那一万就当我入股了吧,到时候就不用还我了。”

“不行,这是两码事,这百分之十的股份是给你出主意的钱,那一万是你借给我的。”

见张顺这么坚定,莫坤也只好同意了。

二人在店里转悠了一圈之后,莫坤就回酒厂了。

临行前张顺还特地嘱咐他说明天中午十二点过来参加剪彩开业活动。

回到酒厂,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距离下班时间也只剩下了两小时,为了激励销售们的工作,莫坤决定今晚就来一个重奖重罚行动。

“铁牛,你拿一千块去银行全部兑换成一块一块的回来。”

“好嘞!”

莫坤就在厂里等着,期间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基本都是销售们谈下的某个大单。

最多的一个,一口气直接卖出去了一百个罐头,光这一单的提成就是他三五天的工资了。

晚上六点,铁牛带钱回来了,工人们也都下班了。

只有销售们还都在外面跑着,而莫坤也不急,因为今天可是第一天营业,成绩的高低对以后的发展很重要,所以再晚都无所谓。

莫坤来到罐头厂房,大概数了一下,光是今天就卖出去了将近两万个,幸好他早有准备,让铁牛去又进了一百亩产量的桃子,要不然第二天就得滞销了。

一直到了八点,第一批外跑的销售们终于回来了。

看着他们一个个累到不行的样子,莫坤也感到心疼,觉得光靠两条腿去跑那肯定不是办法,累人不说,还不出活。

“你们今天情况都怎样啊?”

有个二十刚出头的女孩一脸委屈的走了过来,说:“成绩是好,就是太累人了,我今天从市区到咱们厂来来去去跑了快一百趟,才卖出去了三百个,谈下了五个商铺,这要是能有个车给我开着,我觉得这成绩还能再翻几倍。”

从市区到酒厂,走的快的话一趟也得二十多分钟,这一百趟跑下来,估计都得超过十个小时。

听到这,莫坤就更觉得要给大家配交通工具了,不然这时间就浪费到跑路上面了。

“行,大家这几天先辛苦一下,车辆方面我会尽快搞定,至于是轿车、摩托车还是自行车,我现在还没想好。”

“那肯定是轿车好啊。”

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小伙说到:“老板你看啊,咱们厂里的员工要都是开着小轿车出去,那肯定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啊,而且轿车上装的货也多,省时间不说,还能给更远的地方去送,一举两得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