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山花烂漫_第两百五十九章两眼红红(1 / 1)
翠娥瞅着厅里的半篓子红薯粉,心里迟迟那不定主意。
头天下午徐毛子脸上的阴冷,翠娥想着,现今还犯怵呢。还有刘秋生那不怀好意的话,翠娥心里就像被刀子割了一般。
徐毛子不咸不淡的一番话,令翠娥扑捉不到一丝蛛丝马迹。终归是在灵水岭里当了几十年的老书记,他的心思岂能那么容易就被人猜着的呢?
灵水岭里有的是长着心眼的人儿,要想让那些人都心口长一块,没有点本事,还咋能当得稳这个书记?
“还愣着干啥?给泉林屋里送去!”徐毛子说道。
他这冷不丁的一句,到是让翠娥心里咯噔了一下。她不晓得公公是啥时候进厅里的,她没有去拿半篓子红薯粉,只是弱弱地望了他一眼,低声问道:“爹,咱屋里头也就剩这半篓子了,你不是欢喜吃么?要不咱就不……”
“说了让你送去就送去。”徐毛子说道,脸上依然是看不出任何表情。
“哎……”翠娥没敢再说啥,端着篓子就往外走。
“翠娥,你等等。”徐毛子突然喊道。
翠娥愣住了,她缓缓地回身问道:“爹,么事?”
“这包红糖你给你老良叔带去。”徐毛子从兜里摸出了一个用报纸包的疙瘩。
“哎!”翠娥低声应着,走回来接过了徐毛子手中糖,却没有立即往外头走。
“咋还愣着呢?赶紧去,狗蛋我瞅着。”徐毛子瞪了她一眼说道。
“哎!”翠娥赶忙应道。
灵水岭的上空隐去了太阳,徐徐的凉风穿透着毛竹林子,哗啦啦直作响,让整个灵水岭里充满着凉意。
踩着小碎花布鞋,趔趄地走在小黄泥路上,翠娥的心里既欣喜又忐忑。
徐泉林屋里的烟囱开始冒起了烟,灶台里的柴火烧得噼里啪啦地啪啪作响,欢快地很。
浓郁的红薯粉的香味从锅里缓缓地从锅里飘了出来,挑逗着人的味觉。
两个浑身黑乎乎的娃子爬在灶台上望锅里瞅,喉咙里发出阵阵唾沫摩擦喉管的声音。
翠娥边用汤勺舀动着锅里的汤,边笑着对他们说道:“一会就好了!”
女娃子月月懂事地点了点头,往灶台后面坐了下来,抄起了一把火钳子,小心翼翼地问道:“姨,我帮你舔柴火,成么?”
翠娥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道:“不用添火了,一会就好了,赶紧带弟弟去饭桌上做好,一会姨就给你们盛汤喝。”
“哎!”月月兴奋地点了点头,眼睛里放着光,她走到灶台边,扯了扯弟弟的衣服说道,
“弟,走!咱们坐桌边去!”
弟弟尽管点着头,可是眼睛却一直盯着锅里喷香的红薯汤,眼珠子似乎都沾在上面,抠都抠不下来似的。
翠娥花了好一会功夫才从灶台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块如同干菜般拧巴的抹布,搓了把便擦起了饭桌。
厚厚的一层灰瞬间便给抹布上了红红的一层“黑色”。
翠娥给两娃子各盛了满满一大碗红薯粉汤,柔声说道:“喝吧。”
两娃子就像士兵听到了冲锋的号角般,头猛地扎进碗里……
灶房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急促而欢快的“跐溜溜”的喝汤的声音……
“慢点喝啊,莫呛着,锅里还有哩!”翠娥连忙嘱咐道。
月月抬起了头,她的嘴边沾了一圈红薯糊儿,她的小脸红扑扑的,气色看起来也好了不少,她笑着说道:“姨,你真好!我和弟都好久没有喝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你爹不给你们做么?”翠娥问。
“不做。”月月摇了摇头说道,“以前娘在的时候,都是娘做,后来娘不在了,就是爷爷做,可是现在爷爷生病了,他不能做了,爹就每天给做米汤喝。”
翠娥这才注意到,灶台上面隔着的一只铝锅里还有着小半锅子米汤,白花花的米汤里面只是寂寥地漂着几粒米儿。
“你们成天就喝米汤么?”翠娥问道。
“嗯呢。爹说屋里快没米了,我们只要有米汤喝就好,这样就不会被饿着。不过爷爷生病了,爹说,爷爷喝的米汤口里头米粒儿就要多一点,我和弟弟不会跟爷爷抢的。”月月说着这些,眼睛没有离开翠娥的脸。
翠娥听着这些,鼻子里一阵酸,眼睛也不由地眨了起来。
“姨,你咋了?”月月问道。
“哦,没事,你们多喝点,一会姨还帮你们盛。”翠娥说到。
“嗯呢。”月月点了点头,又低头喝汤。
翠娥连忙站起身来,站在灶台边,她眼里的泪已是扑簌簌地直落……
“娥妹……”不知何时站在屋门口的徐泉林,也已是两眼红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