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功德(1 / 1)
陆铮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父母的遗体前,出奇平静地用手试去他们脸上的血渍。靖瑶有心出手相助,却被陆铮抬手挡了回去。
看着陆铮默默地做着这一切,靖瑶的泪水再一次无声地流了出来,她哽咽着说道:“铮哥哥,你说句话啊,不要把痛苦都闷在心里,你哭出来或许好受一些。”
可是陆铮仍旧一句话也不说,他将父母脸上的血污擦拭干净之后,又将国师魏定边及三才道人的头颅上的血迹也一一擦拭干净。
此时,本是掉在地上的那面铜镜,突然发出了阵阵敲击声,引得陆铮与童靖瑶驻足观看。
靖瑶走上前去,将铜镜拿了起来,只见这铜镜里面竟然有两个人影在晃动!心中一凛,慌乱中铜镜从手中滑落,不想正掉在一方石块之上。
“咔嚓”一声,铜镜被摔成了两半,两道人影从铜镜中脱身而出,由小变大,赫然正是殷伯萧与朱君瑶!
见二人安好,童靖瑶惊喜地叫道:“我正为你们担心哩!你们怎么会被收到铜镜里面去了?”
二人大口地吸得气,朱君瑶喘息着说道:“可……可闷死我了!”
殷伯萧亦将内息调理一番,方才说道:“我们随着国师前往后宫,不想孟贵妃的寝宫中另有一人。此人的道术极高,定要与国师一争高下。”
“国师被迫应战,刚刚交手之时,国师略占上风,孟贵妃手拿铜镜,想从一旁相助。我与朱姑娘便破门而入,与孟贵妃战至一处。”
“斗不上百个回合,那男子不知使得什么法术,一举破了国师的‘乾坤爪’!在他身上连击数掌,国师猝然倒地,口吐鲜血不止。”
“我与朱姑娘有心相助,一不留意被孟贵妃施法收进了铜镜之中!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那男子持剑将国师的首级割了下来,哈哈笑着说道,此人的道术放眼天下,也应该排在前十位!我取其首级向‘自在王’请功去。”
“孟贵妃也说道,我也捉了两个,虽说没有魏定边那么高深的法力,不过送给主上祭炼‘血魔’,想来他也应该十分喜欢!”
“接下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殷伯萧看着陆铮,同情地说道:“陆道友,不想令双亲竟遭如此大难,我们在铜镜中看得真切,有心相助可是也无能为力。”说完,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
朱君瑶的眼睛里也泛起了点点的泪花,说道:“陆公子,事情已然发生了,请您节哀顺便,不要伤了身子。”
陆铮终于开口说话了,“谢谢你们的关心。你们放心,我不会有事的,我的肩上还担负着天大的担子,我不会就这样被击溃的。”
众人听了,心中的石头方才落下。尤其靖瑶听了此话,更是忍不住哭出声来,“铮哥哥,都怨我,不应该带你回太尉府省亲。不然伯父伯母也不会身遭此难……”
陆铮沉吟片刻,摇头说道:“靖瑶妹妹,这也怨不得你。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想来是造化弄人,逝者该有此劫吧!”
说完,清啸一声,大声说道:“赵大人,你们可以进来了。孟贼父女都已被诛!你们搜索太师府,看看还有什么同党藏在里面。”
赵锐大喝一声:“下马!”晓骑营的兵士们各持兵器进入了太师府中。
赵锐见了陆铮,一句话没说,便单膝着地施礼道:“赵锐拜见陆大人!我已听说令尊、令堂大人身遭大难,还望,还望大人节哀顺便……”堂堂七尺汉子,居然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陆铮上前扶起了赵锐,说道:“赵大人有心了。现在不说这个,你还是带领兵士们搜查孟太师的余党要紧。”
赵锐遂向陆铮轻轻点了点头,便转身喝道:“大家五人一组,一间房一间房地搜,不要放过一个孟贼的余党!”
陆铮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了太尉府。童太尉早已知晓了陆铮双亲身遭大难,连夜命人打造了上好的乌木棺椁,派人将陆铮双亲的遗体盛入了棺椁之中。
童太尉高大的身影站在太尉府的门前,见着陆铮回来。只是伸出手用力地握了握陆铮的肩,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靖瑶在一旁小声说道:“爹爹,铮哥哥需要休息一下,我陪他进去吧。”
童太尉默默地点了点,说道:“也好,我把铮儿交给你了,要好生照顾!”
见二人进了太尉府,童太尉看见殷伯萧与朱君瑶二人还站在原地未动,说道:“二位快请入内,我已命方长史置办了酒席,与二位请功接风!”
殷伯萧与朱君瑶相视一望,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们不打搅太尉大人了就此别过。请代为向陆道友问候,改日我们定会前来看望他的。”说完,二人转身离去,须臾间便不见了踪影。
童太尉见二人执意要走,不禁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太尉府。想起志同道合的魏定边,童太尉唏嘘不已,他急着要回书房,写好奏折连夜面呈皇帝。
翌日,童太尉早早来到了英武殿,却发现已有许多官员比自己先到了一步,众官员见了童太尉,立即围了上来,纷纷贺喜道:“太尉大人运筹为幄,一举将孟贼歼灭,还我朝堂一片安宁清平,下官等感激万分!”
童太尉点头向众人致意,笑道:“此番托了陛下的洪福,一夜之间便能将孟贼及其余党铲除个干净!”说到这儿,童太尉的脸上浮现出悲痛之色,“不过可惜的是,国师魏定边为贼人所害,陆铮的双亲也被孟贼掳来杀害了!”
众官员不禁叹息着说道:“虽说有所损失,不过好在已将孟贼等斩尽杀绝了。陛下没有了掣肘之痛,可以放手治理天下了。”
童太尉听了,也不禁点头称是。就在此时,小黄门扯着嗓子喊道:“陛下驾到!”
皇帝不再用老太监搀扶,步伐较之以往也显得轻快很多。只见他坐在了龙椅之上,接受众臣的叩拜及山呼万岁。
“众爱聊平身!”皇帝点头说道:“童太尉何在?”
童安邦出列躬身说道:“老臣在此!”
“你昨夜呈上的折子,朕已经看了。可怜国师为三朝元老,不想为国为朕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皇帝不禁有些伤感,用手试去眼角的泪水,说道:“还有陆铮父母,也被孟贼掳来白白丢了性命。这三人朕要以国礼待之,亲自为之守孝三日!”
众官员听了,齐唰唰地跪下,说道:“吾皇圣明!”
皇帝轻轻点着头,说道:“朕之前并不是个好皇帝,可是经此一劫之后,我方明白,这天下虽是我一人的,可也并非全是我一人的。朕也悟道了!”
“自今后起,朕当做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众爱聊须与朕共同努力!”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的喊声几乎将英武殿的琉璃瓦也震得“扑扑”直响。
只是谁也没有发现,在大殿的上方,陆铮静静地站在半空中,看着脚下的君臣微微地点了点头。他施了隐身咒在朝堂之上,看到皇帝已然顿悟,心中不禁想道:“我入世修道,最大的修行,便是让当今皇帝立志做一个好皇帝,此乃造福天下众生的大功德一件!”
第七十二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