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阳虎使郑(1 / 1)

加入书签

郑国的出兵让本来进展就比较慢的宋国战事一度陷入胶着状态,作为二流国家的宋国显然不足以在双线作战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战争一直拖到了公元前187年春天,打了快半年的战争依然难以分出伯仲,宋国每前进一步都显得十分困难。但是宋景公却是铁了心一定要拿下曹国,他很清楚这也许是自己人生中最后的战事了,如果再不做出一点成就,那他这一生可就一事无成了。

当年春夏交接之际,宋国的军队终于打到了曹国都城陶丘城下。在这里宋**队与曹郑两**队进行了一场大的战役,交战的三方都投入大量的军力,经过半个月的厮杀,宋国依然没能拿下曹国,此时的宋**队已经出现疲乏之势,为此领军的宋景公焦头烂额,一夜之间平添不少白发

宋军大营。

宋景公:“战争进行到今天各位谈谈如何能够突破现在的困境?”

宋军都尉:“国君,战争打到今天我军已经出现了疲惫状态,我怕这样下去会影响到后面的战争。”

宋景公:“我是让你们想办法如何把这场战争打下去,而不是让你们诉苦的,说说怎么样才能很快取胜?”

有将军说道:“怎么打,血拼到底就是了。”

“就是,我们与曹郑血拼到底就是了。”

听着这些人的声音,宋景公不禁叹了口气说道:“哎,血拼到底,说起来容易,可是打下去难啊,越往后打我们的后勤补给跟不上、将士们思家心切,再加上以后的形势变化有不可预知,这仗将会越来越难打的。”

宋景公的话让所有的将士陷入沉默,谁都清楚外出打仗最为忌恨的就是时间太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问题都将会出现。

一片沉默之后,宰相说话了:“国君,当此之际我们可以用一个人了,也许她能够抵得上十万大军。”

“谁?”所有人都吃惊的望着宰相。

宰相却没有说。

宋景公望着宰相也在等他的话:“你说吧!”

宰相没有说出到底是什么人,只是说道:“国君是否考虑老臣再去一次晋国。”

宋景公如梦突醒,对所有将官说道:“你们先退下吧。”

待众人走后,宋景公:“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不是想说让南子出面帮忙?”

宰相点点头。

“难道要让赵鞅出兵帮助我们?”

“非也,老臣考虑应该让晋国派人前往郑国威胁他们退兵,只要晋国肯出面,郑国一定会退兵,只要郑国一走,那曹国很快就会被击败

。”

“只好如此了,那就烦劳宰相尽快前往,这仗打的时间太长了,再不有所突破我们可就完了。”

“老臣今日就出发,国君敬候佳音就是了。”

由于事出紧急,宋国宰相不敢怠慢,很快就赶到了晋国都城,熟门熟路来到了南子的住所。在这里他不但见到了南子,而且见到了执政赵鞅。

此时赵鞅正与南子和阳虎谈论宋国伐曹之事,听到有人汇报说宋国宰相求见南子王妃,赵鞅、南子、阳虎都笑了起来,赵鞅命人将宋国宰相请了进来。

进来后,宋国宰相望着赵鞅、阳虎等人也在这里便不好开口,拜见了赵鞅之后,宋国宰相望着南子没有说话。

南子望了一眼赵鞅,赵鞅点点头,南子说道:“既然执政大人也在这里,宰相大人就不必拘礼了,有什么话就明说吧。”

宰相:“执政大人、王妃,老臣此次前来晋国是想请晋国出面让郑国退兵,曹国加上个郑国,宋国有些吃不消呀。”

听完宰相的话,阳虎笑道:“主公,我说什么来着,是不是不出三日。”赵鞅等人又笑了。

宋国宰相吃惊的望着他们,一脸迷茫。

南子说道:“宰相大人有所不知,就再来之前的一个时辰,执政大人还和阳虎说起宋国的战事,他们打赌说你不出三日一定会来,话音没落多久你真的就来了。”

宋国宰相听后说道:“看来老臣来的真是时机,既然各位大人已经知道此事,还请大人为宋国做主尽快结束这场战事。”

赵鞅:“既然宰相大人都来了,我看就烦劳阳虎你跑一趟郑国,要求他们尽快撤兵,如若不然晋国将刀兵相见。”

阳虎:“是。”

当晋国执政府的宰(家臣的首领)阳虎来到郑国之后,郑国自然是不敢怠慢。

郑声公:“晋国使者前来郑国有何要事?”

阳虎:“为救郑国而来

。”阳虎在春秋末年是一位很特殊的人物,作为强国晋国的重要家臣,出使各国不但能够威逼利诱而且口气甚大,惹得诸侯甚是不悦。

郑声公有些不高兴的说道:“我就不知道郑国怎么就会亡国了,请贵使明说。”

阳虎不屑道:“宋国伐曹与郑国何干?为何要帮助曹国,难道郑国不知道曹国背叛晋国之事?”

郑声公:“曹国是郑国的邻国,邻国有难请求帮助,郑国岂能不帮?”

阳虎:“看来国君是成心在这里装糊涂了,那我就明给你说吧。曹国背叛晋国在先、出兵宋国在后,这一前一后不但惹恼了晋国也从道义上得罪中原诸国,今天宋国伐曹既符合道义也出师有名;如果此时郑国一意孤行帮助曹国那就是与晋国为敌与天下诸侯为敌。今日我就是奉我家主公之名前来劝阻国君尽快从曹国撤兵,如若不然晋国将派兵干预此事。请国君慎重考虑。”

郑声公不高兴了:“难道晋国会因此攻打郑国?”

阳虎冷笑道:“攻打不攻打我不敢说,但我知道目前晋国已经派兵在晋齐边境,齐国因此不敢帮助曹国,难道郑国比齐国还强大,会置晋国的警告于不顾?”

看来晋国是真的动气了,如果齐国敢帮助曹国晋国都不惜一战,何况小小郑国。郑声公蔫了,他当然不敢与晋国一战,于是说道:“贵使先回馆驿休息,此事容我与众臣一议。”

阳虎:“议议可以,不过时间不要太长,明日我可是要回国复命的,我家主公可等着消息呢?”说完,阳虎头也不回的走了。

阳虎走后,郑国这次没有出现当年周王室群臣激愤的场面,大家都知道阳虎的到来意味着什么,群臣都装出一副思索的模样,心理都明镜似的知道现在谁说话谁就是郑国撤兵的主谋,会受到大家的一致讨伐。众人不说话可以,但是郑声公你不能不说话,于是郑声公说道:“你们都哑巴了,说话呀!到底是打还是不打,你们都说句话呀!”众臣还是没有说话,朝堂上又是长长沉默。

“既然大家都不表态,那就撤兵吧!”郑声公无奈的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