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赞不绝口(1 / 1)

加入书签

萧章急忙推辞:“钱多啊,你怎么还不能明白我呢。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啊。”

“十两。”

“这真的不是钱。

我现在有急事。”

“二十两!

不能再多了。”

“好嘞您,请问您是要五言的还是七言的啊。”

钱多白了萧章一眼,开口道:“作一首咏春的诗。

不管几言的,反正不能糊弄我。”

“那要什么题材的呢。”

钱多沉吟了一会说道:“她喜欢春天,就咏春的吧。”

萧章一听就知道这是泡妞用的。

也没戳穿,开口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钱多听闻拍手叫道:“好!

好诗,就知道没有找错你!”

萧章把银子揣进怀中,笑笑不说话。

对于王府的粮仓,并没有什么让萧章意外的。

诺大的仓库可以看出王府曾经的辉煌,可是其中寥寥无几的粮食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王家现在的窘迫。

萧章的到来并没有让王诺彤有什么意外,俩人甚至没有说上话,只是对视了一眼,王诺彤又继续轻点着自己的货物去了。

萧章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点东西需要点那么久。

看来这个世界的算术水平还需要增强啊。

钱多回到家后。

便迫不及待的把萧章所说的诗句写在纸上。

生怕时间一长自己就忘了。

刚写好没多久,家里请的先生便来还课。

先生看着桌案上的诗句,再看向钱多,一脸疑惑。

按照钱多的秉性,是不会闲来作诗的。

不过先生也只当萧章是一时兴起,平日里自己所传授的东西,钱多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只当这是一首上不得台面的打油诗罢了。

可是当先生拿起诗句之后,刚开始还无感触,可是越看越惊喜,越看越喜欢。

“妙,妙啊!

钱少爷这首诗当属上品!”

钱多见先生夸自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先生见钱多笑,便从心里更加相信这是钱多所作的诗句。

“好一个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钱多啊,就凭这首诗,你就足够名扬百里了!”

先生对于钱多的这首诗赞不绝口。

钱多见先生这么夸自己,愈发不好意思。

钱多绝对不是脸皮薄的那种人,可是这先生夸赞得实在是太过于厉害了。

钱多完全承受不住。

“那个,先生……”钱多小声的喊道。

“什么事。”

“这个,这首诗并不是我写的。

我不过是从别处得知。”

钱多道。

听到钱多承认这首诗并不是他写的之后,先生显示顿了一下,然后露出一副释然的表情。

心中暗道:“吓死我了,还当这真的是这小子所写的诗。

我就说嘛。”

先生随即好奇的问道:“那敢问少爷,这首诗是谁所作。

老夫定要去拜访一番。”

钱多一脸不忿道:“这是那王府的新姑爷所作。

不过先生你就没必要去了,那小子我知道,并不像是大才子。

反而像是一个街头小贩,就这首诗还是我花了二十两银子买来的。”

谁知道先生闻言后反而大笑:“就是那个渔民姑爷?”

“对!”

“哈哈哈,此人当是个秒人。

你也别不知福。

这首诗二十两银子卖你,便宜了!”

先生说完大笑着走出了房门。

钱多闻言小声道:“这么说那小子没占我便宜?

对了,先生,你去哪儿?”

“王府!”

若是萧章得知自己的诗句卖亏了。

还不知道要后悔成什么样。

自己的诗句就是绝版产物,有一首就少一首了。

先生来到王府之后,便在下人的引导下来到了萧章的小院。

“萧先生,萧先生,我乃王府的先生金文。

前来拜访。”

萧章见一个小老头出现在自己门前,听起来像是专门拜访自己的。

疑惑的问道:“钱府?

钱多?”

金文一听连忙笑道:“是是是,就是钱多家的钱府。

方才钱多回去作了一首诗,初读无感,待我细细琢磨,惊为天人。

得知是先生说作之后,前来拜访。

以期交流。”

随着几句客套话下来,萧章很快就得知,这钱家乃是开钱庄的。

可以说这渝州城一般的现金都存在钱家的库房之中。

得到这个消息后,萧章的心中便打起了算盘:“和银行家交好,绝对不会亏啊。

这自己做生意还需要本钱呢。”

想着萧章便恭敬的把金文请进了自己的院子。

“恭喜萧公子成为这王府的姑爷,要知道,咱们城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做梦都在羡慕萧公子你呢。

今日来得匆忙,没带贺礼,倒是不合礼数。

还请萧公子见谅。”

“咱们两个还说那么多干嘛,心情愉悦就好了。

带了贺礼反倒落了俗套。”

萧章一把排在金文的肩上笑道。

金文道:“今日老夫不请自来是想求一首诗词。

久闻萧公子才高八斗,老夫也想求一副墨宝。”

“哈哈哈,好说好说!”

礼让说完,进屋提笔,刷刷的就开始写。

写完还特别满意的赞叹道:“好字!

好字!”

金文接过萧章的纸,看着未干的墨迹。

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埋怨道:“身为一个读书人,写字怎可如此丑陋。

像是那田间劳作的农夫一般,歪七扭八。

实在是不成风骨。”

说完这句话没多久,金文的眼中就就异闪连连。

许久之后长叹一声:“老夫不如,不如啊!”

“先生谬赞。”

萧章谦虚的说道。

金文摇摇头说道:“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就凭这几句诗,萧公子胸怀之大,便无人可及。

别的才子都在歌咏咱们国内的美好。

唯有你,在感叹世间的不公。

若是萧公子要去考取功名,哪还有别的读书人显露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