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66章 视频 完(1 / 1)

加入书签

伴随着天音, 天幕展出龟甲,兽骨,这些对农人来说都要丢弃的无用垃圾, 却因为上面的儿童画似的图案,被放在巨大的透明水晶中, 极为珍重的保存起来。

秦朝

“西方列强入侵到要让后世的国人学写拉丁字母?”

嬴政看着天幕, 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天幕的意思, 紧接着, 他整个人变的更加糊涂起来。

朕都将天下打下来了,西方哪还有什么敌人,后世之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居然落得个连语言文字都不能保全的地步?!

还有,朕怎么就不存在了!

汉朝

“工业文明?”

刘彻拧紧了眉头, 他起身快走几步,直接走到当初画的那张世界地图前, 看着其它几块隔海相望的大海,心中发凉。

这不是天音第一次说这个词汇,他看过天幕展现的后世, 哪怕只有几个片段, 仍然能感受到国力之强, 那是强到自己连想象都做不到程度,他原来还以为是后世某些朝代发生了变化,可谁能想到,是其它的国家, 先进入工业文明, 再来攻打身为农耕文明的中原国度!

这样的未来, 刘彻完全不能接受!

汉朝, 太学

“什么?后世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

董仲舒不可思议的看着天幕,没有人比儒家更懂诗书礼乐的重要性。儒家用这套制度教化太多周围的部落了,基本上教化着教化着,他们就从蛮夷变成了汉人,如果后世的子孙把这些都抛弃而转学其它,那他们就不是汉人,而是西人了!

唐朝

“拉丁字母是大食人还是拂林人的文字?”

李世民对外国商人了解并不多,之前他也没将这些人当回事,但天幕这么慎重的话语,让他立刻重视起来这些人,只是他一思考,就觉着不对起来。

“中原距离这些国度甚远,如今他们只能通过丝路从西域过来,中间还要穿越沙漠,要令中原放弃语言西化,说明他们强到中原无法战胜,这……”

李世民不由得想起来四年前天幕末尾展现后世女**的片段,以及那些机械、武器,至今为止,耶耶还在对其嗤之以鼻,极为厌恶,现在来看——

“被对方抢先的代价,是差点亡国灭种。”

可不被他们抢先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李世民突然不敢继续想了。

而天音并没有在这段惨烈的过去多做讲解,而是顺势说起来考古。

【说到这里,UP主啰嗦几句,做个科普,现代的考古和盗墓是两回事,针对墓葬的考古,是通过对遗物遗迹遗址的研究,复原古人的生活状态,社会风俗,文化艺术等等。

考古学家不会主动盗墓,很多墓葬都是被盗之后的保护性发掘,他们不会售卖文物以此获利,甚至对考古界来说,盗墓贼在意的金银财物,还没有几枚竹简重要。】

【考古,是回击国外怀疑我们古代是否存在的有力手段,更是从挖掘机下抢救出那些差点消失的过去,让我们看到华夏的文明进程,从过去汲取我们的精神营养。

比如,良渚文化和三星堆被发现之后,我们在国际上被确定有五千年的历史。

对甲骨文的解读和妇好墓的挖掘,让我们知道原来商朝的王后有自己的封地,她既是王后,也是女将军,更可以上战场打仗和主持祭祀。】

伴随着天音,天幕展现出一处考古地点,几十个人拿着刷子,小心翼翼的扫着陶片上的泥土,动作极为珍重。

紧接着,画面一转,之前出现的龟甲再次出现,不过这一次,它上方的字体浮出来,紧接着,旁边出现了简体的对照:

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伐乎?

而后,天幕挑选了‘伐’字,它逐渐放大,占据整个屏幕,其它字则消失不见,正当众人疑惑之时,这个字突然依次向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乃至现代简体字变化。

唐朝

博学多识大臣们集体抬着头,他们的心剧烈跳着,如果前面的字体,他们还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可当甲骨文变化到大篆那刻,就有人高声喊了出来:

“是大篆!”

“小篆,这是秦汉时期流行的写法!”

“隶书,变成隶书了!”

“快看,那是现在的楷书!”

“草书和行书也有!”

“还有后世的字,原来只是简化了些,还好,还好!未曾丢弃我们祖先的文字和语言啊!”

“这样清晰的演变,可真是,神乎其技啊……”

“原来,这就是考古的意义吗?”

有位博学多识的老者捋了捋胡须,道:

“如此说来,此事古已有之,晋朝汲郡人盗魏国古墓,从中得《竹书纪年》,北魏时,郦道元为注《水经》也成遍访遗址……只是我等多为金石回古,未曾这么细致啊。”

【秦始皇陵墓外兵马俑的发掘,让我们有证据证明古代的雕塑有写实能力,更填补了我们对秦朝兵力、军队、兵器和列阵未知的空白。此外,秦代官吏喜的墓穴,更是出土了1155枚竹简,这让现代的我们能够了解原来在两千年前的秦朝时期,我们的法律就已经那么完善。

海昏侯的墓中,出土了当时版本的论语、易经、孝经、礼记等等大量珍贵经典,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典籍,还能够研究它们在两千年的变迁中产生了那些变化……】

伴随着天音,天幕又放出了已经灰败的兵马俑,他们整齐排列在墓坑之中,上方有着偌大的拱形顶棚之中,甚为壮观。

而后,画面一转,是海昏侯墓中的那些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的竹简,它们被泡在水中,用好长时间,才恢复成之前的模样。

秦朝

“原来,是这么回事。”

看着天幕,始皇这才明白自己之前理解错了,他回忆起刚才看到的那些龟甲,以及自己墓葬如此古朴荒凉的景象,心情有些复杂。

“两千年,实在是太久了。”

久到,自己猛然回顾八百年前的历史,即便是知道周代商,也无法证明商真的存在,那片甲骨就算是放在他的面前,也只会将上面的图案当成儿童所画,压根不知道这是商人所做。

八百年,让商只在史书上留下寥寥几笔。

两千年,就洗刷掉了所有的痕迹,连大秦是否存在都要被人质疑,只能依靠墓葬来证明他们真的存在过。

时间,可真是恐怖啊。

嬴政看着天幕,心中再次升起对长生的渴望。

汉朝

“朕还真以为这后世之人无所不能呢,这倒好,连祖宗在不在都不知道,还得靠挖墓!”

刘彻生气的骂了一句,可紧接着,他又嘱咐道:

“把天禄阁的书全抄一份,给朕陪葬到茂陵里!”

我堂堂大汉怎么可能不存在,不就是要记载嘛,朕这儿多的是!

这样的陪葬让侍中终于稍稍松了口气,不容易啊,陛下总算给自己陵墓放点像样的东西了!

可还没等他这口气松完,刘彻就突然加了句:

“还有,记得提前浸毒。”

给两千年后送礼物,不带点防盗措施怎么能行,反正后世之人手段甚多,这点毒,在他们那时候肯定不算什么事情!

汉朝,太学

“昔日,孔子怀古好古而复周礼,后世之人或许也是如此。”

董仲舒很快理解了考古对于后世的含义,他略一沉吟片刻,突然有了主意:

“如今厚葬之风太烈,正好可借天音之言,将金银器皿改为不值钱的竹简瓦罐,砖石壁画,既能减少他人盗取的可能,等到后世,还可以充做证明我大汉的证据。”

既然墓总是要被盗的,那还不如做点别的贡献,说不定,墓主人还可以当个汉代的‘喜’呢!

不过是陪葬些记载秦代的竹简就能在后世闻名天下,这种好处,总会有人想要的。

【最后,说下我对盗墓的态度吧。

这种行为无疑是极为违反社会秩序的,无论是对死者的亵渎,对墓穴乃至对中华文明的破坏,都极为严重,不管在何时何地,它都不应该受到推崇,甚至必须加以法律禁止,越严越好。

但,在我个看来,盗墓行为的出现是必不可免的,马克思说过,当利润达到了300%,人们就敢于冒着上绞刑架的风险去做,何况盗墓成功的收益绝不止300%,尤其是一到乱世,大家活不下去还管什么法律道德,然后——

唉。】

汉朝

掌管刑法的张汤看着天幕,不由得回忆起自己做基层吏目的时候,他摇了摇头,道:

“律法下后,司寇之徒继踵于门,死市之人血流于路,靠用刑?”

怎么能防得住!

【而除了人性贪婪之外,我觉着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当整个朝代开始盛行厚葬,将地上的金银铜大量带入地下,那等到王朝末期的时候,地上的人再不想掘墓,现实也得逼他们掘了。

因为金银铜等价物严重不足,会导致经济崩溃的。

只能说古代经济学太差,经济崩溃会引发社会动**,要是加上其它外因一起作用,完全能影响到改朝换代,UP主个人觉着,引发西汉崩溃的大地主田庄模式,说不定也有金银不足的缘故,不过我没有查资料,这里就不做多论述了。】

【好啦,今天的视频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一键三连哟~】

汉朝

“嗯?!”

没想到还能听到自己亡国原因的刘彻,眼睁睁的看着天音随口说了一句后,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完结了。

“西汉不就是现在吗?天音你给朕回来说清楚,到底怎么崩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