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班主任(1 / 1)
班主任赵文斌,在自己住院那么长时间,没看到他来看过自己。
作为自己的班主任,对此漠不关心,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吧。
对此,赵宏图也理解。
他赵宏图就一个普通学生,毕业后,或者都不能顺利的毕业,能混出来什么名堂,能对他赵老师有什么影响。
但是,胡校长可是还在任,还是他的领导。
他肯定是偏向于胡晓波的。
不过,理解他,不代表他对赵文斌没有看法。
既然他把自己当无所谓,自己何必去鸟他。
一个班主任而已,又能把自己怎么样。
可赵宏图没想到,他没有去找赵文斌老师,赵文斌倒是跟着李帅回来找他了。
一个戴着斯文眼睛的中年男人,看上去有将近四十来岁。
赵宏图从他那看上去有点沧桑和潦倒的脸上,就看出来,这人混得不怎么如意。
也是,要是混得好的,哪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当一个本科生的班主任啊。
“赵老师,现在销假都还上门服务了啊?”赵宏图心里不爽,嘴上也不客气。
赵文斌也很恼火的。
他是赵宏图班的班主任老师。
自己的学生受到了处分,多少对他还是有点影响的。
如果顺顺利利的,他带完这一届,也许职称上能升上一级。
但赵宏图和胡晓波发生了纠纷,害得胡晓波的留学资格被取消了,还受到了处分。
这个锅,赵宏图要背。
他作为赵宏图的班主任,也要沾上一点锅灰。
今年对班主任的考核,他肯定是最低一等次了。
都这样了,他对赵宏图哪能有啥好脾气,如果可以,他恨不得狠狠地收拾他一顿。
所以,赵宏图住院的时候,他就第一天陪着去了,后面根本就没不想去看他。
能安排李帅去陪护,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可赵宏图回来,竟然都没想着去找他销假。
学校刚给赵宏图处分通报了,刚从医院回来,就受到一个处分,搁谁那,都会不舒服。
赵文斌也知道赵宏图心里不舒服。
可自己也很不爽啊。
但生活已经磨平了赵文斌的棱角,尽管他很介意赵宏图对他的冒犯,但他更害怕赵宏图捅出更大的篓子。
忍了忍,嘴上说道。“我们找个地方聊聊?”
赵宏图深深地看了赵文斌一眼,“赵老师,有什么事?”
赵文斌看了看宿舍的人,宿舍的人也都很有眼力价,都找借口出去了,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两个人之间,是沉默的空气。
赵文斌酝酿了一会,好像在琢磨怎么措辞,“你和胡晓波之间的事情,你也知道,闹得有点大。人大的治学很严,最忌讳出现群殴事件,一经发现,绝对是从严处理,所以,即使胡晓波家里还有点能量,也和你一样,受到了处分。”
赵宏图都被整进医院了,而且事件的另一方,还是准备出国的学生,副校长的儿子,想不引起关注都难。
这事情肯定压不下去。
受到处分的事情,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知道了。”赵宏图很平静的回道。
赵文斌有点错愕,他准备了一大套安慰的说辞,都没有派上用场。
“受到处分,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毕竟,你们都是国家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学校给你们处分,也是为了治病救人,好好表现,还是可能会被撤销处分的。”
自己是赵老师的学生,自己被处理了,肯定对他会有影响,估计赵文斌老师也不是很好受吧。
就这样,还能安慰勉励下自己。
赵宏图想到这里,对他倒是多了一丝同情和理解,“赵老师,多谢你了。”
“没事,赵老师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可能帮不上你多大的忙。哎。”赵文斌听到这句话后,也是有点心酸。
自己的学生,他也维护不了,帮不上忙不打紧。
对方是副校长,自己又能怎么办?
他也不敢去掺和太多,万一惹火到自己身上了,被穿小鞋了,搞不好在学校都待不下去。
“对了,赵宏图,当初你在医院的情况比较危险,学校也通知你家里了。按道理,差不多这几天,你父母也就要到学校了。”赵文斌走的时候,又多说了一句。
赵宏图听到后,忽然想起了自己上辈子的父母,自己车祸去世了,他们应该很伤心吧。
两口子,只是在县城上班的普通职工,一辈子平平淡淡,也没多大出息,但日子也过得去,还有一个值得他们骄傲的孩子,考上了京城的985高校,顺利地研究生毕业,成功的获得了大厂996福报的机缘。
可就在日子最阳光灿烂的时候,美好生活,戛然而止。
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迈过这个坎。
赵宏图想来,心里还有点难受。
不过,自己去深城报道之前,好像听说母亲响应国家号召,又怀了一对双胞胎,一下子就完成了别人两次才能完成的任务。
想来,大号没了,小号练起来,时间久了,日子也能过得去。
这辈子的父母,哎,想起来,也有点头疼,记忆里,对他们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其实还不是很能接受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
哎,算了,还是别想他们了,想想自己到底该怎么过吧。
在学校里,以后估计要面临的是胡校长无处不在的小鞋,还有被开除的风险。
那要么自己主动退学,然后去创业?
赵宏图上辈子,是1996年出生,从有记忆起,也是2000年后的事情了。
对这个时代,一点也不熟悉,但是,不妨碍他从后世的书和各种资料上了解这个时代。
这是一个苏醒的年代、启蒙的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希望的年代。
是**澎湃的一年,无论草野,还是庙堂。
在这一年,大领导首次南巡,并为鹏城、横琴两个经济特区题了词。
在这一年,旺科、健利宝、联响、海迩、科隆、步步糕、TCL等,都开始逐渐往历史的舞台前行。
这一年的5月,有个33岁的年轻人叫某石,他用倒卖玉米赚的钱成立了一家公司,叫旺科。
这一年,45岁的酒厂厂长李经伟带着200箱光鲜亮丽的“健力宝”出现在广州会议上,“东方魔水”一举成名,并成为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专饮饮料。
这一年,年满40岁的副研究员柳传质,抽了人生中第一只好烟“香山”,在这根好烟的灵犀作用下,联响成立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