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资本市场(1 / 1)

加入书签

王兴华听到后,也是一愣。

他根本就没想到,当初赵宏图提议的风险管理,他们还真做到了。

气候部门,本以为也就收集一个天气预报,支持一下农业种植情况。

对他们的预期已经非常高了。

可没想到,对于商业运作也能够支持。

如果产量提高,即使需求也要增加,但是大豆的价格,可能还会回落。

华远集团做的套期保值,一切都还存在变数。

也就是收益,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至少是不会亏损那么大了。

“好了,兴华,既然已经做出来决定了,那就不要去纠结。对了,你刚才说米国华尔街那边,要扫货推高价格,对我们出手了?”赵宏图问道。

王兴华脸色凝重地点点头,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这么着急。

当初华远集团在港城有多高调,西方的资本,对华远集团就有多惦记。

他们当初在亚洲布局了这么长时间,最后却为华远集团做了嫁衣裳。

得有多不甘心啊。

现在大豆因为天气原因,没有及时播种,而华国的大豆需求量却急剧增加。

他们肯定第一时间就做多大豆。

而华远集团的宏丰粮油,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食用油公司。

对大豆的需求,肯定也是最多的。

到时候联合大豆供应商,抬高大豆价格,想必可以让华远集团大出血一番。

大豆价格上涨,宏丰粮油的成本,也要增加。

除非他们愿意接受,没有大豆生产,放弃大豆压榨这块的业务。

显然是不可能的。

没看到华国那些大豆压榨厂,都在高价收购大豆么。

做多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想着让华远集团会多出血,今年说不定大豆压榨业务出现大面积的亏损。

这些做多资本,还是很兴奋的。

本来以为华远集团在港城表现那么让世人为之震惊。

基本上是把西方的资本,一网打尽。

这次赵宏图的华远集团也会做套期保值吧。

嗯,还真是做了。

但却做空。

如果是在往年,价格波动幅度不大

价格上涨,华远集团之前在低价签订协议的时候,以及自己的种植基地,在大豆原料上可以赚一笔,足以弥补了做空的亏损。

如果价格下跌,那做空要赚一笔,足以弥补他们种植基地的亏损。

在华远集团低价签订了收购协议的情况下,在原料方面占优势的情况下,做空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但是现在是大豆急剧上涨,还做空。

那就有点失误了。

他们也没想到,华远集团在港城表现这么出色,在套期保值上,怎么就做这么不专业的决定。

米国这边大豆补种了,而且面积有所增加的事情。

他们也是知道的。

但是大豆产量也就是和往年持平。

根据全球大豆需求来说,大豆的需求是大于供给的。

大豆上涨是必然。

做多才是正道。

华尔街这帮人本来也不一定盯着大豆来做,但是既然华远集团做空大豆,而且被他们给知道了,上次在亚洲栽跟头了,这次必须找回来场子。

他们去联络索罗斯,可是后者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还说华远集团在大豆上,从种植到加工全产业链都涉及,劝各位最好别去和华远集团对着做。

不少人觉得索罗斯,也不过如此。

就只是在港城输了赵宏图一把,就对赵宏图谈之色变了。

这些资本其实是怀疑,港城那事情后面,说不定还有华国的影子。

根本就不是赵宏图他们的实力和水平。

索罗斯,老矣!

事情地发展,远超出王兴华和赵宏图他们一行人的所料。

国际上最大的几家大豆供应商商议,要维护大豆高价。

华尔街的资本,更是坚定了信心,没有听从索罗斯地劝告。

一拥而上,大豆的价格,被他们一下子就做多到了四千四百元每吨。

相比原来的大豆价格,都已经翻了倍还不止。

接着,这些神通广大的资本,又捅出来巴东大豆中存在包裹了种衣剂的红豆。

种衣剂有不同农药成份,呈砖红色,用此药剂对种子包衣,在种子播种和发芽过程中可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同时,随着种子发芽出土,药剂从种衣中逐渐释放,被作物吸收,还可防治地上部病虫害。

对于提高产量有一定帮助。

但是这玩意,那是有毒的。

接着,华国暂停了四家巴东的大豆供应商出口大豆,之后又对涉及种衣剂大豆的25家供应商下了封杀令。

种衣剂大豆事故,让大豆的供应更少了。

大豆价格,接着连续上涨,在期货市场上,已经到了每吨4800元。

而华远集团可是卖出大豆合约3300元每吨。

如果华远集团的合约到期后,还是4800元每吨,到时候,华远集团每吨大豆要亏损1500元。

而华远集团当初在米国农协那边买入大豆是2600元每吨。

虽然现在看来是价格很低廉。

但当初大豆价格,才不到2200元每吨。

也就是华远集团是讨好农协后,采购了那么一大批大豆。

所以农协才会替华远集团发声。

为了应对米国的三项措施,可是付出了血本。

最终,在米国这边采购大豆和期货市场,相当华远集团的亏损要远超过800元每吨。

而相比往年,成本要高出来2600元每吨。

华远集团的大豆压榨业务,今年亏损,是必然的。

米国的农协相比往年,多赚了400元每吨。

而他们这些资本,要在华远集团上面赚1500元每吨。

想想都是很开心的。

最让他们觉得开心的是,不是因为赚钱,而是战胜了赵宏图的华远集团。

那可是赵宏图啊。

这件事,在华远集团内部,也有所流传。

不少人有偶像塌房的感觉,一向英明神武,从来都不犯错的赵宏图。

竟然会做出来这么一个错误的决定。

听说当初王兴华提议,可是要做多大豆的。

哎。

公司内部的士气,也有点被打击到了。

就连国内的那些当初花了四千元一吨高价买了大豆的压榨厂,在听说华远集团的事迹后,不少企业负责人,背地里也是幸灾乐祸。

买了高价大豆后,虽然买的心疼,但是看到华远集团做什么期货保值后,反而亏了更多。

一对比,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别人更大的伤口上,好像也不那么疼了。

槟城某集团,大豆压榨厂,在这一年进入国内企业五百强的。

他们的负责人徐峰在背地里评价道,“华远集团的赵董,不愧是大学老师,比咱们这些实实在在做企业的就是懂得多,还有能力去米国玩什么套期保值,上赶着给米国人送钱去。咱们可是没这个能力啰。”

话语里,嘲讽意味十足。

他也不是对华远集团亏损幸灾乐祸,而是看不惯赵宏图他们在粮油行业的话语权太大了。

陆益杰担任粮油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们的副总担任副手。

这完全是把粮油行业当成自家的了。

徐峰就是看不惯。

自家作为国内五百强企业的负责人,竟然还不如华远集团内部的一个分公司老总和副总。

凭什么地位要在他们之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