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铁路投资意向(1 / 1)
赵宏图给李金德添上,笑道,“金德,咱们一直想把白菜卖鱼子酱的价格,你倒好,把鱼子酱卖白菜价格。”
华远集团也一直在做公司品牌运营,胡晓雅那边负责这件事。
为的就是要把公司的蔬菜水果,卖一个好价钱。
为了不让国内的蔬菜水果贱卖了,在海外搞价格竞争太狠了,华远集团也做了不少工作。
赵宏图这话,也是想要提点下李金德,咱们的好东西,可不能贱卖了。
李金德嘴角咧开百分之六十以上,“老赵放心好了,咱们肯定不会把东西贱卖了,到时候还要胡总那边帮忙,建立我们在海外的经销渠道,讲好华国鱼子酱的故事,打造属于我们的鱼子酱品牌。”
现在华远的鱼子酱,因为在国外没有自己的经销系统,东西没法直接达到市场终端,很难突破海外巨头对市场的控制,这样一来,就只能成为那些国际大牌的原料供应商。
说实在的,成为海外巨头的原料供应商,只要能保证利益,那也没有关系。
但是不能辛辛苦苦,钱都让他们赚了去。
可是,如果市场都被人控制,那低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也是李金德国来魔都的一个原故。
华远集团之前在蔬菜水果行业做的不错。
“嗯,咱们的品质不低,没道理要卖低价,让海外的中间商去赚更多的利润。怎么让全世界去习惯高端食材是华远出品,这也需要咱们去共同努力。”赵宏图说道。
在这一点上,已经成为了华远集团上下的共识。
但是要做到这点,任重而道远,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
好东西卖低价钱,甚至亏本也要卖,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不只是华远集团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就是衣帽服饰、电子电器等产品,又何尝不是最大的利润都是外商给赚了去。
好在华远集团做的是全产业链的工作,在议价方面,也具备有一些优势。
现在欠缺的也就是海外市场终端这一块的业务没有跟上。
几个人又接着聊了一下品牌溢价的事情。
“金德,你这次来,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情?”赵宏图问道。
如果只是因为鱼子酱的事情,又是让王兴华先吹风,又是亲自来魔都。
赵宏图想着,他应该也是为了让农业大托管项目全面介入鲟鱼养殖和鱼子酱加工的事情。
对华远集团来说,这也是好事。
但和王兴华说一声,或者打一个电话就行,也没必要亲自来一趟。
李金德尴尬地笑了笑,他确实是来魔都比较少,如果说想和赵宏图他们聚聚,这话肯定没人信。
稍微犹豫了一下,李金德还是说道,“一方面也是鱼子酱的事情,另外就是我一个老乡,想要和我们合作,一起修建老过到华国的铁路。”
赵宏图也是一愣,泛亚铁路网投资的事情,尽管华远集团也在海外做了不少工作。
感兴趣的企业和个人,也有不少。
但是一直推进很慢。
而且,目前确定要投资的民营公司,还真没有。“你那老乡是什么情况?”
徐爱军和王兴华等人,也有点意外,除了华远集团,还有国内其他的民营企业投资铁路?
除了华远集团,借苏北的境外铁路项目进入铁路市场。
还真没见过国内其他的企业参与过这样的项目。
就算是华远集团和铁路集团在苏北那边合建的铁路,虽然是控股方,但铁路的运行性质就决定了华远集团这样的企业,不可能主导话语权。
而且李金德老乡,那是湘南的。
妥妥地华人,怎么能投资老过的铁路。
难道他在老过那边的关系,有华远集团在苏北的关系那么硬?
可是真没听说过这么一个人啊。
再说,修建铁路,他的收益,到时候怎么能保证?
徐爱军他们也非常好奇,这到底是什么牛人。
“他叫李张群,听说在东南亚经商多年,在海外的朋友和融资渠道很多,这次他也来魔都了,要不明天我叫他来公司一起聊聊?”李金德说道。
“行吧,那就叫他过来一起说说吧。”赵宏图笑着说道。
如果真有民营企业能够拿下老过那边的铁路投资,也许能够为现在推进缓慢的泛亚铁路建设加一把力,从而加快进展。
第二天,赵宏图和王兴华、徐爱军等人,在总部会议室看到李金德带了一个斯文儒雅的老人走了进来。
看上去大概六十多岁,像一个文艺工作者,胜过像是一个商人。
“李先生你好,久仰久仰,我在东方文艺上可是拜读过你的大作司机的车、双眼皮等,早就想过见你了,这次金德可是给我圆梦了。”赵宏图热情地伸出手迎接道。
李金德内心直翻白眼,昨晚自己说起来李张群的时候,赵宏图可是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
现在却能装出来久仰,也真是服气了。
看来自己和赵宏图还是有很大差距,至少在脸皮上是没法比。
如果当初有赵宏图的脸皮,也许在财政系统还干得好好的。
李张群听到赵宏图这么一说,也是有点受宠若惊,他还真没想到赵宏图对他有这么了解,不过很快就释然了,肯定是李金德和赵宏图说的,“赵董,你的著作经济学原理、国家竞争优势,我可是看了不下十遍,获益匪浅。”
两个人亲切握手。
跟李张辉过来的工作人员,立马抓拍了这一个镜头。
寒暄了半天。
李张群开始步入主题,“赵董,我听说妖国投资华国到老过万象的铁路资金迟迟没到位,老过已经停止和了妖国的铁路建设合同,我们想要和华远集团合作,一道投资这段铁路。”
说着,让人拿着材料给赵宏图他们一人一份。
赵宏图随便翻看了一下,李张群他们在滇省注册了一家投资公司,注册资金一千多万,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少了。
但是看完他们的材料后,赵宏图对他们投资铁路却不是很看好,“不知道李先生之前有没有过修建铁路的资质,有没有过投资、建设和运营的铁路项目?而且老过那是什么地方啊,穷。国家没钱,国际组织也看不上。咱们投资看重的都是利润,而在老过投资铁路,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而收益现在还无法估算。我个人还是建议李先生再多考虑一下。”
“赵董,我们都考虑过了,李金德先生应该和你谈过,我在东南亚经商多年,在海外的朋友和融资渠道很多,能够融资大概四十亿米元左右,如果和华远集团合作,我们完全有能力承接这一段铁路,铁路建成后,作为投资铁路的利益交换,这段铁路的运营收入归我们所有,我们还会参与到老过那边的一些农林开发、工业开发及矿产开发项目,还有,老过的有色金属矿藏丰富,我们也可能拿到优先开采权。这么算下来,我们肯定只赚不亏。”李张辉说道。
农林开发、工业开发、铁路收益、矿产开采等,都是华远集团之前和苏北合作的时候,拿到的优惠政策。
所以李张辉的话,也非常有说服力。
可是,这么有说服力的项目,赵宏图却摇摇头,“非常抱歉李先生,如果你们想要和老过那边合作的话,我建议你们直接和老过联系,华远集团不参与这个项目。”
王兴华、徐爱军、李金德等,听完李张辉的介绍后,都被说动了,可怎么赵宏图却拒绝了李张辉的提议?
李张辉也不死心,用湘南口音的普通话,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试尝说服赵宏图,可惜不知道赵宏图是怎么回事,咬死了不答应合作。
李张辉无功而返。
“老赵,我看李张辉他们的项目方案做的很好,而且老过那边,也是说一不二,投资铁路收益也确实有保证,怎么就不选择和他们合作呢?”李金德问道。
就因为这个项目,他觉得很不错,被李张辉给说动了,才会带着他来华远集团。
赵宏图摇了摇头,“你看他们的材料,公司没有境外投资企业核准资质、不具备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相关资质,这个注册资金一千万,说不定也是虚的,最关键是,这个人给我的感觉,有点像一个大忽悠。”
投资,先看人,人觉得不靠谱,项目规划的再好,赵宏图也不会投资。
没多久,媒体上开始铺天盖地都是李张辉的三湘公司去华远集团洽谈投资老过铁路的新闻报道。
华远集团连忙站出来辟谣,华远集团没有和三湘公司合作,两个公司之间没有业务往来。
但是,华远集团辟谣也没用,过了一段时间,李张群他们去了老过,说他们已经融资了四十亿米元,希望能够承接下铁路修建项目。
接着,有媒体开始报道三湘公司拿到了华老铁路项目投资、承包和经营权,开启民资参与泛亚铁路建设的先河。
为了证明所言非虚,媒体上还提供了一段介绍文字,“2000年10月18日在老过的支持下,获得了老过投资计划部的投资批准证,批准文2000年115号。为了更好配合好该项目的正常实施,三湘公司在老过注册了‘国外经济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具体执行对泛亚铁路老过段的投资、经营和管理,老过公司法人同为李张群先生。”
在通过多家媒体宣传后,三湘公司火了。
李张群也对外宣传,拟将这一铁路建设项目分包给相关企业施工。
半年之内,李张群与多家单位和个人签订了修建华老磨万铁路《施工合同》,摇身一变成了“亿万富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