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三顾求书(2)(1 / 1)
所有这些,像磁铁般吸引着我。
“你的经历就是故事,我想写下来。”第二次见面时,我直奔主题对欧阳说。
欧阳迟疑了一下说:“不太好吧,像我们这代所谓的企业家、生意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和辛酸。况且,我也怕出名。”
“出名有什么好怕的?找我写书的人多了,就你怕?”我说的是真话。
“我怕你把我当个生意人。”
欧阳的话让我感到意外。
“生意人有什么不好?中国这二三十年突飞猛进,靠的就是你们这些财富创造者。”
欧阳仰天长叹一声,道:“你可能不知道,人没钱时什么都不怕。可有钱后,反倒怕这怕那。”
“为什么?”
欧阳摇摇头,没有接话,内心似乎有不少苦涩。
片刻,他缓缓诉说:“其实不为什么,人就是应该低调和谦卑。虽然现在我也算是个有钱人,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有再多的财产,它最终也是属于社会的,所以并不值得炫耀。但我确实也有些自己的奋斗经历和人生感悟想告诉世人。你看,光国家现在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一大难题。许多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后面对激烈的竞争难以适应,找不到定位,开始怨天怨地。比如像深圳,2004年在体育馆举行的一次招聘会上,1千多个应届毕业生职位,全国各地却来了几万名大学生!你想想看,这是多么大的反差!许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身无分文,有的躺在马路边,有的躺在公园里,甚至个别的公开乞讨路费……看到这一幕幕,我觉得心酸。因此之后我到大学演讲,就一再强调大学生要走出社会,提倡学校实质性地去搞素质教育,与学生们一起研讨自食其力的能力和方法。”
“又有一次,在我自己的公司创建十周年时,我把过去的领导和战友们请来了,吃饭时我应邀向战友们简单讲述了一下自己走出军营的十年奋斗历程,没想到他们听了都感动得直落泪,说欧阳你太不简单了,说你转业后的经历就是对全军几百万转业军人最好的人生教科书。我简直感到是一种意外的说法。”
“还有一件事,是前年春节我回湖北老家,当看到许多农村青年走出家门数年后,又毫无收获地回到家乡,无所适从,对前途和理想完全失去了信心,整天不是去搓麻将,就是跟父母争吵,又懒得连地都不愿去种。我看着,心头有种痛。那时我想了许多,想到了自己比他们更不幸的过去,也想起了比他们不知要好多少倍的现在,但想得最多的,还是想把我自己如何面对人生不幸的经历和艰辛奋斗的经验告诉他们,想让他们明白我们既生而为人,就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不做一个多余的人。做一个经营者,不要做一个永远的消费者。因为永远的消费者是谁也做不起的,那肯定是人生的失败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