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当兵成英雄还是成狗熊?(7)(1 / 1)
其间,欧阳难忘那一幕:当他准备打退堂鼓时,老营长刘国棋给他写了一封信,教导他:“欧阳,你要努力再努力,千万别动摇啊!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一定要把握好人生的机遇呀!”
幸运之神最终降到了这位苦孩子出身的战士身上。他开始了真正腾飞的军旅生涯,一步一个台阶,走得比别人都坚实和快速。
毕业后,欧阳从广东韶关的师部到了宝安布吉的团部,又回到了自己的连队,这时正好赶上了部队的冬季野营拉练。
野营拉练是什么呢?许多新兵都觉得新奇好玩,跃跃欲试。可真当他们“试”过之后,个个叫苦连天。从当时的宝安布吉到汕头市的430公里路程,战士们需要徒步行走,再加上每个人肩上70多斤的钝重装备,让他们没走两天就上气不接下气。
一天走五六十公里,而且是负重前行,他们的脚底都起了层层血泡。遇上暴雨天气,血泡浸在泥水中,很快就发炎腐烂了,又痛又痒,简直寸步难行。
走,只能走!
除了体力上的不支和路况的艰险,最要命的还要克服困倦。一天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走,睡眠严重不足,很多人走着走着眼皮就不自觉地合起来,到后来,走着站着似乎都能睡得着。而且越是走不动,指挥所越是出一些敌情连连的情况,越是要急行军,甚至是强行军,必须每小时达10公里,几乎就是跑步。欧阳跟大家一样,咬着牙,身上仿佛是背着一座山似的无奈前进。这是对一个人体力和毅力上何等严峻的考验!
1978年,中越关系十分紧张,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局势面临打仗,搞得人心惶惶。
有一天,疲惫不堪的战士们走到海陆丰,突然接到命令。
“全体撤回部队!”
这个突如其来的“鬼命令”让战士们傻了眼,谁也猜不透是怎么回事。可这就是军机和军令,不能随便猜测和探问,只能服从。
“要打仗了,要打仗了。”
“难道又要我们原路走回去吗?”
“那还怎么活啊!”
战士们看着来时的路和伤痕累累的腿脚,倒抽着气。已经是半死不活了,却还要走那么多回去的冤枉路!每个人都偃旗息鼓,挪不动半点脚步了。
而正在这时,另外一支队伍正悄悄地赶到了海陆丰。大量卡车似乎一瞬间集合到了同一个地方,气势不小。
“这是广州军团汽车团,快上车!”大家一股脑儿被命令上车,送回了部队的驻地。
这一回去,可不是让疲劳的战士去休息的。一到部队驻地,整个团就全部“调防”。
又一个突如其来的命令。大家谁也没有时间多问,迅速行动起来,整个团部的物资装备在一天一夜时间“搬家”完毕。这时的团部像是突然蒸发一样,被悄然移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