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小卖部里的“大学问”(6)(1 / 1)
现在,欧阳站在小卖部的三尺柜台之前,他感到自己仿佛比当年错将电缆做树根的那般狼狈相还要“傻帽”!
“坏了!”突然不经意地往大街上一瞥,吓得欧阳恨不得立即掘个地洞钻进去——原来,他看到自己部队的一位战友正从那边朝他的小卖部走来……
一分钟、5分钟……10分钟、半小时……欧阳这才从柜台的后面探出头来。
欧阳知道自己必须从这一天起,把往日在部队当营长的那颗高昂和荣光的头颅低下去,一直低到地底下,因为你欧阳现在什么都不是,仅是一个只能卖点妇女用的纽扣、针线和卫生巾之类的小卖部的小老板——可能是全深圳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小的小老板。
既然头已低下,就不再讲脸面了。
欧阳开始动脑筋:啥叫小卖部?就是方便周围居民和路过此处的百姓,给他们提供又便宜又方便的日用品呗!有了这样的意识,欧阳就着手“武装”起自己的小卖部:原先的服务内容一样不少,还添置了烟酒糖茶、粮油水果、锅碗瓢盆、录音磁带,甚至服装鞋帽……好家伙,屁股大的地方,他欧阳硬是将它“打扮”成一个有数百种物品的“小百货店”。只要想得到的和顾客上门曾经问过的东西,他欧阳全都纳入了自己的营业范围。
有个世界巨商说过这么一句话:财富积累的真正本事并不看他的资本有多大,关键看他的经营窍门是否超人一招。真是小卖部里有大学问啊!
对于手头没有多少本金的欧阳来说,初入生意场的他时时处处受到牵制和遇到尴尬。而正是这种让他脸红的尴尬处境,也迫使他走过了最小、最窄的经营门道。比如说“百货”,你真要进一百种货,他欧阳手头的几千块本金即使想填满“屁股那么大”的小卖部也不易。于是欧阳采取每天只进少量货,只等哪样东西卖掉了,他赶紧又在第二天一早跑到供货的批发地再进货——欧阳当时落了个“地利”的优势,在他小卖部的后街约四五百米的地方就是个小百货批发市场。
顾客什么样的都有,想买的东西五花八门,想要支撑着店面生意兴隆,就得让所有来者尽兴而归。但做到这一点对小本经营者来说谈何容易!可是欧阳竟然做到了:你要什么,我这儿都有。对对,你要的我这儿都有。请稍等一下,我上后面库房给您去取,先生请稍等片刻。
有一日,一个穿着很体面的男子行色匆匆地从街的对面直奔小卖部而来,一挨柜台就问有没有“中华烟”。欧阳的柜台里其实没有“中华烟”,那一条“中华烟”进价就是三四百元,欧阳进不起。但生意来了,绝不能跑掉,这是欧阳的原则。
“您要几条?”欧阳恭敬地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