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忍受的煎熬——不停闪回到创伤之中(1 / 1)
埃弗里斯特是个乐观开朗的人,他有一群好朋友,他们一块儿长大,在一起过得很开心。在高中快毕业时,埃弗里斯特决定学习应用心理学这个专业,他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能成为心理学家。为了获得上大学的补助,埃弗里斯特决定去参军,因为他的父母供不起他上大学,再说埃弗里斯特的两个亲人也在军队里,他很想借此机会与他们团聚。
于是,19岁的埃弗里斯特成了美国陆军442军团的一名普通士兵,当时正值伊拉克战争。埃弗里斯特不会想到,在战争中的经历会改变他的一生,劫后余生的埃弗里斯特要忍受难以想象的精神煎熬。
埃弗里斯特被调配到了伊拉克的巴扎德,驻扎在水蟒基地后勤保障区的外面。在这里,埃弗里斯特的生活还算不错,不用每天面临着死亡和厮杀。后来,埃弗里斯特成了一支队伍的领导者,他的年纪尚轻,总是被士兵们嘲笑和侮辱。
一天,埃弗里斯特在执行一项任务时,出现了一个意外。当时有两个囚犯非法入境,埃弗里斯特要将他们押送到直升机上,然后把他们驱逐出境。一名囚犯试图逃跑,埃弗里斯特追上他,埃弗里斯特不想开枪,就用头去顶撞囚犯,谁知囚犯就此倒下不动了,原来埃弗里斯特戴着夜视头盔,这种头盔十分坚硬。看到囚犯倒下后,埃弗里斯特就将另一名囚犯押送到直升机上。然后,埃弗里斯特才走近去看那名倒在地上的囚犯,他竟然死了,这让埃弗里斯特十分震惊,但不可否认的是,囚犯是因他而死。
囚犯的尸体被送去进行尸检,尸检医生好像知道埃弗里斯特对此很愧疚一样,就安慰他,这名囚犯本身就处于癌症晚期,他的体内到处都长满了肿瘤,他每天都饱受病痛的折磨。尽管如此,埃弗里斯特的感受还是非常糟糕。
埃弗里斯特第二次杀死的是一个普通的伊拉克男人。当时埃弗里斯特正在街上巡视,他看到一个男人正在殴打一个女人,旁边还有两个惊恐哭泣的孩子。埃弗里斯特最讨厌看到男人打女人,就跑去制止,埃弗里斯特还特意用学到的阿拉伯语制止那个男人,但男人根本不听,这让埃弗里斯特十分恼火,他就用手中的步枪砸向男人,最终男人被打死了。女人获救后,两个孩子立刻跑去抱着她,她不断用阿拉伯语向埃弗里斯特道谢。这一次,埃弗里斯特并未产生愧疚,他冷静地将男人的尸体拖到了一个大垃圾堆的后面。
后来,埃弗里斯特成了一名医疗兵。一天,他接到一个消息,有四个美军士兵在执行任务时被杀死了。埃弗里斯特听到后就跑到现场,希望能帮上忙。结果,埃弗里斯特意外发现那四具美军尸体的其中两具是他的亲人,就是他一直想要团聚的叔叔和表哥。埃弗里斯特震惊了,他抱着尸体痛哭起来。埃弗里斯特哭了很长时间,直到没了力气。这件事情给埃弗里斯特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打击,他觉得曾经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死去了,剩下的这个埃弗里斯特不过是劫后重生,无法感受到爱、内疚和悲伤,只剩下了憎恨和无法控制的愤怒。
在水蟒基地后勤保障部队服役3年后,埃弗里斯特回到了家乡,此时他已经22岁了。埃弗里斯特为了摆脱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阴影,就找了一份忙碌的工作。业余时,埃弗里斯特总是独自一人待着,即使曾经的朋友来找他,他也不见。
埃弗里斯特甚至无法与家人和平相处,他总是不断地与父母、姐姐发生争吵。埃弗里斯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他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一点儿小事就可以让他大发雷霆。埃弗里斯特还有杀人和自杀的想法,他被这些想法吓坏了,就去退伍军人管理局找精神病医生。医生在了解了埃弗里斯特的情况后,就给他开了点儿药,让他按时服用。
这些药能让埃弗里斯特在白天时获得短暂的宁静,但到了夜晚却会变得很恐怖,埃弗里斯特整晚都被噩梦困扰,总是梦到在伊拉克的日子。时间长了,埃弗里斯特开始分不清谁是谁,有时会误以为自己还在伊拉克,甚至将自己的家人看成伊拉克人。
无法控制的怒火几乎是所有参与过战争的退伍军人所共有的特征,哪怕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点儿小事也能让他们大发脾气。在参加战争之前,这些军人只是一个普通人,像上述案例中的埃弗里斯特一样乐观开朗,有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但当他们从战场上归来时,他们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容易暴怒,在周围人看来十分恐怖。
战争的经历还会使退伍军人丧失社会功能,不论他们之前是否能与人愉快地相处,战后都会变得冷漠起来,对人际交往丝毫没有兴趣,就像上述案例中的埃弗里斯特一样,整日独处。有的退伍军人甚至不会与妻子、孩子进行交流。
这是因为战后的退伍军人都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使自己长期处于一种警戒状态中,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总是无法控制发火的原因所在。
在上述案例中,埃弗里斯特并未真正参与到战场的厮杀之中,他只是后勤部队的一员。不过埃弗里斯特却经历了类似于战友死亡的情景,他意外发现了在战争中死去的亲人的尸体。对于参战士兵而言,他们都会接受十分严酷的训练,然后被送去执行任务。对于他们来说,每天所面临的都是生死考验,其精神状态一直处于高度警戒之中,稍不留神儿就有可能丧命。于是战友成了参战士兵的情感依靠,他们会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并且随时准备着为战友而牺牲。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由此可见,战友对于参战士兵来说是多么重要。
赌场上的钱不是钱,战场上的人不是人。参战士兵即使侥幸活下来,也势必会遇到战友牺牲的场面,这会给他的心理带来严重的创伤,感到绝望和恐怖。这种场景或许会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他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忆当时的场景,让自己身处创伤之中,重新体会当时的种种感受,例如恐惧、暴怒,甚至是瘫痪。
相似的场景也会立刻勾起参战士兵对战场的回忆,例如越南战争退伍的士兵在炎热的夏天就会联想起越南那炎热的战场,进而想起战场上发生的一切。这是因为那段创伤经历改变了他的感官和想象。有一个退伍士兵在回到美国后,一直想尽力融入正常生活中,他结了婚,有了孩子,但却无法面对自己的孩子,看到婴儿的他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在越南战场上看到的死婴。
想象力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人是一种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动物,一个是想象中的世界,另一个是现实中的世界。我们常常会想象一些美好的场景,例如在无聊的时候,想象自己正在做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象中的世界尽管不具有现实意义,但却可以让我们变得愉快起来,从而让我们痛苦或焦虑的情绪有所缓解。但严重创伤会剥夺一个人想象的能力,他的生活也因此丧失了意义和希望。
在人格测量的方法中,投射测验与人的想象力有关。心理学家会用一些类似墨迹、无结构的图片来刺激接受测验者,然后让测验者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告诉心理学家他看到了什么,并做出解释。
在投射测验中,比较著名的便是罗夏墨迹测验。有的参战退伍士兵在进行罗夏墨迹测验时,会陷入恐慌,因为他能从无意义的墨迹图片中看到战争中的恐怖场景,并产生痛苦的感觉。
最后便是无法摆脱的噩梦。噩梦每个人都曾做过,例如一个曾对考试焦虑的学生,在遇到令自己焦虑的事情时,总会梦到自己在参加考试,而且考砸了。可对于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例如参战士兵,噩梦几乎每晚都会降临,在梦中他重回战场,到处危机四伏。因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都害怕睡觉,因为睡着了,他就会被噩梦吞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