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兵耍把戏(1 / 1)

加入书签

和华农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意向书,楚平都没告诉黄林木。

完成一切工作,黄林木也游玩了好几天后,两人又去电子厂看了看湖山的女工们,还请电子厂的老板和经理吃了顿饭,楚平这才和黄林木回湖山。

“我们分头去下面再跑跑,先做好引导。 ”回到湖山后,楚平决定再去各村跑一趟,要做通老百姓继续种西蓝花这思想工作,是有些高难度的,“这两方面的保证,也先通过坤平村等其他村,特别是赵三兵向外透透气,这样效果比我们说要好很多。 ”

楚平和王爱军商量,说服老百姓继续种西蓝花的事情,一定要提高到湖山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高度,整个说服工作分三步走。 第一是先通过赵三兵等人,从外围做做工作,发动尽量多的村长支书支持。 第二是以这些村长的提议,在召开乡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上进行讨论,在班子成员中统一思想。 第三才召开全乡村干部大会,统一思想,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宣传。

楚平将侯兵叫来,详细的又秘密的布置好乡里的宣传工作后。 又将赵三兵叫来,在他耳边这样,那样吩咐了一番。 虽有又将几个比较听话,和楚平、王爱军关系好的村长支书叫来,也这样那样吩咐一番。

和华农公司的合作协议,楚平实行了保密,湖山乡只有王爱军、侯兵和赵三兵知道。 这样做。 也是想形成这到底决定种什么,并不是乡政府包办的,而是由下面老百姓在乡政府提供地选择中,经过讨论结合自身特点选的,乡政府只是在各村意愿的基础上,去努力打开销路,去找技术支持。

这是楚平想起。 他在周宪国办公室汇报的时候,周宪国让他做事情要注意工作方法。 回来后和王爱军商量,周老板是啥意思,两人想来想去,估计也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所以才采取了这样一个办法。

也不知道这办法行不,反正王爱军和侯兵觉得这样做,总没坏处。 就是大家忙乎一阵子。 其实王爱军赞成,他是心理多少有些担心,这玩意万一搞砸了,有这样一场戏,总还多少有些说词。

说服去年那十二个试点村800亩继续种西蓝花,还要方便一些,毕竟这些人知道,只要产量能上去。 种这西蓝花还是有的赚的。

但要让其他村民也跟着种西蓝花,那是有些困难的事情,他们看到地听到的,可都是西蓝花亏本亏力气地事情。

这次华总的意思,湖山乡一定要扩大种植规模,最少也要达到1500亩的样子。 这样能实行规模取胜,不然他可不想合作。

往乡下跑,楚平并没让别人跟,也没坐乡长的专车,而依然骑着自己那南方牌摩托车,到试点村也不先找村长支书,直接进大棚里面看看,找种植户问问情况。

“老师傅,这西蓝花到底还能不能种?”楚平在湖林村找到有三亩大棚的一对老伯父子聊天,“我是县农技所的技术员。 县里领导要求我们了解一下情况。 总结经验。 ”

“这玩意啊,是好东西。 ”老师傅抽着旱烟。 看楚平还真像农技所的技术员,吧嗒吧嗒地抽了两口说,“不过去年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卖不出去啊,要不是楚乡长,我儿子娶媳妇的钱都赔进去了。 ”

“嗯,这情况我是知道的,我昨天刚去坤平村,村里赵老**说,今年还要继续种西蓝花,听他说销路这问题啊,乡里正在想办法,好像有了些眉目了吧,要不然赵老支书怎么会这么大胆决定种西蓝花。 ”

“真的?”老师傅瞪着眼睛,看了一下楚平朝远处叫了一声说,“三儿,你立马去坤平看看,问问那边的情况。 ”

楚平笑了笑,他现在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赵三兵已经是湖山大棚蔬菜地风向杆,就继续笑着说,“老师傅,你们去年怎么下这么大的本,一搞就是三亩。 ”

“还不是那小子,他在特区打了两年工,以为见了世面,觉得这玩意一定能赚钱,又有乡政府扶持,三亩地赚个万把块钱一点也没有问题。 ”老农指着在大棚里磨蹭着的小伙子说,“他想赚笔钱,早点把媳妇儿取回来,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 ”

“去年的情况有些特殊。 ”楚平有意无意的引导老农总结经验,“我觉得市场是个问题,这产量也是个问题,还有投入也太大了点。 ”

“技术员同志,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搭个大棚也用钢筋水泥,又不是建大楼,坤平的辣椒大棚我去看过好几次,他们用山上地竹子和松树,搭起来也不是很好用,这一块就好省六七百啊。 ”老伯敲着烟锅,接过楚平递过来的香烟,点上美美的抽了一口说,“这南州香烟就是好抽,虽然劲没旱烟大,可也没这样冲。 ”

“嗯,山上有的是竹子和木头,这一点还是乡里搞面子工程。 ”楚平可不想将这事情往白一丁**上扯。

“第一年种,收成不好也还说的过去。 ”楚平没等老伯说话,接着说,“你家这三亩地,去年收成如何?保本了,还是赚了点?

“托楚乡长和廖所长的福气,多少也赚了点。 ”老伯继续看着自己那在大棚里忙碌的儿子说,“我们这三亩地也收了1500斤,产量是村里最高的,我这小子吃了不少苦。 ”

“小伙子,你歇会,抽根烟。 ”楚平朝老伯过来准备去坤平的儿子说,“忙也不在那一时嘛。 ”

“你是县里地干部吧。 ”小伙子接过楚平递来地香烟。 看了看香烟上地牌子说,“是来调查大棚情况的吧,正好我向领导们反映反映,这白一丁真不是东西。 ”

“哦,是农技所地啊。 ”小伙子有些失望,不过眼神立马有闪亮起来,“地区廖所长你认识吗?”

“认识。 她还是我的老师呢。 ”楚平开始乱套近乎了,“廖老师也让我来了解一下情况。 ”

“你觉得今年还能不能种这西蓝花?”楚平觉得这小伙子有一定主见。 看了看时间也不和他们父子啰嗦,直接问了起来,“这大棚要是拆了,多可惜啊,种别的东西也浪费了。 ”

“如果有廖所长做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问题。 ”小伙子吧嗒吧嗒地吸了几口烟,继续说。 “有了去年的经验,这产量应该不成问题,就算达不到当初白一丁那老犊子说地3000多斤的标准,2000斤应该不成问题的。 ”

“产量保证了,那就是销售的问题了。 ”楚平笑着说。

“是啊,不过听说楚乡长回来当乡长了,要是楚乡长出马,这销路应该不会有问题。 销到省城和特区这样的城市,特别是广州,那边人有钱,又喜欢吃新鲜,我们乡种那么一点,应该不成问题。 ”

“你还蛮有想法的嘛。 ”楚平笑着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 “到底是出去见过世面地人,可你这样想,大家不会这样想吧,去年都差点赔了,今年再种这玩意,不拍再赔啊,老师傅你说是不?”

“是啊,你赶快去坤平问问,要赵三兵还种西蓝花,我们这大棚可不能拆了。 ”老伯朝儿子说。

随后。 楚平继续往各村跑。 每到一个村,得到的结论都是这样。 只要技术问题解决了。 销路也能保障,都觉得这玩意还是有赚头的。

王爱军和侯兵跑的几个村,也有了效果。

三人又在十一个试点村中,找了几个熟悉的有想法村长支书听了听他们的看法,也隐约的提到了乡政府要和地区农科所合作,和华农公司也在谈合作的事情。

赵三兵到底是会来事地人。

楚平交代都没几天,他立马带着村里那些种大棚辣椒赚了钱的人,在坤平开了声势浩大的会。

会议的名称叫:坤平村新一年大棚蔬菜种植品种讨论大会。 当然,这会是坤平村内部的事情,和乡政府和其他村没关系,只是在开会前几天,赵三兵让人和乡里各村村干部喝酒吹牛,有意无意到全乡各村去散布消息。

开会当天,坤平村村委还邀请了王爱军、楚平和南州农科所的廖所长等人,作为嘉宾到会。

由于事前散布了消息,而这会,又是在赵三兵家地大棚里敞开着开的,这湖山乡各村都有代表去了,连上山村的丁尚山都来了。

这会开的很激烈。

开始只是坤平村的村民们讨论今年种什么。

赵三兵的戏做的还是满足的,虽然坤平村已经是他说种啥就种啥,但会上,他还是安排一帮提出要继续种大棚辣椒,而且神情有些激动,说出来的理由那也是明摆着的:“三叔,你们家去年种辣椒,赚了这门多钱,今年就不兴我们也赚钱了?”

这话问地很直接。

“小丁子,三叔告诉你。 ”赵三兵点着香烟,很威严地说,“去年我们是赚钱了,可去年你怎么就不听我的?你种那么多西蓝花赚钱了没?你还种了两亩半呢,赚多少了?”

赵三兵这问话,把小钉子问住了,他很不好意思红着脸不说话了。

“我赵三兵啥样地人,你们还不清楚?”赵三兵站起来说,“我是那种我赚了钱,就不让你们赚钱的人吗?”

“老三,小钉子就是个大炮筒,你别生气,他去年亏欠亏慌心了,大人不记小人过,人家叫你三叔呢。 ”村里的老一辈赵大爷爷发话了,赵三兵只好点头表示不生气了。

“大爷爷,我们今年都跟着三叔种西蓝花。 ”赵大爷爷的话刚落。 去年跟着赵三兵和楚平种大棚辣椒赚了大钱地那几十户人家,由几个人代表这站起来响应赵三兵。

上来说话的,是去年赚钱超过2万块的十户人家,他们说话可是很有代表*的:“种啥都行,我们只听三叔和楚乡长的!”

“这样吧,援朝,你和大家说说。 为啥我们要种西蓝花。 ”赵三兵没让大家把话题引到楚平身上,他这话一出。 大家都张着耳朵听了,毕竟这可是大家最要听的原因了。

“首先我说西蓝花,西蓝花是特殊品种,去年我们种坏了,别的乡学不来,也不敢种。 ”赵援朝拿着本子站起来说,“但是我们自己心里清楚。 如果产量上去了,价钱能维持去年那个样子,肯定比大棚辣椒要赚。 ”

下面有人要说话了,被赵三兵阻止住了,他笑着说:“先听援朝说完,有啥要说地,等下再说。 ”

赵援朝拿着本子,接着在会上详细的分析了为什么不种大棚辣椒地原因。 赵援朝说了几点理由。 第一是南州也好,江南也好,到年底这大棚青红辣椒的市场小。 其次是坤平村去年种大棚辣椒赚钱后,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这周边各乡都准备组织种大棚辣椒,大家都种辣椒。 到年底供应量多了,市场只有这么大,这价钱肯定上不去。

“关键一点是,大棚辣椒妹啥技术含量,谁都能种。 ”赵援朝最后说,“西蓝花就不一样了,我们能种,别人就不能种。 ”

这辩论着,辩论着,就从坤平村村民之间。 扩大到全乡各村来的代表中了。 大家就着赵援朝说的那几点。 种大棚辣椒的优点缺点,种西蓝花的优点缺点。 三五成群地说着,有几个甚至还拿出计算器一起算账。

这会开了整整一个上午,赵三兵还准备了免费的中饭,吃了中饭之后,有的人留着继续讨论,想明白了的人,就也三五成群的回去了。

上午,不少村民和村干部站起来嚷着让楚乡长出来说句话,楚平笑着说:“今天是坤平村在讨论种什么,乡里暂时不发表意见。 ”

见大家都有些失望,楚平继续笑着说:“去年坤平决定种大棚辣椒,也是这样讨论出来的结果,虽然种辣椒是我提出来的,但决定种辣椒却是大家讨论的结果,所谓群众地眼睛是雪亮的嘛,我觉得坤平村这样的形式很好,很多东西不辩不明嘛。 ”

“无论种什么菜,有关技术上的问题,大家可以请教地区农科所的廖所长。 ”楚平站起来介绍廖所长说,“去年种西蓝花的那几个村,你们肯定都认识廖所长吧,今年乡里要和地区农科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廖所长以后就是我们想地蔬菜种植指导专家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只管请教。 ”

楚平这话一出,不少村民拥簇到廖所长身边,开始问她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了。

还好廖所长有先见之明,带了几个技术人员来。

这会开着开着,到最后到成了农科技术咨询会了。 赵三兵也乐得停下讨论,和几个要好的支书村长一起吹牛了。

楚平在廖所长身边转了转,发现这村民,特别是那十二个试点村的村民以及村长支书,问的最多的,还是西蓝花的种植问题,这产量到底是多少啦,这大棚里养养有啥要求啦。

当然,也有人为辣椒种植技术的,也有问大白菜种植技术的。 有地村民,甚至问了好几种种植技术。

对于这些事情,来开会之前,楚平就和廖所长预测到了,都拟定了相关地咨询答案。 农科所的技术人员,也都按实际技术情况和廖所长吩咐地口径进行回答。

这个会开了一天。 虽然坤平村最后也没讨论出什么结果,倒是赔了几十个盒饭,但赵三兵很高兴,因为他看到楚平和廖所长也很高兴。

这次后来被誉为湖山蔬菜启蒙大会的大棚倘开式大会,对湖山乡各村村长支书,以及来偷拳头村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借这机会,楚平也发动各驻村干部,让各村村干部,在各村组织类似的讨论,到底种什么蔬菜好。

赵援朝在会上提出的,两点不种大棚辣椒的原因,在湖山乡各村村民讨论会上被拿来讨论,各村也都有聪明人,一个个拿着笔计算着年底会有多少人买青辣椒吃。

这账一算,还真有不少原来坚持要种辣椒的村民,开始打退堂鼓了,都觉得即使要种也不能种那么多。

可是,他们又都迷糊了,那到底种什么好呢?

西蓝花这玩意,说的是好,可去年的教训还在呢,不能随便搞。 虽然赵援朝和廖所长说了很多西蓝花的好话,从技术的角度和市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大家还是心有余悸,特别是这玩意,去年楚乡长可是反对种的。

这个时候,赵三兵同志又开始了他的布道和榜样行动了。

经过坤平村村委和各村民小组组长们的多次讨论,在征求村民意见后,坤平村基本确定继续种西蓝花,而且还会扩大种植面积。

赵三兵这个决定,就如深水炸弹一般,仍在了满是鱼虾的水库里,激起一阵疯狂的议论。

这赵三兵又不是张三丰,不会是疯了吧?

听到这消息的村民,一个个相互议论着,但没人怀疑坤平村其他村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