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除夕(下)(1 / 1)
十四、除夕(下)朱高炽忙上前跪倒在地,道:“请父王息怒!父王息怒!”又拉了坐在身边的朱高燧跪倒。
众人皆跪倒在地请罪。
只朱高煦跪下昂首不语。
徐王妃嗔道:“好好的一顿家宴,搞成什么样子!大家都少说几句吧!”我跪在地上垂首思量,今日席中俱为至亲之人,说话原也没有多大忌讳。
而最该避讳的,也就是我一个人了。
朱棣大怒,纵也有朱高煦、朱高燧大胆直言之过,最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我在当场。
如今我不开口,是没有人能解开朱棣心结的。
思虑至此,遂柔声道:“舅舅,二哥三哥适才说话虽欠思量,究其缘由,还是出自于一片孝心。
请舅舅看在这孝的份上,就饶了他们二人的小小过错吧!”朱棣听我此言,神色稍缓。
徐王妃微笑的看着我,赞许地点了点头,转身对朱棣笑道:“王爷不饶恕两位逆子的罪过,倒害得一大家子人跪在地上战战兢兢,拜年不象拜年,请罪不象请罪的,可算什么事儿呢!”众人听闻此言,哄一声笑了出来。
朱棣遂也笑着挥了挥手,道:“逆子!给我起来,去书房闭门思过罢!”这一场闹,宴席是草草散了。
我遣了盈香和绿湖先回吟风轩,独自一人走在园中。
方才的热闹,更显现在的凄清。
远处仍有鼎沸的人声和笑声传来,而我却是孤单一人。
走到后花园的回廊之中,我默默地坐下来看着院子里满地的积雪。
出神之际,有人在我身侧轻轻咳嗽了一声。
我不由得回头一看,却原来是朱高煦。
我忙站了起来,轻声道:“二哥。”
他看着我,微微一笑,道:“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说着,坐了下来,又点头示意我坐下。
园中寂寂无声,二人并肩而坐。
他再不言语,我也不知该说什么。
良久,他方才道:“刚才多谢你相救。”
我笑道:“我并没有做什么,何来一谢之说?”他微笑道:“你不必推辞,我心里是明白的。”
说着,昂一昂头,笑道:“你还记不记得,当日我们在南京之时,曾在夜里偷皇爷爷的酒出来喝?”我不禁莞尔。
想起从前南京宫中和他经历的种种调皮捣蛋之事,捉弄宫女太监、偷酒喝、翻墙、骑马、射箭……那些已被我刻意忘怀,曾有过的欢快岁月,刹那之间都回到了记忆之中。
不由得笑道:“当然记得!那天我还喝醉了呢!”他笑道:“为了这个,皇爷爷还将我责罚了一顿!罚我跪在书房门口不许吃饭。”
我点了点头,二人相视大笑。
他叹道:“现在想来,从前的日子是多么快活!后来,离开南京回到北平,好象一下子长大了。
再也没有人陪我一起去胡闹,再也不会有人怂恿着我去做坏事。
而再见你,却原来都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一起玩、一起闹的玩伴了!”我转头看他,他正低头看着我。
宝石一般黑亮璀璨的眼眸中神采莹然,又是感慨,又是欣慰。
我轻声道:“是啊!人长大了,再回不到当初的样子了。”
在南京宫中之时,朱高煦本是我最好的朋友。
然而如今重见,不知道为什么,和他之间竟骤然生分了起来。
只有今天这一叙,方才心下重觉得亲切。
原来,时间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但幸好,时间,也还是改变不了很多东西。
他忽而笑道:“我记得那时候,你曾教过我一首歌。
当时,我怎么学也学不会,你气的三天不理我。
现今我会唱了,你要不要听?”我笑道:“是什么歌?”他眨了眨眼,轻轻哼唱了起来:“拈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变换到头来输赢又何妨日与月共消长富与贵难久长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我微微一笑,也跟着轻声唱道:“眉间放一字宽看一段人世风光谁不是把悲喜在尝海连天走不完恩怨难计算昨日非今日该忘浪滔滔人渺渺青春鸟飞去了纵然是千古风流浪里摇风潇潇人渺渺快意刀山中草爱恨的百般滋味随风飘……”一曲而毕,但觉心中百感交集,一时之间,往事纷繁涌现心头,不由潸然泪下。
他低低道:“当日,我并不明白这首歌的意思。
现今才是慢慢明白了。”
远处有笙曲欢笑声音遥遥传来,更显得他话音低沉,清晰可辨。
“到头来输赢又何妨?是啊!人总要死,输与赢又有什么意义?可是小七,人生一世,争的不就是输赢二字么?为的不就是一口气么?他朱允汶可以不顾兄弟叔侄之情,凭什么我们又非得忍气吞声?”我蓦然抬头,惊道:“二哥!你怎么可以这么说?”他傲然道:“我为什么不可以这么说?他这个皇帝当得不明不白,这是天下人尽皆知的事实。
父王不许我说,可不表示他心里不这么想。”
我默然不语,心中却也明白他说的是事实。
现在已是洪武三十一年了。
如果我记得没错,建文元年,他们父子就该起兵造反。
那么算来,也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晚上,是除夕。
过了今晚,就是建文元年!我坐在那里,怔怔不知言语。
历史真的就要这么发生下去了么?战争,就意味着死亡和背叛,意味着颠覆和毁灭。
虽然,也有重生,也有希望。
可是那些,终究是建立在废墟之上的。
我,可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而我做的一切,会有任何意义么?敬请收看下一章:十五、入朝跳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