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一 参加中国共产党(14)(1 / 1)
在大会的第一周周末,许多议案尚在考虑和讨论中,这时法国警察突然出现了。在大会召开之前,外国租界就已收到了许多报告,说东方的共产党人将在上海开会,其中包括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朝鲜人,俄国人等。所有的租界都秘密警戒,特别是法租界。或许是因为有密探发出警报,侦探和警察就包围了召开会议的建筑物,所幸10个代表警告其他人有危险,而且逃走了。即使搜查了4个小时,但并未获得证据,警察这才退走。为防止再出现这种中断,大会在警察管辖之外的一个著名的湖中央的船上举行,在这条被宁静动人的景色所环绕的优美船上,作出了许多激愤和激进的决议,欢快恬静的湖水和美丽的月色都没有缓和代表们激烈的感情陈公博:《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第10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与周佛海的回忆相比,陈公博所描述的情节比较简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由于法国巡捕的搜查,会议只好另改地点。关于这点,周佛海说,他听了上述情况后,立即想到如果不最后通过全部议案,结束会议,将功亏一篑。于是想到要继续开会,但恐怕上海租界内不行了。他说:
我忽然想起李鹤呜(达)的夫人是嘉兴人,何不去嘉兴开会。于是便立即跑到渔阳里去商量,因为鹤呜是住在仲甫家里的。我们商量决定,鹤呜夫人明日早车赴嘉兴,先雇一只大船等着,我们第二班车去,乘船游南湖。于是连夜分头通知各人。到了第二天,三三两两地到北站上车,我也抱病前往。到了嘉兴,早有鹤呜夫人在站等候,率我们上船。当地的人,以为是游南湖的,也不注意。我们把船开到湖中,忽然大雨滂沱。我们就在船上开起会来,通过党纲和党的组织。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至今有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介绍,说法很不一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一书中称:“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由张静如等人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一书称:“在最后这次会议上,代表们还选举了党的中央机构,由陈独秀任中央书记,李达负责宣传工作,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而黄美真、郝盛潮主编的《中华民国史事件人物录》,只笼统地说“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王健英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称:中共一大成立了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中共中央局”,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为委员,并分别担任书记、组织与宣传各部主任。
由于有关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所产生的领导机构的原始文字,尚未被发掘,所有的记述都是以“回忆”为依据,因而不尽一致,是不可避免的。但据周佛海称: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除通过党纲和党的组织外,并选举陈仲甫(独秀)为委员长,周佛海为副委员长,张国焘为组织部长,李达为宣传部长,陈独秀未到上海的时期内,由周佛海代理。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周佛海的这种说法与上述大多数的记述,基本情节是一致的,主要的区别就是周佛海是否被选为“副委员长”和“代理委员长”。此事笔者难于作出判断,只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作为历史疑案了。
中共一大于8月初结束,是月中旬在上海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会办事处,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通过该组织出版指导工人运动的刊物,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在帮助工人学习文化的同时,秘密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并组织产业工会,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
周佛海说:“大会完毕之后,一面指派各地的负责人,分头前往工作,一面在上海活动起来。我们觉得实际工作,要从劳动运动做起,于是便成立了一个‘劳动组合书记部’,以发动并指导上海劳工运动。‘劳动组合’是日本名词,‘书记部’是俄国名词的翻译。把一个日本名词和一个俄国名词合并起来,做一个劳工运动组织的名词,是费了许多心思想出来的”。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