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道光芒:5、千僧锅 之谜(1 / 1)

加入书签

二00五年四月二十日,我们来到铸造之乡的发源地田岗头。年近七十的雷土太是我们的第一个采访对象。

雷土太原是嘉禾县铁厂的业务员,县铁厂解体后,他回到田岗头支持三个儿子雄志、雄辉、雄平办厂。先在家乡,而后,三兄弟有两个到了广东中山去发展。雷土太对袁家铸造业的发展过程了解很多,其中有两件与铸造有关的事他感到很骄傲。

一件是韶关南华寺那口“千僧锅”是他们田岗头李长赐组织铸造的;另一件是1974年县铁厂买回嘉禾全县第一台电视机,而且是他亲自从广州买回的。

雷土太说,哪个时候他不清楚,南华寺要造一口煮可供上千和尚食用的大锅。南华寺是“东粤第一宝刹”,(据传,南华寺是嘉禾王姓所建)平日香客如云,僧徒甚众,每逢“大功果祭日”,各地寺院高僧携徒云集,没口大锅是不行的。因此,南华寺住持派和尚云游四方,在全国铸造之乡——河北沧州泊头、浙江永康和湖南嘉禾张榜招贤。

日逝月去,没人应招。铸造千僧巨锅的模型倒不是难事,关键是上千斤的大锅需千余斤铁水一次铸成无法解决。那时的铸锅匠拉动木风箱助燃、用小坩锅煮炼铁水,一坩锅铁水才四十来斤,上千斤的铁水怎么弄——拿什么煮?怎么煮得熔?——即使有这么大坩锅也没这么大的炉子,有这么大的炉子也没这么大的风箱;有这么大的风箱这么大的炉子这么大的坩锅也抬不起,也就没人敢揭这个榜。

但田岗头的李长赐揭了榜,他想出了办法,他召集田岗头的二十几个铸匠,再联合广东佛山的二十几个铸匠,凑足30个火炉一齐开工,一齐烧铁水,一齐浇铸。

雷土太说,千僧锅就是这样铸成的。

这办法有道理,这说法也就有道理。

雷土太没看到过千僧锅,他信口说说没什么关系,但我们要写进书中在社会上流传则需考证。

月余之后的6月7日,嘉禾袁家镇驻韶关铸造企业党支部书记雷晋祁开着他的小车专程陪我们到南华寺见识了千僧锅,并查阅了相关资料。

6月7日恰逢农历五月初一。

号称“东粤第一宝刹”的南华寺气势浩大,游客如云,果然名不虚传。

南华寺座落在韶关市曲江县马坝东南郊,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全寺面积有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有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钟楼、鼓楼等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南华寺周围古树繁茂,环境幽静;香客络绎不绝,众僧徒的诵经声通过地下暗线传至寺内各现代化音响,节奏鲜明不绝于耳。身置佛门,不由你不肃然起敬。

我们一行数人也是依规依矩一路烧香磕头到“千僧锅”的位置为止。我们此行目的主要为见识考证千僧锅而来。

“千僧锅”置于大雄宝殿后藏经阁下。四方各有五步阶梯,锅架阶梯之上,下空,可置大量柴火。

我们想从锅上找到什么铭文作考证依据,但是没有丝毫痕迹。锅,的确是口大锅,但不能证明是嘉禾田岗头铸造的。我们向寺内高僧打听,都不知晓。

后是小周从《南华史略》一书中查到一段文字:

千僧锅高160厘米,口径209厘米。圆底壁,锅唇外敞,唇沿有铭文,因年代久远,生铁氧化,今已字迹模糊。据《粤东金石略》记载,此锅铸造于元惠宗至元四年(1338年)。

相传此锅能煮白米数百斤,可供千僧饭食。

我们一看这史料,雷土太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了。也就是说千僧锅与田岗头挨不上边了。因为《雷氏族谱》载:田岗头的廷秀公于1620年才开创补锅,一九三五年,贵孚公才开创高炉铸锅。田岗头是嘉禾铸造的发源地——以此推断,“千僧锅”根本不是田岗头人造的。

我们回过头来又问雷土太老人,老人很认真地说,这故事是我们祖上一辈一辈传下来,是一个叫李长赐的人组织造的,李长赐是田岗头李姓人,不会错。

我们说,那锅已近700年历史,而田岗头开创补锅还不到400年,开创高炉铸锅才70来年,这怎么扯得上?

雷土太争起来了,这锅是李长赐造的,没错。原来造的那口锅坏了。哪有铁锅能用700年的?原先那锅是谁造的我不管,但现在这口“千僧锅”是我们田岗头李长赐组织人造的。

老人是顺口说出的,也不无道理。铁锅哪有用近700年不坏的?

我们本想查阅《粤东金石略》,但没找到这本书,雷土太老人说的虽然有理,但不可为证。仍然是谜。

2005年8月11日,有幸结识唐德元先生,在交谈中,我提起“千僧锅”之谜。他说,据嘉禾旧县志记载:王阳甫村的王仁鞠曾主持广东南华寺的重建,在两广的嘉禾人都集了资,且石雕和香炉、铁锅等铸件,大多为嘉邑的石匠和铸匠所造。据此得知,这个“千僧锅”是谁所造并未明确,但嘉禾铸匠为南华寺造过锅却有记载。

另外,南华寺曾毁于兵灾。我们想,既然曾毁于兵灾,那么原来的“千僧锅”也许不存在。南华寺现在的那口“千僧锅”应该是重建南华寺后所铸。雷土太老人关于“田岗头人李长赐组织田岗头和广东佛山两伙师傅铸造的”这种说法算是有了依据。当然,此说有待我们和南华寺的研究者作进一步考证。

我们还想过,李长赐也许是铸锅匠,但他此前根本没铸造过很大的铁锅;不过他能根据有限条件悟出铸造千僧锅的原理算是一种创见;还能联合广东佛山的铸匠说明他具备独到的组织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