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聚焦田岗头:16、优秀铸匠雷玉汉(1 / 1)
那时的雷玉汉太优秀了,为人太厚道了。如果他都娶不到媳妇,那是天道不公。
这话是田岗头雷晋别讲的。
文革中,我是大队会计,有人告我贪污。公社书记点名把我抓起来,逼我退赔。我一家六口人,最小的孩子还垫着尿布。我一拘留,家里无米下锅,生火没煤,当时是雷玉汉把他自己仅有的20斤米给了我家,又买了10块钱煤,那时10块钱煤好几百斤。我媳妇和孩子终于挺过这一关。之后,我贪污的事查清了,是假的,放了,但没事做。雷玉汉在韶关乳源当师傅,他点名要我去那做事,我一家才摆脱困境。但为了我,他得罪了当时的公社副书记。雷玉汉要把户口迁到韶关的乳源,迁了三年半没迁走。
雷晋别讲的是实情,那时,雷玉汉怕抓,不敢回嘉禾办户口,办户口的事由乳源公社的秘书刘后昆代办。
刘后昆是个近视眼。他手持乳源公社革委会的接受证,三年里来袁家公社跑了六次,要迁雷玉汉的户口。公社副书记说:“别人可以迁,唯独雷玉汉不准迁,他的屁股没坐正。”
说他屁股没坐正指的就是保雷晋别这件事。
最后来那次,天降大雪,刘后昆掉进冬水田,爬都爬不起来。雷玉汉得知后不顾一切赶到嘉禾袁家,直接找到那位公社副书记,责问他,你们不要我,人家乳源要我,你为何不放?公社副书记说,你自己明白。玉汉说,雷晋别有什么错?不过就是与你有成见,你把人家搞得死不死,活不活,我要他去做事,我有什么错?
副书记说,你俩都没错,但户口不准转,转不走。
这事一直拖到1973年,袁家公社换了书记,雷玉汉的户口才转走。
乳源之所以要雷玉汉在那里落户,是因为玉汉在那里的确威信很高。十个人中间有九人佩服他,说他好。
前面说过他做的热风管比从长沙买的还好。乳源人称雷玉汉是“文盲土专家”,就是因为他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铸件,因此,韶关地区凡是有做不出的铸件就找玉汉。
1974年,韶关农机厂与韶关铁路局订了个合同。铁路局的那批产品必须用重达五吨的空气锤锤打。农机厂做了一个五吨重的空气锤,但不能用,几锤下去,空气锤一节一节的脱裂。农机厂的领导带技术人员向玉汉求援,问他可不可以做。土专家雷玉汉分析他的空气锤脱裂的原因大概是三点:一是铁的质量差,说你们的铁是510元一吨的,应该用810元一吨的那种;二是必须一次铸成,你们是一层一层的铸;三是火候掌握不到位,烧坏了原铁中的有用元素。
前两项都好解决,唯独第三项是雷玉汉的真功夫,空气锤还得请雷玉汉做。雷玉汉接下了,而且做出了,他在乳源名气更大了。讨个老婆也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为此,韶关地区还拨了五万套打谷机的齿轮业务给雷玉汉。五万套,这业务够大了,雷玉汉兴头也更大了。别人下班他不下,晚饭后带着工人们去河边捡卵石,挖基下脚,建了18间工人宿舍。他的铸造厂更加有模有样了。
后来的雷玉汉还有过相当辉煌的时候,但他命运多舛,也连遭打击,后面,我们还会讲到他的故事。
嘉禾铸造是祖传的,后来成了公开的;有顺风顺水的骄傲,但也经历了象1969年那样的灾难。不过,此后,渐渐走向辉煌。
《嘉禾县袁家镇铸造产业发展历程简介》一文载:1970年,嘉禾县在国营县铁厂招田岗头村从事铸造业的能工巧匠进厂组建铸造车间,获得较大经营业绩。1982年后,国家政策有所松动,田岗头村部分铸造人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如挂靠集体、与村组合营等自主创办小型家庭作坊式铸造厂,估计在广东韶关地区和嘉禾境内有此类铸造厂30余个,生产较为红火,主要生产一些比较粗造的铸件。如漏水板、污水管及农机具配件等。铸造技艺逐步外传至大兴,汪村、东溪等地。“铸造之乡”呈萌芽状态,并以强大的生命力茁壮生长,一大批铸造精英相继悄然诞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