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命运的追逐(1 / 1)
第二天,一片题为“作为一个游客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事”的报道图文并茂的描述了里兔子和古意在长江边上的‘恶行’。于是乎全城愕然,指着声不断,说这是污染了长江氺,也污染了我们的传统美德,污染了宜宾人的品行。也有人这样说,这两家伙给长江水加了点佐料,让下游的人们喝起来更有感觉。
2002年宜宾有两所国家级的重点中学,里兔子和古意就是上的其中一所。
九月一日,两人背着书包去报道,一切顺利。这两个从来不看报纸的家伙,并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已经在这个小城市掀起了轩然大波。
翌日,宜宾的各大报纸,电视,杂志纷纷强势推出了跟踪报道,这次题目是“为长江加‘料’的竟是XX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学生”“这次加‘料’事件与我们的教育制度与力度”“我们的学校到底是怎么了?”如此如此报道,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学校,指向了教育部门。
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有可能引发教育信任危机。
于是,里兔子和古意在第一天上学,在还没走进教室,在还有看见梦寐一见的高中同学,高中女同学的情况下就被请进了校长办公室。
开学第一天就请家长。
花了不少钱,才把这个宝贝儿子送进重点高中,里兔子的父亲气的半死,越想越气,想着就想踹他的屁股。
开学第一天就被“训”还是被校长“训”,并且是‘一家’人都被训,真是件没面子的事。
里兔子的父亲叫里大兔,在长江上跑运输,小本生意,日子还算过的去,但在宜宾就算的上是中层阶级,小地方,有点钱就要洋气,就要让儿子上国家级重点中学,不管儿子有没有这个能耐,也不管他愿不愿意,反正自己会很有面子。当然里兔子这样的家伙能上重点,那是百分之两千的愿意,可现在里大兔的感觉完全是两码事,原来那个自己还在骂的,光天化日之下往长江里撒尿的屁蛋儿,居然是自己的儿子......不过还好,那报纸上的照片还不是很清楚。
校长训完里兔子‘一家’之后,转向了古意,问:“你家长呢,怎么没来?”“我问你话呢?”古意一直半低着头,根本不去理会他,直气的校长蹬脚。校长无奈,只好又转上了里兔子一家,直到最后里大兔都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反正抓着里兔子就打,打的他直叫痛。
校长好像满意了,点了点头,坐到了那高高的位子上,递出两份转校申请书,道:“这里你们两个是不能再留下来了。”
里大兔停下了手,古意抬起了头。
里大兔走了过去,在校长耳边轻声的说着。
校长突然大声的道:“你就算是给我赞助两个校门也不行啊,你给我修栋教学楼也不行啊,你知不知道,这事儿在学生家长中传的多难听,他们两个不转学,其他学生就要转学了。”
一翻哀求无果,里大兔对着里兔子道:“开学第一天就被‘开除’你是不是我的儿子啊,你争点气好不好,非气死我啊,你还真有出息!”
校长叹道:“还没进校就给学校丢脸,你们算是开了先列,不过我会给你们介绍去市级高中的,反正那里的都是三流学生。”
临走之时还要被人奚落,三人失望的走出了学校,回头看看那还在翻新的校门,里大兔感慨万分。看看身旁的儿子和古意,不觉得就来气,伸手便打了上去。
古意道:“叔叔,不要打兔子了,他以后再已不馓尿了。”
里兔子大眼的瞪了一眼古意,道:“臭小子,你咒我啊?”
里大兔左右看了看,走倒一旁,抢了扫地阿姨的扫帚,道:“你还好意思,因为你,我儿子,初中留级两年,你现在还说我儿子以后都拉不出尿来,你看我今天收不收拾你。”说着提起扫帚便向古意而去,吓的古意连爬带滚跌跌撞撞的跑开了。直看的里兔子‘哈哈’大笑,大笑之后,这才发现扫地的阿姨正看着自己呢?忙道:“爸,别把扫帚打烂了,你下手轻点。”喊完追了上去。
这样的大追逐,在这个安详的小城是很难得见的,一群的环卫工人追着三个男子从‘将军街’追到‘林家巷子’。那些苦于找不到新闻的记者正好见证这一幕,仔细一看,居然还是‘名人’。于是再次把两人弄上了新闻头条,并这样描述“扫地工人不满两学生向长江撒尿,欲将其扫地出城”
事情是否越闹越大?教育部的头头们坐不下去了,运用行政手段施行了‘斩首’行动,一瞬间,整个城市新闻又安静了下来。小城市的市民是乎就是这样的好‘哄’,没人起哄,自然也就散开了。人们又开始关心股价,关心早餐晚餐该吃些什么。
用这个城市的话来说,这是个人龙混杂的地方,甚至这是个人龙狗熊混杂的地方,这样的事儿也不见的有多‘奇怪’。这里的人每天都会去羡慕那些过往的人,每天都会去嘲笑那些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每天都在努力的成为那些在这里过往的人,那些过往的有钱人,而同时那些被嘲笑的乡下人也在努力的成为未来的嘲笑者,对他们来说生活也就是这个样子,见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是个矛盾而普通的城市,一个安详,却又暗流涌动的城市,也是一个追逐潮流的城市,从那几座一座比一座漂亮的过江大桥就能看出来,这更说明这是座爱面子的城市,因为这里生活着一群很爱面子的人。最终这样定义这个城市,一个向上的城市,因为这里的人们一直在努力的使自己明天比今天过的好些,努力的使自己的下一代比自己过的好些,其实中国人都是这样的,只是这里的人更迫切,从这里的人讲话的速度就可以看出,宜宾人说话的语速是一般人的1.5至2.5陪,这也使得人们困扰,为什么并不严重的地方口音会叫外地人听起来那么困惑。但人生并不是如此就能度过的,如果这样就完了,那且不是枯燥,乏味,所以这里的人们在拼命之余,又开始拼命休闲,拼命找着生活的乐子。于是这里便成了整个四川,或者说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
同时这也是个好客的城市,如其名一样——宜宾。每天到宜宾的人,每天离开宜宾的人,加起来超过市区的总的本地人口,可以说朋友从四方来,尽管他们大多数只是过客,流浪一方的漂流之人,但来到这里不免要喝上一杯本地的土酒。可以盗用成都人评价他们城市的话,宜宾,这个你来了就应该喝一杯的城市,因为只有喝着宜宾的酒,你才能更深刻的去了解并理解这个城市:酒是人生,醉酒是种态度,觥筹交错之后的醉酒则是智慧——一种大智若愚的释然与无所谓——这就是宜宾,很真实。
里兔子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宜宾人,他的性格如同这个城市一般。
古意,来到宜宾的成都人,若用评价里兔子一样评价古意,那么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个‘迷’一样的人,只有‘迷’一样的城市才会让你来了而不想走,因为这里有太多值得你留恋的东西,但若是一个人的话,那样就会显得‘深沉’而不合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