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银子要省着点用(1 / 1)
我看着那几名家仆消失的背影,心里叹了口气,摇摇头。 这种欺压弱小的事,到处都有,古今不绝。 特别是农村,家里没有个厉害的支柱,就等着被欺负死。 转过头,看到梁伯一脸悲伤的坐在院中的木墩上,沉默不语。 我深呼吸一口气,从布袋里拿出那个小包袱走上前去,说道:“梁伯,这是……”说到这里,我心中一阵酸涩,竟不知该怎么往下说。
听到我的话,梁伯抬起眼帘看了我一眼,接过我手里的东西默默的说道:“多谢天公子出手相助,银子老夫会尽快还上的。 ”说罢,拿着包袱起身走入屋内,关上了屋门。
我心情沉重地盯着紧闭的屋门看了一会,便坐在那木墩上发呆。 旁边的厨房里还冒着炊烟,一阵阵的香气不住扑鼻而来。 不大会,屋内便传出梁伯压抑的哭声。 我难过地垂下头,脑中又出现梁华浑身是血,一点点往我跟前爬的样子。 白发人送黑发人,其中滋味我虽没有经历过,可也能体会那种悲痛的心情。 世上唯一的亲人逝去,对一个暮年老人来说,几乎可比天塌地陷。
放心吧,梁华,我会代替你照顾梁伯的。 我会把他当我的亲大伯一样孝敬。
正在我想着的时候,忽闻一阵什么东西烧糊了的味道。 我急忙起身跑进厨房,只见灶台上冒着浓烈的白烟。 我慌忙上前将上面的大锅端了下来,放在地上。 xian开锅盖。 里面是已经快煮干了地一锅底粗糙的米糠。 我看着这黄黄黑黑的米糠皱起眉头。 梁伯一个老人家,怎么吃这种东西?
想起马鞍旁挂着的干粮袋,里面的干面饼可都是正经白面做的。 应该还剩下四五个吧,干脆拿来炒个饼子,味道一定很香!想到这里,我高兴地挽起袍袖,将衣袍下摆塞进腰带里。 想要大显身手。 可是收拾好一切之后,我忽然发现。 厨房里除了简陋的锅勺之外,竟一种调味料都没有。 没有油盐酱醋,还吃个屁啊!
细想想,从进村到现在,除了农户并没有什么卖东西地铺子。 就是想买调料,这里也没地方买啊!难道,要跑到京城里买这些?
……
徐言之警告过我。 不可入京……
既然不让我入京,干吗把我安排到离京城这么近的梁家村?
啧!出去找人问问吧。
想到这里,我拍拍手走出厨房。 见屋门还是关地很紧,便转身出了篱笆院,来到水车旁。 正在我东张西望想找个人问问的时候,对面的院子里屋门一响,一个看起来与梁伯年龄相当的,胖乎乎的紫衣老妇走了出来。 她看到我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急忙打开篱笆门走到我面前说道:“哎哟!这位公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您这是要上哪啊?”
“这位大娘,我想问问此处可有卖油盐的地方?”我躬身一抱拳,问道。
“油盐?”我把那老妇问愣了,“这里哪有卖那种只有大富大贵地人家才吃的起的东西啊?老婆子我在梁家村呆了一辈子了,还没见过油盐长啥样呢!”
“呃……”老妇的话让我有点汗颜。 难道真要跑到京城里才能买得到?再说看她的穿着打扮,她家院子的摆设,也不像是穷得买不起油盐的人家啊?
“呵呵,公子啊,虽然老婆子我没见过这种金贵东西,不过我知道哪里有。 ”
“哦?那敢问老人家哪里有?”
“这个……”老妇人掩口笑了笑,一双眯缝眼在我身上来回扫视。 她的样子让我立刻醒悟,急忙说道:“大娘请随我来。 ”说罢,转身朝梁伯地院子走去。 老妇紧紧的跟在我身后,见我进了梁伯的院子。 立刻说道:“哎呀!难不成你就是老梁头的侄子。 阿华?”
“呵呵,不。 我不是阿华,我是……”
“嘎吱——咣!”还没等我把话说完,那边梁伯忽然开门出屋,冲那老妇说道:“他是我另一个远方侄子,阿玺。 谭婆,你找我们家阿玺干吗来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走过来按住我拿着钱袋的手,说道:“银子要省着点用!”
“哟哟哟!老梁头!你什么时候跑出来个这么富贵的侄子?都做了十几年邻居了,我怎么就不知道呢?!”谭婆见马上要到手地好处飞了,立刻撇起嘴,不满的吆喝道。
梁伯不快的瞪了她一眼,道:“我也是外来户,我们家有多少亲戚,难不成还要向你请示?”“嘁!”谭婆见讨不得好处去,便不屑的斥了一声,扭头走人。 梁伯见她走远了,便拍拍我的手,说道:“进屋吧,我有话对你说。 ”
我跟着梁伯进了屋,屋里除了土炕,一个残旧的柜子和一套破桌凳便没什么家什了。 梁伯盘腿坐上土炕,朝面前拍了拍,道:“过来坐这。 ”我点点头,有些忐忑地走过去学着他的样子盘腿上炕。 他拿起一旁放着的书信递给我说道:“看看吧,唉……”
我接过书信,细细的看了一遍。 书信落款是姜猛,大概意思是说梁华战死沙场,送上五百两安家费,托我给送来,并收留我云云。 话说的很委婉,语重心长,还说了很多安慰梁伯地话。 看完书信,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毕竟梁华是因我而死,但是姜猛却在书信上说是为国捐躯。 我想这个说法应该是为了让梁伯好接受吧。
见我看完了书信,梁伯长叹一声,说道:“唉!十六年前,阿华刚满九岁时,他爹就病死了。 他娘抑郁成疾,不到一年也跟着去了。 而后,我便带着阿华迁来这梁家村安家落户。 没过多久,京城征兵,姜将军带领人马途经这里,看上了阿华地资质,便要求将阿华带走,将他培养成才。 当时我心里非常快慰啊!想着阿华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为我梁家光宗耀祖。 此去之后,每年阿华都会回来看望我这个老头子,并带回一些银两供我度日。 可五年前我凡赛国与武阳国开战之后,阿华便再也没有回来过。 银子用完了,我无计可施,便向本村的郭老爷借了五两银子度日。 像我这等外来户,在本村并没有田地可耕种。 我一个孤老头子,又没多少力气去做工,度日如年啊!”说到这里,梁伯本就发红地一双老眼中又噙出泪花,“如今,阿华用他的命换来了这五百两银子,你说我一个暮年老朽,怎能用得了?”说罢,梁伯掬起衣袖沾了沾眼角,抓起一旁放着的银票塞进我怀里,说道:“这银子还是你拿着吧。 既然姜将军将你托付给我,以后你就把这里当做自己家!老头子我也不是个小气的人,用这银子将院子休整休整,再盖上两间瓦房!”
“再买上几亩良田,我为您老耕种可好?”我整下心情,笑嘻嘻的接口道。 “好!好!呵呵呵……”梁伯见我的样子,立刻破涕为笑,连声称好。 这一屋的忧闷,总算是得以消散一些。 不管怎么说,逝者已逝,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梁华不在了,起码我还在,我可以代替他照顾梁伯。 身边能有小辈照顾,对梁伯这样的老人家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