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1)

加入书签

?己了。好了,别替人操心了,吃好了没,我们去登山。”

方晓和卓群离开渔家小店,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了一段,来到灯塔山下。

“得,再往前没路了,停这儿吧。”

方晓把车停好,推门下车,抬头向山上望去。只见那座被联合国定为世界上百年以上历史的古老灯塔,静静地耸立在蓝天白云下,白色的塔身在阳光照耀下闪着熠熠白光,丝毫没有百年沧桑的印迹。

卓群挽着方晓的胳膊,沿着新修的石阶路往上爬。爬过约莫百级石阶,来到一处八角凉亭。卓群嘴里喘着粗气:“歇会儿吧。”

他们在凉亭坐下休息。凉亭后面,有一排低矮的小木屋,是用白桦树木建的,低矮的屋顶呈坡型,上面压着厚厚的稻草,有一点原始部落的荒野味道。是夏天旅游季节时度假用的。到了冬天没有游人,更显荒凉。

“哎,夏天我们来在这儿住好吗?”卓群把头靠方晓肩上,柔声道。

“好,要是你不怕蚊子咬的话。”

“我不怕,我可以多擦点儿香水,蚊子最怕香味。”

正说着,从木屋后面走来一个渔民模样的人,手里拎着一只红色塑料桶。看见方晓和卓群,主动过来攀谈。

“你们城里人真有兴致,这么冷的天还来登塔!”

“星期天呆着没事,出来玩。”卓群说,探头向桶里瞧,“这什么呀?钓的鱼?”

“不是。”

来人摇摇头,把桶上的盖子揭开。里面是一只漂亮的乌龟。身体象一只巴掌大,背上的壳向上耸立,好似一个半拱圆,布满深咖啡色花纹。最奇妙的是它长着一对墨绿色的眼睛,一闪一闪,晶莹剔透,十分惹人喜爱。

“啊,太漂亮了!”卓群兴奋地叫道。“是卖的吗?”

“不卖。”

卓群一脸失望。“卖吧,我可以多出钱。”

“你能出多少钱?这可是一只外国龟,是镇上捕捞队去非洲捕鱼时带回来的。我可是花了300元钱才弄到手。”

“那,我给你加200元,500元行吧?”

那人眼中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喜色,但还想讨价还价。

“500元太少了。有人出700元我还没卖呢。”

卓群急的一下站起来,方晓一把拽住她,正色道:“告诉你,不许买。”

“为什么?”卓群冲他叫道。

“龟是动物,不是宠物,别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它的痛苦上。”

卓群一呶嘴:“想不到你还是个动物保护主义者。你刚才还吃那么多海鲜呢!”

“这是两码事,那是养殖的。”

“这也是养殖的。”那人插嘴道。“要是真海龟,别说500元,5000元也买不到!”

方晓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要是真海龟,你现在就是在犯法你知不知道!”

“算了算了,500元卖给你吧。要不要,不要我走了。”那人不大情愿地说道。

“要,要。”卓群连声道,拉着方晓的胳膊央求:“你看它呆在桶里多可怜。买回去我让它在房间随便爬。如果别人买去,还不如我待它好呢。”

“别人买那是别人的事,我不管,反正我不能眼看着你做刽子手。”方晓固执地说。

“算了,不用你,我自己买。”卓群生气了,转身背对着方晓,用命令的口吻说:“我包在车上,去给我拿来!”

“凭什么让我去拿?”

卓群转过身来冲方晓一伸手,“那你先借我500元钱。”

方晓盯着卓群看了一会,见拗不过她,叹口气道:“好,我买。不过我先警告你,要是买回去养不活,看我怎么跟你算账!”

方晓掏出钱夹,抽出500元钱,递过去。

卓群转而一笑,弯身拎起桶。那人急忙拦住:“哎,桶还给我。”

“我怎么拿呀?一只破桶你要它干嘛?”

那人拿出一个塑料袋,抓起乌龟放进去,递给卓群。

“最好抱着,别拎。每天给它一片菜叶就行,它吃不多少。”那人嘱咐道,拎着桶下山去了。

卓群两手捧着塑料袋,亲热地道:“嗨,亲爱的,现在你是我的了!”

方晓看看她,有几分气恼地:“行了,别捧着了,给我吧。”

“干什么?”

“我送车上去,捧着它怎么爬山!”

卓群莞儿一笑:“我和你一块去。”

“不用了,你在这儿等着吧。来回走怪累的。”

“没事,我就要和你一块去。”

卓群挽着方晓的胳膊,两人顺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哎,得给它起个名字。你说,叫什么好?”

“瞧你高兴的,象得了个宝贝似的。”

“对,就叫宝贝。嗨,宝贝!”卓群兴奋地叫道。

“你别新鲜两天半烦了。喜欢容易真养起来可一大堆事,得有耐心。”

“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它的。”

两人来到停在半山腰的车旁。方晓掏出钥匙,揿了一下摇控锁,车灯一闪,传来“噔”的一声。方晓打开车门,“放进去吧。”

卓群把“宝贝”放到车座上,觉得不放心,怕它掉下来,又抱起来放到座位底下。

方晓锁好车,两个人顺着石阶,又来到凉亭处。

“后面好象有条路,刚才那人就是从那儿上来的。”卓群用手指指凉亭后面的小木屋。

“走,过去看看。”

方晓和卓群走过去,果然,木屋后面有一条通往海边的路,也是用石头砌成的。

“嗨,从这儿能看见黄渤海分界线,你看。”

方晓伸手一指。卓群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茫茫的海面上,一条弯弯曲曲、泛着白色泡沫的海浪线,若隐若现,把海水分成黄、蓝两色。

“蓝色的是渤海,黄色的是黄海吧?”卓群问。

“正好相反,黄色这边是渤海,蓝色那边才是黄海。等会儿到灯塔上看更清楚。”

一阵巨浪涌来,冲向岸边的碓石,击起两米多高的浪花。

“这么大的浪,太好了,我们下去拍照吧。”

卓群挽起方晓的胳膊,沿着石阶路往下走。开始还算平坦宽阔,越到下面越狭窄陡峭。方晓侧着身子走在前面,不时回身叮嘱卓群小心。

快到海边了,一块半人多高的礁石横空立在那儿,挡住了去路。

方晓把相机背在肩上,纵身一跃,

卓群一跃,

还是方晓先松开,他拍拍卓群的后背:“海边冷,别冻着。走,我给你拍照。”

卓群依然勾住方晓的脖子不放。方晓抱着她转了一圈,松开手。

“快点儿,等会退潮就拍不成了。”

卓群撒娇地摇晃着方晓的胳膊:“我要到那个礁石上去拍,你背我过去。”

方晓背着卓群在沙滩上走,卓群嘴里数着:“1、2、3……”

数到10,方晓把她放下。

“好了,站在礁石边上,我给你拍照。”

卓群一蹦一跳,跑过去倚在礁石上,方晓举起相机,等了一会儿,浪涌上来了,赶紧摁动快门,拍了一张。

“别动,再拍一张。嗯,这张肯定好,你再坐在礁石上拍几张。”

卓群爬到礁石上,侧身坐着,方晓给她连拍了两三张。

“我给你拍一张吧。”卓群冲方晓喊。

方晓摆摆手:“我不喜欢照相。还是给你照吧。这样,你在沙滩上走,随意一点儿,不要看镜头。”

卓群在沙滩上走着,不时蹲下身,拣几块石头往海里扔,方晓频频摁动快门。

“拍了多少?”卓群跑过来问。

方晓低头看看:“19张。行了,剩下的到塔上拍。”

两个人又回到刚才跳下来的礁石上。卓群抬头望望,不仅面露怯色。

“真讨厌,为什么台阶不修到底呀?”卓群嘟哝道。

“这就是底,现在是退潮,所以礁石就露出来了。”

方晓扶着礁石,向上一跃,攀了上去。

“来,抓着我的手。”

卓群抓着方晓的手,左脚踩住礁石,右膝一弯跪在上面,好不容易爬上去,抬起头松了口气,忽地觉得什么东西吹进眼里,忍不住“哎呀”了一声。

“怎么了?”方晓问。

“沙子迷眼了。”

卓群用手揉揉眼睛,睁开眼,感觉里面仍有东西。又用手揉。

“哎呀,坏了。”卓群叫道。

“怎么了?”方晓吓了一跳。

“把镜片揉出来了。”

卓群手指上放着一个豆粒大小的无色透明镜片。

“那怎么办?还能带上吗?”

卓群摇摇头,一抬手把镜片放到嘴里。

“你干什么?”方晓惊讶道。

“隐形镜片得保存在**里。”

卓群有些含混不清地说,张开嘴跷起舌头,让方晓看压在舌下的镜片。“现在最好别跟我说话。”

两个人顺着台阶往上爬,走了没几步,卓群停下来,揉另一只眼睛。

“怎么,又迷眼了?”方晓问。

“没,”卓群摇摇头,“这样不舒服,得,干脆把这只镜片也摘下来。”

卓群把另一只镜片摘下来,放在指尖上,举到方晓前。

“喂,张开嘴。”

“干什么?”

“这支你替我保存,这样就公平了。”

卓群一抬手把镜片塞到方晓嘴里。方晓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啊”了一声,咽了一口唾液。

“小心,别咽下去!”卓群叫道。

方晓用舌头添了添,感觉镜片还在,摇摇头道:“没有。”

“好了,现在别说话了。”

两个人一气爬到山顶。方晓绕到后面看刻在塔身上的字,卓群则趴在前面透过圆形镜孔往里看。模模糊糊看见一片朦朦胧胧的红色。

“看不清。哎,借我眼镜用一下。”卓群说。

方晓没听见,仍低头看塔上的字。卓群走过去,一伸手把他鼻梁上的眼镜摘了下来。

“干什么?你?”

方晓吓了一跳,一说话把嘴里含的镜片咽了下去。他难受的弯起腰,直想吐。

“怎么了,借你眼镜用一下不行啊?”

“你,我-”方晓用手指指自己的胸,“镜片咽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