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切皆有可能:3.每个小小梦想能够慢慢地实现(1 / 1)
看时光飞逝
我回首从前
曾经是莽撞少年曾经度日如年
我是如此平凡
却又如此幸运
我要说声谢谢你
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我会说,要感谢的人实在很多,但,第一个要感谢的,应该是那位店员,这么多年了我已经不记得他的名字,他的面容也已经模糊。但他是我魔术路上的第一个启蒙老师,虽然当时他并不知道,他这一无心的举动,会改变一个男孩的人生轨迹。
如果有人问我:“在你学习魔术的历程中,影响你最深、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一定会双眼望向远方,用低沉感性的嗓音缓缓说道:“如果12岁那年没有参加那场比赛,我对魔术的兴趣及热情不可能持续到今天。”
一切要从小学五年级的暑假开始说起。
那时候我因为经常去魔术专柜,已经和那里的人混得很熟,他们就鼓励我参加儿童魔术比赛。
“儿童魔术比赛”是由当时一间叫做“美商吉时洋行”的公司举办的。活动的安排及设计相当专业、盛大,不但邀请了台湾魔术界享誉盛名的王凯富老师担任活动策划及节目总监,还请到当时正在进行世界巡回表演的史上最强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DavidCopperfield)”担任评委,有名的“陶叔叔”(陶大伟,陶喆的老爸)则担任晚会主持人。如此强大的阵容,在当时算是颇轰动的。
要是你认为:一群小孩子变的魔术,一定都是些简单把戏,有什么好比赛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个比赛竞争非常激烈,虽然活动名称里有“儿童”两个字,但只要18岁以下都可以参加,再加上冠军可以得到5万元奖金,因此光是预赛就吸引了台湾约两百多名参赛者。经过一番筛选淘汰,最后只选出7个人进入决赛,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
为了让表演更精彩,在决赛前两个月,每个礼拜都有集训课程,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同年龄的魔术同仁,也认识了许多未来的知名魔术师。大家每天愉快地玩在一起,非常开心。
决赛是在1988年8月18日圆山饭店的大礼堂举行的,现场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盛大。所有参赛者在决赛中都要表演两套内容,一套是自选的,也就是在两分钟之内要表演什么都可以。我记得我表演了一段相当华丽的舞台魔术,一开场就不断地从空中抓出许多彩色的花朵,然后手中的魔术棒不但变色,还变成两条丝巾,并从丝巾中变出好几把五颜六色的扇子。最后,手中变出白色的蜘蛛丝(就是黄安常表演的那玩意儿)作为结束。
另一套表演节目比较长,而且还要配合故事剧情,这个部分就由节目策划王凯富老师统一安排。他为7个参赛者量身定做,设计了7套不同的表演主题:“忆母”“环保”“作弊”“抓小偷”“自信”“绑票”“日行一善”,将魔术表演融合在各种故事中,所以参赛者不但要表演魔术,还要会演戏才行。
这个比赛对我意义很大,因为如果不是当时得奖,我很可能就不会坚持下去。这个比赛,使我在人生当中第一次体会到:只要你努力做一件事就会得到回报。
后来有一些不实的报道,说我7岁获得了魔术比赛的冠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是12岁。
比赛获奖的选手第三名粘雯雯、第二名郭芯伶。都是漂亮的小女生。
只可惜两位小姐后来没有走这条路。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只是喜欢魔术,没想到会得奖。第一次亲眼看到心目中的偶像在我面前,他说:“Goodjob!”
那时候,我才第一次觉得自己魔术弄得不错,至少世界第一的魔术师觉得我做得很好。
2006年,我与当年给我颁奖的大卫科波菲尔在上海重逢。当时,大卫正在上海演出,受邀到上海一档电视节目接受访问。节目制作单位非常用心,他们知道我跟大卫的这段过去,特别趁我也在上海录制“魔星高照”的空当,安排我跟大卫在节目中相见。
当时,我记得,我一字一句地,用英文对这位国际魔术大师做了一段感性的真情告白:“你是我的目标,看到你的成就,使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