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回家(1 / 1)

加入书签

邀请媒体公布自己的新成果,这本就是计划中的事。

十几天前,正是因为帮他打官司的律师,告诉陆杨国外可能在舆论上继续宣传对他不利的消息,这才希望陆杨提供场外帮助。

这些日子老鹰国的律师们也在帮陆杨联络可以合作的大公司,可惜都石沉大海了。

因为国外有很多公司,根本不管陆杨,直接生产陆杨的生发按摩仪,为什么要给自己找个爹,将来赚钱还要分一部分给陆杨。

只要他们站在一起,不认可陆杨研发的生发按摩仪,那陆杨就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陆杨是夏国人,天然和他们没有亲近感,大部分人甚至都支持吉姆。

好在现在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了,只要宣布柔性固态电池项目取得成功,许多公司都会找上门。

他们不是为了获得这项技术,大家都知道这项技术的重要,花钱都买不到技术。

但他们绝对不想,在夏国的手机、新能源汽车都用上陆杨的柔性固态电池后,他们的产品却无法使用。

这时候他们就对陆杨有所求了。

陆杨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研发出柔性固态电池这件事,广而告知,闹的天下皆知。

这不仅仅是为了回应刻意营造出的虚假信息,也是让他提升自己的价值,让别人求上门来。

“嗯,那就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内外媒体,还有知名科技公司,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陆杨说道。

量产的问题,现在压根不需要考虑。

短期内也无法实现量产,现在他们要做的事,就是把好消息宣传出去。

陆杨很快就体会到有个院士科研助手,有多大的好处了。

中文期刊潘教授随时可以帮陆杨联络到期刊主编,新闻媒体,立刻可以把上次采访他的央视记者请来。

“算起来,和他们合作好几次了,最开始的时候是墨子卫星项目,后来是多城市建立量子通讯线路的项目,这些都上过他们台新闻。”潘教授淡然的说道。

陆杨立刻送上几句马屁,知道对潘教授这样的学者来说,更加看重名誉,他们追求的已经是青史留名了。

而潘教授积极推动陆杨宣传固态电池取得成功。

未必没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

不过先前潘教授也说了,他在整个项目没有帮上太多忙,不会争陆杨的一作署名,将他放在二作就好。

就算是这样,将来说起固态电池时代的奠基人,除了提到陆杨外,潘教授的名字也少不了。

至于其他科研狗,暂时不配拥有署名权。

陆杨也没有拒绝潘教授,这件事只要发表论文,学术圈的人看看署名就知道到底是谁主导了整个项目。

而且虽然成为二作作者,潘教授在整个项目上,也不会分享任何金钱上的利益。

整个项目这么快就出成果,潘教授还有他带来的科院狗们,出力不少,陆杨自然不会不近人情说什么自己要独享整个项目署名权。

潘教授能成为量子通讯项目的领头人,可不是专门埋在实验室的研究型学者,宣传造势上,也非常擅长。

作为二作作者,潘教授大包大揽下许多事。

包括修改论文发表在什么期刊,联络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些工作都交给他了。

当然陆杨也没有闲下来。

潘教授让陆杨联络知名企业家参与这次发布会,比如邀请手机企业的老总、互联网公司老总、化为、比亚、宁得时代等等,都要由陆杨负责。

这些工作对陆杨来说问题不大,因为陆杨先前和不少投资机构有过接触。

浩洋科技,就有两家投资基金投资,大米、腾达、阿狸甚至都是陆杨的合作伙伴。

对于IDG和红杉来说,联络夏国知名企业家简直太简单了。

最终定下发布会时间就在五天后,不过消息可以立刻就先宣布出去。

发布会就定在复大礼堂进行,潘教授认识学校的人,而且学校知道陆杨他们的研究项目成功后,非常配合陆杨他们宣传。

这可是在他们学校诞生的世界领先科技产品,对复大来说,莫名其妙就躺赢了。

将来提到固态电池在哪里研发成功,复大也能自豪的说,是他们的实验室做出的项目!

离开实验室时,陆杨手里提着一个箱子,里面装着的就是测试用的柔性固态电池。

项目成功后,产品自然不能在放到实验室。

知道这个东西的人不少,陆杨可不想在发布会前就闹出别的事,比如产品失窃什么的。

目前实验室基本可以封存了,陆杨也不需要再做什么实验。

等以后直接成立属于自己的电池实验室,再进一步研究柔性固态电池量产的问题。

回到家,夏兰还有些意外,因为陆杨以前可都是晚上十点左右才回来。

今天竟然还能赶回家吃晚饭。

“你这孩子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给你准备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