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闲官用处(1 / 1)

加入书签

甑糕越吃越腻,佟正钊咀嚼的动作渐渐迟缓了下来。

就见佟秉元心有戚戚地点头道,

“是咧,戚继光要还在北边,说不定就同太祖爷时的蓝玉一个下场。”

他说到此处,还不忘顺带着教训自己的儿子一句,

“钊小子前两个月还同我说要去当兵呢,可现在你看看,这当兵是光杀鞑子的事儿吗?”

佟正钊抿了抿油腻腻的嘴唇,小声回道,

“有道是,‘身正不怕影斜’,戚家军素以纪律严明着称南北,而戚继光何等人物,即使有贪污行贿之嫌,也万万不至于欺压弱小,强占民田罢?”

佟秉清哈哈一笑,道,

“二侄儿,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戚继光有句话在长安县传得挺广,‘组练首先明纪律,战争最重在经营’。”

“这意思就是啊,对下边人要求纪律,不该拿的一样不拿,但是实际办事呢,要懂得经营,该拿的一样不能少拿。”

佟正钊慢慢地咬了一口甑糕,道,

“我觉得戚继光不是这样的人。”

佟秉清笑道,

“卫所军屯的事儿复杂着呢,远不是‘谁欺负了谁’那么简单。”

“就譬如说边将隐占民田这事儿罢,就得看上边具体想怎么说。”

“要正过来说,那就是老百姓自己把田卖给了戚家军,身强力壮的男丁自愿应征入伍,老弱妇孺成了军卫附籍,军民携手共抗外敌。”

“但要反过来说呢,就成了戚继光欺上瞒下,屯政败坏,欺压良户,连太祖爷亲定的卫所祖制都不放在眼里。”

佟秉元附和道,

“就是,这些且都不论,我可记得清清楚楚,张居正还在的时候,万历八年的‘清丈八款’中,明明白白规定的就是‘复本征之粮:如民种屯地者即纳屯粮,军种民地者即纳民粮’。”

“万历八年那阵闹得多厉害啊,但当时压根儿就没提这屯田到底归谁的事儿。”

“甭管是民种军田,还是军种民田,只要能交上粮来,连张居正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去了。”

“如今又重新来翻这些老账,要不是皇帝真缺钱,哪儿能使劲为难咱们知县老爷呢?”

佟正钊疑惑道,

“咱们知县老爷还能管到卫所屯田的事了?”

佟秉元笑道,

“嘉靖四十二年以后屯政就归州县管了,只是咱们这儿的官老爷怕得罪人,懒得伸这个手罢了。”

佟秉清也跟着哥哥笑道,

“卫所军政早就是一摊烂泥,若非藩封在这里,我看连秦王也懒待伸手呢。”

佟秉元就势即道,

“说得就是啊,钊小子快听听你二叔的话,咱大明的兵能是好当的吗?”

佟正钊默然无语,却见一旁的佟正则吃尽手中最后一口油旋子,舔着嘴唇开口道,

“爹也不必如此着急,这应天府可不比顺天府,自成祖爷北迁后,应天府的官说话都不响亮。”

“这袁洪愈听着是个‘礼部尚书’,可谁知他唬不唬得住人呢?万一那就是个养老的闲官,爹岂不白操了这份心?”

佟秉元笑道,

“你有所不知,这闲官自有闲官的用处,你瞧那海瑞,咱大明除了老百姓,满朝文武谁也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