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君子爱财(四)(1 / 1)

加入书签

佟秉清笑道,

“福建人的名头可多了,出海船引上填的是一回事,真正交易往来的又是另一回事。”

“听说泉漳二府的海商常以佛郎机、暹罗、占城、琉球、大西洋、咬留吧为名,假托贩易西洋而回易倭国。”

“不过这商船出了月港,往哪儿航行还能听凭岸上人管束吗?朝廷越是禁止与倭国通商,倭国海贸的利润就越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先向南去吕宋,再向东去倭国,这笔买卖可比单单与佛郎机人交易要赚钱得多了。”

佟正钊奇道,

“可商船进出月港须交引税,海商纵使成功驶去了倭国,那又该如何在泉漳道府的眼皮子底下逃过税收呢?”

佟秉元笑道,

“那法子就更多了,方才咱们说的,在外国买地娶老婆就是其中一种,外国赚来外国花,咱们大明管不着。”

“至于想要把赚到的银钱带回福建,那便要费点儿心思了。”

“据说他们福建人在与倭国交易完毕之后,要先去澎湖把得来的倭银熔化重铸,夹带在船舱壁缝里,或是做成器皿外涂铜漆,如此再驶回福建,就谁也看不出来了。”

佟正钊顿时对勤劳勇敢的福建人民生出了无限的敬佩之情,

“我倒觉得,福建海商这样做,可比太祖爷、成祖爷那会儿弄的那些子倒贴洋人的朝贡贸易强多了。”

“郑和下西洋也就是咱们老百姓听着威风,花了那么人力财力物力,也没见像现在的福建人一样,为成祖爷每年交上大笔引税啊。”

佟正则嚼着猪肉赞同道,

“二哥这话说得好,成祖爷花那么多钱财物力在海外搞甚么羁縻,结果宣宗爷以后就全丢光了,等于前边儿的钱全部打了水漂,做了好大一桩亏本买卖。”

佟秉清道,

“早说了,在咱们大明皇帝看来,宣扬大明国威比甚么都重要,至于在这宣扬的过程中是赔本还是赚钱,根本就不在皇帝的考虑范围之内。”

“依我说,郑和下西洋本来就是一个为成祖爷挣面子的事儿,这种事儿从前忽必烈也做过,最后也是一桩赔本买卖。”

佟正钊吃惊道,

“忽必烈从前也派过臣子出海下西洋吗?”

佟秉元笑了起来,

“当然了,蒙古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