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101章 扶贫庆**暨经验交流大会(1 / 1)
三月五日,张副秘书长在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一个人开车赶到了八鲤农场。李大山发现他显得有点着急,知道可能有大事发生,也没有多问,直接把他带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张副秘书长一坐下就直接说道:“大山,日新村扶贫开发庆功暨经验交流大会要提前到三月八日召开。正式文件今天已经下发,时间很紧,你得马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何书记交代,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你要多费心,万万不要出了纰漏!”
李大山疑惑的问道:“原来不是商定的四月份召开吗?怎么突然改时间了呢?”
张副秘书长显得有点累:“何书记也说了,这件事情可以对你透漏一二,但是你千万不要外传。下个月,省里面将有重大人事调整,一把手被调至中央二线领导岗位。接替他的将是目前省里的二把手。据可kao消息,何书记将会被调到省政协出任副主席。”
李大山听了,非常惊讶:“什么?!何书记的年龄,我记得不错的话,才49岁!怎么可能会到政协去呢?”
张副秘书长苦笑一声:“唉,我.早就和你说过,官场的水很深,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上面说你行,你就行。要说你不行,那也得赶紧把位置让出来。何书记还说,他走了以后,草原市的书记很可能在古市长和屈副书记之间产生。如果是古市长还好,万一是屈副书记的话,可能会有一些麻烦,你以后要多注意,保护好农场和周围群众的产业。只要你不越轨违规,想必他也不敢公开限制、阻扰农场的发展。”
李大山听了非常感动。何书记自.己的位置都丢了,还想着他这个并不算亲近的人,这是多好的领导啊,怎么就不能让他在草原市多待几年,或是提拔重用呢?可是现在这事看来已成定局,李大山也只能沉稳面对。张副秘书长又和他详细交代了一些筹备会议的要点以后,饭也没吃,就立即赶回去了。
张副秘书长走了以后,李大山.立即通知场部领导、子公司领导到农场开会。在会上,李大山把日新村扶贫开发庆功暨经验交流大会日期提前的事情做了通报,并含糊的讲到,以后农场的发展环境可能会有一些变化,要大家在工作注意各种意外情况,一旦发现,立即向他汇报。特别是银行那边,接下来一段时间,暂停各类大额贷款,等到合适时间再说。在座的都是把握全局的人物,大约也猜到了是个什么情况,但是李大山不说,他们也就知道不能问,只是默默的盘算自己主管的业务是否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回去以后好做相应处理。
会议散后,其他人都走了,但宁强留了下来。李大山.笑着说道:“我就猜你要留下来。说吧,想问什么?”宁强嘿嘿一笑:“我问你?怕是你问我才对!我知道你得到了什么情报,今天早上我导师才给我打电话,说了我们这里政局的最新变化,你就不想打听打听?”
李大山一听,心里的好奇因子都冒了上来:“哦?你还.有一手情报,快,给我说说!”
宁强表现欲得逞,也就给他说出了详细情况:“我.导师说,我们这里即将发生的变化,和上面某位领导力挺北庭省二把手有很大关系,一把手也是因此提前退下来的。而你今天说的情况,应该是这个事情的连锁反应了。说吧,是不是何书记给你说,他马上要走了?”
李大山觉得宁.强这人真是聪明极了,一下子就猜中了:“嗯,你说得不错。我也不瞒你,上午张副秘书长才来农场,和我说了大致情况。何书记要到省政协去当副主席,以后草原市可能就由古市长或是屈副书记掌舵了!”
宁强:“哦?这个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按理,何书记年龄不大,不应该这么快退居二线呀!我们省这个二把手的动作可真快啊!不过,我可要告诉你,何书记提前召开庆功大会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到时候农场可能会比较被动,你可要考虑好。”
看到李大山疑惑的表情,宁强接着说道:“何书记这是为了不让别人来抢本属于他的胜利果实,不得以而为之的一个办法,这对农场有利有弊。好的一面是农场扶贫的成果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以后要扩展此种模式有了前提,农场服务社会的成绩得到了广泛宣传,对扩大农场的影响力有一定帮助;坏的一面是继任的领导肯定认为你和何书记是一个‘战线’上的,以后会因此为难农场。如果以后是古市长接替倒没多大问题,要是一向和两位主要领导顶牛的屈某人上了台,他一定会给你小鞋穿!”
李大山经历了一次挫折,对现在的大好局面非常珍惜,他咬了咬牙,坚决的说道:“就算何书记不在这里了,但我还得把八鲤农场发展下去,而且还要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让农场和周围的乡亲都过上好日子。如果有人要使阴谋诡计,我也不会束手待毙!”宁强也是被人陷害远走他乡,最明白李大山现在的心境,他上前拍了拍李大山的肩膀,对他说道:“一个人要取得非凡的成功,就必须经受住常人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磨难。大山,你比我强!当年如果我抵制住了**,或是在挫折之后尽快的恢复过来,我的事业可能比现在好上很多倍。……不过我也不后悔,因为如果不是那样,我也不可能结识你这位好朋友,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舞台。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团结一心,没有任何困难可以压垮我们,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壮大!”说完,两人都相视一笑。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八鲤农场上下可以说忙得前脚打后脚,眼睛闭上了都在做事,因为要准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按照会议安排,草原市四大班子,市级各部门,各县市区以及全市各乡镇主要领导都将到会。光是就餐人数就达到了800多人,这还不包括记者、随行的司机等其他群体。而且张副秘书长专门叮嘱他,这次午餐的标准一定要高点,菜品精细些,李大山明白,这是为日后的政局变化做点聊胜于无的补救工作,虽然不一定管用,但是如果不好好准备,得罪了这些人,那就糟糕了。
而会务上,也有一大堆材料、标语以及现场会会场要用心筹备,尽管有市委、市政府派出的专门人员牵头协调,但是由于八鲤农场是此次会议的主角,所以很多事情说到最后,还是要农场一班人来做才行。而且日新村那边缺乏人员从事材料整理工作,农场也帮助做了大量的事情。不过不管怎么样,在大家的忙碌中,时间最终还是流逝到了五月八日。
这天一大早,李大山就组织农场干部职工以及日新村的村民在干道旁的岔路口敲锣打鼓的欢迎领导的到老,鞭炮声和群众的欢笑声向世人昭示着这块贫瘠的戈壁滩上的巨大变化。等领导们一拐进岔路,就看到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树木繁茂,欢迎的人群里笑语连声。这路全是上好的水泥路面,车队平稳而缓慢的行驶在林荫道上,车队由三十多辆中巴车组成,大约行驶了几分钟后,就在农场大门口停了下来。李大山和张副秘书长等协调人员做了简短交流以后,车队直接往长风县日新村开去。
按照议程安排,所有领导和记者首先参观了日新村集中搬迁新村生产生活情况,唐书记给大家介绍了新村扶贫的由来、发展和目前的成效,言语间对八鲤农场无私的援助充满了谢意,当然也对上级领导出资建设全村新房满怀感激之情。何书记曾经来过一次日新村,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有信心,所以他安排大家进村入户,自由行动,仔细考察,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讲述搬迁前后的巨大变化。
这种形式在扶贫开发现场会中非常罕见,加之解决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是草原市各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所以这些来自各地的重要领导都非常重视此次入户调查,听到指令,一个个都跑到了村民的房子里向他们询问搬迁以来的各种细节。就连面色冰冷的屈副书记也走进了一家村民的房内,具体问些什么,就只有等到会议结束时,要唐书记去打听了。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以后,大家都回到了指定的会议地点。几百名草原市各条战线的领导都显得有些激动,看得出来,他们从村民那里看到了扶贫工作的希望和未来,这种激动是期许奇迹在自己辖区内出现的渴望。
大会地点设在日新村村委会大楼前的空地上,今天日新村扶贫庆功暨经验交流大会就在这里召开。会上,唐书记再次详细的讲解了日新村搬迁起来的发展情况,李大山代表八鲤农场介绍了帮扶工作的主要思路、具体做法以及初步成效,最后何书记上台做总结性讲话。在讲话中,何书记对日新村扶贫开发模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草原市扶贫工作的希望所在。同时他还高度赞扬八鲤农场在履行社会责任,实施人文关怀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除了日新村扶贫工作,他还点了楼坪村土地集中流转模式,捐款一千万给草原市儿童福利院等事例。台下的领导、干部、群众一千多人听了何书记的讲话,都觉得八鲤农场确实是有社会担当的企业,短短二年多时间,不仅实现产业发展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这么多突出成绩。
在讲话中,何书记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同时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打造创新型产业示范区等模式推动扶贫工作从点到面的突破。各地领导听了这话,都明白这是市委市政府给他们松绑了,大家都在期盼着和李大山深入洽谈一次,看看有没有合作的空间。会议上,何书记、古市长等领导还代表草原市委、市政府向八鲤农场、长风县、安丰镇等单位颁发了扶贫工作突出贡献奖。
此次会议,草原市电视台做了全程电视直播,全市县、镇、村等各级行政机构都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在各自会场收看了会议实况。这不仅让日新村的名字传到了全市人民群众的耳中,而且也将八鲤农场推向了草原市政治舞台的焦点位置。看了电视转播的基层干部、群众都在期盼什么时候自己家乡也能像日新村、楼坪村一样,和八鲤农场开展合作,过上幸福、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大会结束以后,全部领导干部、记者等又来到八鲤农场参观考察。大家对一个个面积并不算大的农场竟然能一年创造十几亿的产值都感到不可思议,但是一个个数据,一件件实物都告诉他们,这一切全是真实可信的。而且农场不需要政府扶持,也不需要银行贷款,实在没有必要欺骗众人。更何况,李大山现在自己就有一家银行。参观的领导发现农场现在的几大主要产业市场前景都非常不错,一个个都在琢磨自己那里可以引进哪项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
午餐一共安排了一百桌,不仅大礼堂全部摆满,就连办公大楼那边也安排了二十多桌。菜品大都是农场的特产,滩羊、黄河鲤、鲢鱼、沙鸡都上齐了,甚至还有鲜鹿茸炖乌龟,虽然鹿茸加得很少,但是菜品的档次上升了很多。这样一桌子菜在城里面的大餐馆可能要二千元以上,但是对于农场来说,成本并不大,所以李大山还承受得起。不过,这些吃惯了美食的领导见了这么多“野味”,加上忙碌了一上午,都是胃口大开,开怀畅饮,大饱了一次口福,同时也对八鲤农场的各种特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宴席上,李大山给各主桌的领导都逐一用大杯敬了酒。一圈下来,李大山在没有吃菜的情况下,至少喝下了二斤多酒。各位领导见他神色自若,谈笑依然,都是啧啧称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