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丁零部落之行(三)(1 / 1)

加入书签

不过,他们的祭祀内容、仪式非常奇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天浴以外,他们保持着一个独特的图腾崇拜——水崇拜!在他们看来,水是最圣洁、最原初的物质,也是力量最强大的物质。在他们的画像中,无处不展示着水的神奇、水的力量,似乎在向后人宣讲他们的这一观念。

西北地区一向缺水,这些人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李大山就此问题向冰凌打听,结果,冰凌就给他详细展示了一系列历代保留下来的储水、节水、过滤水的土制设备。储水的大多是一些陶瓷类器物,并不稀罕,只是在取水的地方有些小巧的设计;而节水则是将生活用水用一些简单的设备过滤出来,供牲口饮用或是灌溉使用。设备虽然简单但很实用,李大山看了之后,也很受启发。

与人类相似的是,他们也认为天上降下来的雨水是最清洁的,所以他们一直都致力于研究如何过滤雨水,以达到族人饮用的要求。冰凌指着一套看上去就很复杂的设备,对李大山说道:“这就是我们用来过滤雨水的设备,请先知大人查看。”李大山盯着这个复杂古怪的设备看了许久,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但是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台设备中有较强的水灵气存在!

李大山疑惑的问道:“这设备里面,怎么有水灵气存在呢?难道就是它在起作用吗?”

冰凌原本还以为李大山不可能看出来,结果被李大山瞎猫遇上死耗子,一下子就猜了出来。其他几位族中长老也对李大山的神奇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这设备耗费了不知多少代先知的心血才研制成功。冰凌说道:“先知大人,您确实厉害!这台设备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这个水灵气贮存、工作的机关。我把它拿出来给您看。”李大山连忙阻止,生怕给弄坏了。但是冰凌告诉他,这种设备现在他们有五六台,就连水灵气机关也有几个备用的。

李大山接过冰凌递过来的.像盒子一样的水灵气机关,仔细的端详。他用手摸了摸盒子,非金非木的,感觉不出来是什么材料做出来的。这个盒子大概三十厘米宽、三十厘米长、六十厘米高,分上中下三层,最上面的一层完全密封,应该就是存放水灵气的地方;中间一层空着,有一个接口;而下面也是空的,两头都有接口。看了一会儿,李大山就大致明白了这个设备的工作原理,说出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水灵气对水的特殊作用力,将水分子和其他杂质分离开来,纯净的过滤水被吸入中间隔层然后流走,而杂质则从最下一层的出口排走。李大山觉得,设计并不复杂,但是这个创意非常难得。

还有就是这个盒子非常奇怪,以.李大山这些年的实践,从来没有一种器物可以存放水灵气。他好奇的问道:“冰大哥,这个盒子是什么东西做的?怎么看上去怪怪的。”

冰凌答道:“这个材料我们也不.认识,是始祖留下来的。”说着他指着一个台子上的几坨石头说道:“就是这种东西,熔点非常高,大概要一万度才能融化。为了过滤出人能饮用的水,历代先知试验了很多种办法。后来一位先知从水灵气分离水分子和其他杂质的功能得到启发,开始研制这个东西。为了存贮水灵气,他试验了很多种物质,但是都没有成功。最后在绝望之际,他看到了这几块石头,又经历很多艰难,才把一块石头融成几个这样的盒子。”

李大山听了他的讲述,也被震惊了,开始对这些创.造奇迹的先知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地球上熔点最高的铬也才4000多度就熔化了。而在原始的条件下,加工熔点高达一万度的矿物质非常非常困难,更别说要做出固定样式的器物了。如果让他在那种条件下,李大山觉得自己绝对做不出来这个盒子。由于这种石头非常罕见,乃是外星球带来,李大山又打量了一下那几块石头,觉得也就能再做二三十个同等大小的盒子。所以李大山又问道:“就只剩下这点了吗?”冰凌点了点头:“对,本来就只有几块,用了一块以后,就剩这些了。”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始祖被逐来到地球,别的什么都没有带,却带来这几块石头,可见其宝贵程度。日后,当李大山发现这种石头的真正用处的时候,也为今日的无知而感到好笑。

李大山又仔细的看了看过滤雨水的“大设备”,除了.核心部件以外,其他都是引入水源、排放废弃物、导引纯净水的辅助设备。由于是手工操作所用,所以看上去很复杂,对于地球上的现代科技来说,要想实现这些功能其实很简单,一个职校毕业的机械工就能单独完成设计和制造过程。丁零人与世隔绝,只是想到把这个神奇的东西拿来提取纯净水,但是李大山在社会上打拼了这么多年,当然不会和他们一样,他现在已经想到了几个非常好的点子来充分开发这个设备的“剩余价值”。不过,现在大家才刚刚接触,说这些显然还不是很合适。

从山洞里出来,大家又回到了议事厅,李大山趁.机给他们介绍了一些农场发展的情况。大家深居世外,对这些本来不怎么在意,但是李大山现在是他们的先知,而且他们已经答应要搬到农场上去住,所以冰凌等人听得都非常认真,对于李大山短短时间创造这么大的业绩都非常高兴。大家还不时发问,了解农场生产的一些具体环节,得到答复之后都对李大山坚持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非常赞同。李大山突然觉得丁零人最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如果让他们在农场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肯定会比一般的农民厉害很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李大山的这个设想非常正确。

聊了一会,大家.聊到天气,李大山就问道:“冰大哥,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些年,这个地方的天气越来越差了?以前还是水草肥美的牧场,几十年时间一过,现在都成了荒凉的戈壁滩了。”

冰凌对他的这种说法非常认同,点头说道:“对,就是这样的。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记录天气变化的习惯。从我们手中的资料来看,地球的环境已经变得非常差了,而且气温越来越高。现在相比一千年前,差不多高了五摄氏度,而和二千年前比,可能高了有八摄氏度!可能再过上一两千年,地球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李大山听说他们还有记录,连忙让他们拿出来看看。冰凌很快就拿了几本记录册给他查看,结果一看还真是奇妙。原来,早前他们都是根据大多数族人的感觉来记录天气变化,比如,今天下雨、下雪,很热、很冷,风很大什么的,直到近代,他们才利用温度计来记录温度。虽然这些感官感受很难量化,但是从看到的文字记录也能发现,以前大家经常感觉很冷,就是夏天也不是很热,但是到了近现代,高温、暴风雪这种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了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李大山觉得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他决定有机会将它整理出来,供自己研究之用。公之于众他是不敢的,因为没有人会相信自古至今有人一直在记录这些信息。

过了一会,李大山突然问道:“对了,我们这里向来不容易找到水,怎么这回那个绿竹集团竟然找到了储水量那么大的水源呢?”

冰凌等人听了,也是一问三不知:“我们前段时间一直在忙上任先知的事情,根本没有来得及去打听那个地方的情况。不过,听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挺奇怪的。我们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对附近的情况非常清楚,但没有发现这个水源地,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到的。”听了这话,李大山更感觉奇怪了,他决心回农场的时候独自一人去好好查看一番。

又聊了一会,冰凌见时机差不多了,面色严肃的对李大山说道:“先知大人,现在我就将历任先知留存下来的心得笔记以及《预言术》交给您。”说完他一个人进到屋内,折腾了一会儿拿出几本薄薄的册子。李大山不敢相信的问道:“一百五十位先知,就留下来这么点东西?”

冰凌立即解释道:“哦,不是的。这些只是最近三位先知留下来的的笔记,《预言术》则是从始祖那里传下来的。以前一百多位先知的笔记都被一百四十八代先知销毁了。”

“啊?为什么呢?这些可都是无价之宝啊!”

“那任先知也是为了族人考虑,才销毁这些资料的。当时我们族除了先知,已经没有天赋之人了。而外面时局非常混乱,东方海岛上的小矮人已经占领了半个东土大陆,很多外地的老百姓来到我们这个偏远荒凉的地方避难,里面龙蛇混杂,甚至还有间谍混入其中收集情报。由于我们已经没有自保的能力,所以经过多次商议,先知决定将所有的文字材料全部销毁,仅仅保留了《预言术》。因为这个没有灵气辅助,是肯定不可能学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