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用事实说话(2)(1 / 1)
此项研究的作者认为,撤销盈利指导是管理者对未来现金流量不自信的表现。
但实际上二者并无必然联系。
很多公司之所以停止盈利指导,是因为他们确信对盈余预估进行保密会避免它带来的很多麻烦。
[ 书客网 ShuKe.Com ]另一项研究是出自于纽约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他们检验了停止以及恢复盈利指导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这项研究的作者们追踪研究了2002~2005年间222家停止盈利指导的公司的运营状况,其中26家公开发布了终止指导的声明,而另外196家则没有公开。
这些公司经历了特别的艰难时期。
他们停止提供指导的原因是业绩不佳,而并非认为这样会对股东有好处。
有趣的是,研究者还发现很多公司在业绩好转之后又恢复了盈利指导。
而且这项研究的作者们发现,分析师对这些停止提供盈利指导的公司的股票覆盖范围确实缩小了,这就是为何尽管面临来自于像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这样的机构的不断压力,这些公司还是甘愿放弃盈利指导。
研究还发现,在盈利指导停止后,分析师的盈余估计就变得比较不准确了。
而且与普遍观点相左,他们还发现停止提供盈利指导的公司也不会提供其他信息。
基本上说,指导越少,信息越少。
可能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停止指导的公司并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增加长期收益。
例如,他们并未在研究与发展上增加支出或是投资。
研究者总结:“基于我们的研究证明,恕我们不能赞同那种强烈要求公司撤销季度盈利指导的建议。”
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严格和全面的分析研究,我们很难发现停止提供盈利指导的任何好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