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菁菁校园 (11)(1 / 1)
11、月夜
午后,天异常闷热。江一帆在屋内看书看烦了,父母和二姐午休完下地锄地时,也跟着去了地里。刚锄了一会儿,乌云就翻滚上来,跟着响起沉闷的雷声。一家人把锄过的草收拾出来,往家赶,刚走到池塘边,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落了下来。
江一帆回到家,坐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雨,想着萧竹雨中的小窗。思绪正在雨中飘摇时,听到了盈盈的笑声,他正疑心是在做梦,听妈妈喊道:“一帆,你同学来了。”
江一帆奔跑出来,见萧竹推着车子站在门前,浅蓝色的长裙淋得湿透,头发正往下滴着水;后面的萧梅穿着浅黄色的长裙,也成了水人。他急忙接过车子,把她俩让进屋。二姐找出自己的衣服,喊她俩进里间换了。随后,江一帆喊她俩到自己的小屋。
她俩是从姥姥家来的,没想到过河后,就下起了雨。江一帆见萧竹的脸很红,问她是不是发烧了,她摸摸自己的额头,微微点了点头。江一帆赶紧喊来妈妈,妈妈过来亲昵地抱过萧竹,把自己的额头贴到萧竹的额上试温度。萧竹乖巧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笑着看江一帆。江一帆觉得心里甜极了,一个劲地傻笑。
妈妈松开萧竹后,又去摸萧梅的额头,萧梅笑着说:“阿姨,我没事,头凉丝丝的。”
妈妈笑了笑,出去找了半片退烧药给萧竹吃下,待萧竹退烧后,他们才放了心。
江一帆陪着萧竹、萧梅在小屋里吃的晚饭。他收拾走碗筷后,三人重又坐到窗下。萧梅翻看江一帆的藏书,萧竹拉开抽屉,翻到了他的日记,笑着打开来看。他有些不好意思,那里面写的不仅有想她的话,也有气她的话。不过,他不愿对她有所保留,看就看吧。那就是他全部的情感,他想她一定能理解。
萧竹边看边笑,不时写进去几句批语,还把那些气她的话念给他听,他不辩解,只是傻笑。
萧竹看完日记,翻到了他的《颦雪诗抄》,笑着问:“你也抄我的诗啊?”
江一帆笑着说:“跟你学的。你的诗进步很大,我都该向你学习了。”
萧梅问道:“你最喜欢我姐哪一首诗?”
江一帆说:“《寄托》、《雪季》、《梦中的一吻》都挺好的,最喜欢的还是《夜雨》,‘驶着深蓝的帆,不管我浸在夜雨中的一声声呼唤,你竟头也不回地走了。苍茫而苦涩的大海,何处是你的归岸?是你最终温暖的港湾’,这一节,我第一次看时,心里很难受,被问得哑然无语。”
萧竹说:“我写这首诗时,一点也没费劲,不知不觉写了四十多行。”
江一帆说:“下一节,更加感人。‘海边,我放逐所有的思念,捕捉水天交接处你的讯息。回答我的,只有孤雁无尽的哀鸣。我只能,只能把忧郁的心情,写满整个阴晦的天空。刻满你名字的沙滩,已成为永恒的定局’。诗贵在有真情实感,这首诗是你站在单杠那儿写的吧?大概是被我气好了。”
萧竹笑道:“那几天你不理我,当然生气了。真想恨你,最终也恨不起来。”
萧梅说:“我有时候想想你俩,觉得不能理解,明明都在替对方着想,咋就老生气呢?我都替你们累得慌。”
江一帆笑道:“这就是《红楼梦》里说的‘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你小小孩家懂个啥。”
萧竹说:“只盼你早点遇见你喜欢的人,到那时你就明白了。”
萧梅笑道:“你饶了我吧,我可不想成天又哭又笑的,简直是个小疯婆。”
萧竹看着萧梅笑了笑,说:“你早晚也会有那一天的。”
萧梅问江一帆:“你那拜把兄弟挺有趣的,我也想找个结拜姐妹。”
江一帆笑道:“当时感觉很神圣,觉得有了生死之交的朋友,像桃园三结义那样能互相护佐成就大事。”
萧竹说:“听刘冬林说你们三个大闹过英语课,我当时还不相信,你这么老实的学生,竟也会做出格的事。”
萧梅好奇地问:“真的?咋闹的?”
江一帆笑着说:“初二的时候,刘冬林是团支书,陆小舟是文娱委员,我是班长。”
萧梅笑问道:“就你这性格,还当班长?”
江一帆说:“是很奇怪,那时候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姓王,特别喜欢我,刚开始,每天上课,谁都不提问,就提问我,一节课能提问我十几次。我实在烦了,后来不回答了,他才意识到,再不提问我了。”
萧竹说:“这个王老师是特别欣赏你,难怪。”
萧梅说:“想听你咋闹英语课的,咋扯到王老师了?”
江一帆笑了笑,说:“初二下半学期,我和陆小舟同桌。那节英语课,老师提问背课文,就是背那个《马》那一篇。先让刘冬林背,他不会。陆小舟回头笑他,结果老师又让他背,谁知他也不会,我又笑他。老师又瞄着我了,让我背。我刚要背,陆小舟踢我凳子,我干脆也不背了。英语老师批评我,说连班长都不会。我一气,顶撞他一句‘班长咋了?班长就应该三头六臂啊’,他气得要撵我出去。我走到教室门口,也不知发哪根神经,说了一句‘bye-bye了’,全班哄堂大笑。老师气坏了,要把我的书包往外扔,陆小舟把我的书包传到后面去了。结果,我刚走到操场上,陆小舟和刘冬林也被撵出来了。”
萧竹和萧梅都大笑起来,江一帆笑着说:“这是我上学以来,做得最出格的一件事。当时我们仨正在操场上笑,王老师从厕所出来了,看见我们三个,脸一下拉得老长,我们仨再也笑不出来了。过了没几天,他就把陆小舟跟我调开了。”
三个人说一阵,笑一阵,夜渐渐深了,江一帆家里的人也早睡了。
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江一帆走到门外,萧竹跟了出来。
满天的乌云一卷而去,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中天。月色如洗,照亮两张年轻的脸庞。房檐下和竹林间时而“滴滴答答”落着水珠,远远的有夜鸟在轻轻鸣叫,恍惚得像不愿醒来的梦。他俩并肩在月下站了很久,相视一笑,回了屋。
江一帆在外间的地上铺了张凉席,再铺上被子,趴在铺上看书。萧竹过来看看他,为他点了盘蚊香,对他温柔地笑了笑,回了里间,和萧梅睡在他的**。江一帆在她们熄灯后,拉灭了外间的灯,面对着自己小屋的门,含笑睡着了。
这是江一帆和萧竹唯一相守的一夜。这天的准确日期是1990年7月9日。
第二天吃过早饭,萧竹和萧梅在池塘边洗了她们的衣服,挂到门前的晾衣绳上。江一帆领着她俩到他家的桃园和竹园里玩,他指给萧竹看他种在竹园边的水竹花。水竹花有竹子一样的叶子,开着四瓣湖蓝色的花,萧竹也很喜欢。她掐了一朵,放在江一帆的窗台上。
午后,江一帆领萧竹和萧梅去河边玩。在河堤下的藕塘边,他折了三茎荷叶,每人顶了一片,挡住有点骄横的太阳,赤足走过沙滩,到河边拾取紫色的小贝壳,然后站到清凉的河水里,把荷叶放进水中,看它们互相追逐着慢慢漂远。
江一帆不时看看河边紧挨着的三双凉鞋,心里有着甜蜜的惆怅。
他和萧竹在浅水间漫步时,萧梅偷偷把三双鞋埋进了沙里。走时,她自己也忘了埋在哪里,三个人嘻嘻哈哈笑着找了好久才找到。
回去后,萧竹和萧梅换上自己的长裙,把换下的衣服洗了洗,就要走了。
江一帆骑车带着萧梅,萧竹自己骑了一辆,他们绕过大桥,一直走到学校门口,江一帆才依依不舍地转回家。
他走进小屋,看着窗台上的水竹花,又发了呆。
12、探源
江一帆很忧伤,他很想萧竹。萧竹留下的水竹花很随便地就枯萎了,在他的窗台上,没有了蓝色,甚至没有了她留下的目光。
那些长长的午后,他独自蹲在池塘边,一遍又一遍在水面上写萧竹的名字。一只长腿细腰的水蜘蛛,和他熟识了,一见他蹲到水边,就游过来,轻轻依偎他细长的手指。
↑返回顶部↑